《汉书》有言:敦者,大也;煌者,盛也。
看了很多评论,这部纪录片褒贬不一,仅从科普性角度来看我觉得尚可的,因此,我将纪录片里讲述的内容整合成文,如果你希望了解一下敦煌,希望有所帮助。
一、莫高窟的营造历史
公元366年,前秦建元二年,中原地区动乱不安,人们渴望和平,于是佛教开始兴盛。敦煌地处河西,偏安一隅,丝绸之路上僧人往来不绝,一位名叫乐僔的出家人路过敦煌,看到千佛金光,于是他决定留下,开凿了莫高窟第一个洞窟。首个洞窟已经无法考据,但268窟被视为乐僔修行的禅窟之一。
公元439年,北魏攻克北凉,凉州和洛阳大批工匠、僧侣迁至敦煌,从此开始了大规模营造的历史,给洞窟造型带来了新潮的中原审美风格。285窟西壁有“秀骨清相”的天神,就是受东亚、西域影响在敦煌本土化的例子之一。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285窟覆斗型的穹顶之上绘有诸如伏羲、女娲等中国经典文化的神仙,也是文化交汇的例证。自此以后,穹顶在敦煌洞窟的开凿中普遍使用。
对于285窟开凿者也是众说纷纭。学界普遍认为,大魏大统四年,时任瓜州刺史的东阳王元荣所造。作为第一位长期牧守敦煌的中原王室成员,他曾出资请人抄写大量佛经,希望通过佛教寻求安宁与祥和。
莫高窟也逐渐转变为来自四方的人们祈福、免灾、开窟做功德的神圣场所。
公元557年,北周取代北魏,大量的百姓不堪生活动荡选择出家,给统治者的统治带来了莫大的问题。
公元574年,北周武帝下诏灭佛。敦煌因为地处边陲而幸免于难。
公元589年,隋炀帝杨坚一统天下,下诏修复前朝废弃的寺院,并在敦煌大造舍利塔。隋朝短短三十年间,注重发展西部,使河西呈现出一片祥和的景象,崖面上的洞窟从星星点点逐渐连成一片。
公元684年,武则天当政。薛怀义、僧法明等人为了讨好武则天,伪造了《大云经》,言“弥勒下世,女子为王”。
公元690年,武则天登基,全国兴起了大造弥勒佛像之风,96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96窟,即现在俗称的九层塔,只有一尊弥勒大佛,所有又称大佛窟。它的形象据说是依照武则天的面容而塑。
到唐朝年间,崖壁上已有一千余佛龛,近一半的洞窟都修建于唐朝,莫高窟在唐朝进入了黄金时代。
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河西的军队被调往中原平乱,于是敦煌开始陷入战火之中。援军久候不至,兵力匮乏,时任敦煌最高军事首领周鼎打算弃城逃跑。这时,当地望族李大宾邀请周鼎观礼一座新窟,即148窟。
148窟,窟里展现了释迦摩尼涅槃前后的场景,故又称涅槃窟。窟形类似民间的棺材,是涅槃窟特有的样式。涅槃是指经过多年修行终于摆脱生老病死的轮回,达到一种寂静常乐的永恒境界,也是对当时敦煌军民与城池共存亡的决心。很可惜,周鼎还是决定弃城而逃,最后被部下逮捕杀害。此后,敦煌军民在内外困苦的情况下独守十一年,最后因为久无粮草与援军无奈放弃。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中原进入动荡不安的五代十国时期,而敦煌得益于偏僻的地理位置,在中原群雄割据的时代独享和平。
公元914年,敦煌迎来新的统治者——曹议金。他与近邻交好,重视农牧业的发展,使敦煌再一次恢复繁华的景象,莫高窟进入了一个以大洞窟开凿为主流的新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黄金时代。
61窟就是莫高窟最大的洞窟之一,其主人为曹氏归义军第四代统治者曹元忠及其夫人。这是一个中心佛坛窟,为典型的殿堂风格。这个时期的洞窟样式已经完全中原化。
五代宋初,海上贸易之路兴盛,莫高窟的开凿止于元代。
明朝嘉靖帝封闭嘉峪关,沙洲民众内迁,莫高窟进入了凋零时期。
1900年,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写了一封信给慈溪太后:“当天忽有天炮响震,忽然山裂一缝,吾同工人用锄挖之,欣然闪出佛洞一所,内藏古经万卷”。沉寂了千年的莫高窟再次出现在世人的眼前。
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穿越沙漠来到敦煌,以低廉的价格带走了九千多卷文书和五百多副佛像。
1908年,在斯坦因离开十个月后,伯希和带领法国探险队来到这里,以500两银子换得七千卷藏经洞文物,离开后的第二天,是伯希和三十岁的生日。
1909年9月4日,北京六国饭店,在京的学者参加了伯希和的招待会,也见到了来自藏经洞的珍贵文物。
同年冬天,请政府下令运送剩余经书进京。只用草席曹操遮盖的文物,从敦煌到北京,丢失了一路。
1910年,藏经洞文物抵达北京,暂放在广化寺,同时,中国近代第一座现代图书馆开始修建。
1912年,日本大光谷瑞到达敦煌,从王道士手中购得文物四百余件,其中大部分为王道士自己私下藏匿。
1914年,俄国人奥登堡率领探险团来到敦煌。在此期间,对敦煌的壁画和彩塑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带走了敦煌千佛洞433个洞窟的平剖面图、2000多张照片,以及敦煌壁画、彩塑等三百余件文物。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来到敦煌,粘走壁画26方,取走唐代彩塑一座。
1943年,从法国留学归来的常书鸿达到敦煌,从此结束了西方国家探险队在敦煌的历史。
1944年,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常书鸿出任首任所长,从此,我国开始了敦煌学的研究。

