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福冈",是看过的头一部张律电影。自然没有更多的经验,目前看到的没法归入浩瀚的作者宇宙中,从而补充一些看法以及确认一些看法...

这部电影在边界上似乎做足了文章,有关空间的,时间的,语言上的,摄影机的...传统电影也会在这些问题上做文章,不同的是,它们会用中间物弥合因为边界转换而产生的空隙,使一切看上去仍是物理的(遵循于叙事因果律的),也就不被观众注意了。比如,在转场时嵌入一个建制镜头,或字幕提示xx年后,xx国等等都是弥合边界转换时常采用的。传统电影这样做的结果是,会让观众觉得事与事之间是紧密相连的,直接能看到因果,就像听故事一样,是持续的,而不是断裂的。

"福冈"的方法不同,它是心理的,因为缺少了中介物的连接,因此有了断裂。比如,开篇素丹和宰文在首尔的书店聊天,他们聊到了去福冈旅游的想法。下个场景,他们走出场景,来到马路上,就到了福冈。视觉上,首尔和福冈的城市空间连成了一片,因为这是一个长镜头。我们可以猜到,所谓首尔的书店也坐落在福冈,空间上的不同只是名称上,或者是作者耍的把戏而已。但有趣的是,作者有意让我们看穿这个把戏。

首尔-福冈的空镜头转场

传统电影连接边界的中间物就是那个不被看穿的把戏。把戏人自然不希望把戏被看穿,除非他有别的什么想法。这种故意揭穿把戏的做法,我猜想,是想使观众产生心理上的感受,困惑也好,陷入理性思考也好,反正是短暂的跳出叙事的因果律,进入到心理层面。

罗素的中立要素说和威廉詹姆斯的感觉材料说大体说的就是这种把戏。主客观(心理-物质)不是本体论层面的问题,它们只是中立要素或感觉材料遇到不同的因果联系时产生的反应。

金岳霖依照罗素的理论举过一个例子,我昨天看到一个人,记住了他。今天又看到了这个人,认出了他。这种因果链条上的小小的断裂形成了主观(心理感觉)。然而这个例子被电影视觉再现的话,可能不会产生同样的效果。因为我们观看电影始终处于看的姿态(被叙事),这种断裂可能是感受不到的,尤其是加入中间物弥合断裂的话,就更感受不到了。

金岳霖的例子在"福冈中"也有展现,素丹来到福冈的书店,店长说她见过素丹,她之前穿了一身校服在书店里玩娃娃,还把娃娃落在了书店。不同于金岳霖的故事,张律的再现方法是,先再现果,再打破时间空间的边界,再再现因。又一次没有中间物的打破时空边界,故意颠倒因果的断裂,自然会产生心理效果。

这种先果后因,无中间物的打破边界还出现在与中国女人的对话中。那个因出现在中国女人的故事里,而故事的再现是缺席的,这种心理效果也同样通过视觉再现的缺席产生,观众必须动用抽象思维。同时陷入因果联系断裂的困惑中,以及无中间物打破语言边界的叙事脱离中。

这种方法在电影里屡试不爽,也涉及了更多的边界。酒吧里的戏剧表演,像是一场招魂,只不过没有笔仙扶乩萨满教面具之类的东西,但那场戏是有中间物的,蜡烛以及素丹的台词,所以看起来还比较顺畅。大概在不断地断裂,弥合后持续,再断裂,再弥合后持续的循环中,电影结束了。我的感受是,一次次被拉入困惑中,与此同时叙事在继续,驱使你继续看,然后是又一次的进入困惑。

这种感受在看安东尼奥尼的电影时有过,但是那些观影太久远了,需要重看。当然张律的电影也要陆续补看,挺有意思的哲学。只是没有太多时间。


福冈후쿠오카(2019)

又名:福岡 / Fukuoka

上映日期:2019-02-10(柏林电影节) / 2020-08-27(韩国)片长:86分钟

主演:尹宰文 权海骁 朴素丹 山本由贵 赵芮 

导演:张律 / 编剧:张律 Lü 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