二、藏经洞的秘密
藏经洞,即17窟,位于16窟内甬道的北壁。据现存文献记载,藏经洞中文书有题记最晚的时间为大宋咸平五年。因此,学界普遍认为,藏经洞的封闭时间在公元1002年之后。对于藏经洞的性质和关闭的原因众说纷纭,大体上分为“避难说”和“废弃说”。
1、避难说
据记载,西晋僧人竺法乘最早在敦煌建寺弘法,从此后,历代僧俗都在此地营造寺庙。晚唐五代,敦煌官方寺院有十七所之多,三界寺是其中之一。
公元900年,三界寺毁于敦煌的战火,寺中佛教典籍也因此损毁殆尽。劫后三界寺重建,但寺内经书匮乏,因此寺内僧侣在道真和尚的主持下开始寻访古经并收入寺中。
道真和尚主要通过借经抄书来补充经书。除此之外,人们为了祈福,经常向寺庙捐赠佛经供养,以个人或家族出资缮写佛经,再捐献给寺院,即供养经。
同时,在雕版印刷时代之前的写本时代,书记宝贵难求。所以敦煌各寺院一直有将本寺院部分闲置或者损坏不全的佛经写卷相互交换补充的习惯。因此,到其它寺院去求经也是道真和尚一项重要的工作。这样的行为被称为乞经。
另外,敦煌的地方政府每年还派出使团前往中原古刹礼拜和学习,也成为三界寺经书的来源。
公元987年,为三界寺经书勤勉一生的道真和尚圆寂。而寺庙其余僧人也为此奋斗多年,让三界寺的藏经丰富起来。
公元1006年,敦煌西部的于阗王国被灭,大西北再一次陷入战火之中。为了重蹈覆辙,三界寺的僧众决定把经卷和佛教供养用具封存起来,并在封闭的壁面上绘制壁画掩人耳目。
公元1036年,西夏王朝攻占敦煌。由于西夏也信仰佛教,敦煌并未受到影响。如果藏经洞的关闭是为了躲避战争,而战火未临,佛经理应再度重建天日。然而三界寺的僧人再也没有打开藏经的洞窟,因此,避难说似乎并不合理。再次基础上,学界提出了废弃说。
2、废弃说
专家认为,某些经卷失去了使用价值,没有用处,因此被封存在洞里,不再开启。
千年前的敦煌,每逢农历四月初八,释迦摩尼的诞辰会举行盛大的法会,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转读佛经。据敦煌文献记载,转读佛经的首选就是《大般若经》。因此,这部书有极高的使用率,也有极高的损坏度。藏经洞中大量《大般若经》的存在似乎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但是,为什么要保存在藏经洞中呢?主要原因是敬惜字纸。
其一,仓颉造字鬼哭夜的传说使人们出于对文字的敬畏,对于写了文字的纸张倍加珍惜。其二,敦煌的纸张大多从内地转运,珍贵异常,敦煌各寺院对纸张管理十分严格。为了节约纸张,通常会两面抄写。
既然纸张珍贵,为什么封存的经卷中还有大量背面未曾使用的卷轴式经卷呢?据专家考证,与五代以来雕版印刷技术的进步有关。
公元971年,四川地区开始雕版印刷《大藏经》,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组织刻印的雕版大藏经,因为始刻于北宋开宝年间,后世也称为《开宝藏》。印刷完成后,北宋王朝将这部大藏经运送到辽、西夏等地。在多次向中原政府乞经后,敦煌也得到了了《开宝藏》。敦煌地区的佛经因此丰富起来,同时经济的发展让纸张不那么珍贵,因此,残破的卷轴式经卷被逐渐淘汰。
如果废弃说成立,为何藏经洞中还有大量从东晋到北宋时期的官府文书以及社会经济类文书呢?
晚唐五代时期,佛教是敦煌地区的官方宗教,当地佛教教团的僧官多是敦煌地方政权的座上宾。这个时期的官府文书往往都与佛教寺院有关,而另外一批晚唐时期的官府文书是因为僧人利用其北面抄写佛教文献而得以保留。
同时,敦煌的僧人们跟普通人一样,从事农耕劳作、拥有寺产,按着官府的规定承担赋税,甚至服役,因此藏经洞中出土的敦煌文献有借据、房契、账本等也不足为奇了。
事实上,藏经洞内的文献包罗万象,在世界人文学术中产生了一门显学——敦煌学、敦煌遗书成为研究中古时期中国历史以及中国西域和中亚地区历史的资料宝库。

敦煌(2010)

又名:The Art of Dun Huang

主演:孙悦斌 

导演:周兵 / 李果 / 汪哲 / 潘懿 / 杨涛洲 / 陈利华 / 薄晓琳 / 曲晨曦 / 周澜 / 张海燕 / 林璟 / 赵曦 / 陈丽 / 范得良 / 编剧:郭长虹/周兵 Bing Zhou/腾艺震

敦煌的影评

语尘
语尘 • 笔记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