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08-25

记忆望着我:张看记忆

2013年,后窗在上海放映《记忆望着我》的时候,我还在宁波,当时曾经给官微私信,问有没有可能来宁波放映,得到的回复是,争取吧。其实我也知道,本来文艺片的市场就非常小,更何况是在宁波这样一个年轻、重商、文化气氛单薄的三线城市,要到能够放映后窗项目的时候,还是为时过早吧。

后来我来了上海,没想到时隔一年,竟然还有机会能在影院看到这部片子放映,不可谓不惊喜。虽然放映厅小小的,一共才47个座,开场前就坐的连我在内一共也就12个人,后来陆陆续续来了两三个,中后段又零零散散走了几个。

电影的拍摄手法极为简单,一个接一个的特写和近景,一段又一段长镜头,看起来似乎更像家庭录影,只不过比起手持,固定机位拍摄使得画面多了更多稳定性。除了最开头宋方在归家旅途上的那一段,以及中间宋方家人坐车出门的一个镜头,其余镜头全部在家中拍摄完成。而这些镜头又几乎全部是特写和近景,使得画面看起来极为拥挤,甚至有时候人物的部分身体被切到画框之外,几乎每一镜都可以感受到,这个小小的“家”,室内空间是何等逼仄,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甚至呼吸,都可能连带引起身处同一空间内的其他人的反应。

手法和技巧上的简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让人能够更加集中到贯穿整个叙事,并使之保持流动的细微情绪中去。其实这里并没有什么故事,全是每个在外的子女归家时都会经历的一些零碎的事情,闲话家常,邻居拜访,长大的孩子,逝去的亲人,成家的幼时伙伴,种种人事皆非,几乎算不上是“叙事”。因此,我认为对“记忆”的反复提及以及人物对“记忆”的情绪反应才是这部片子的重点。

片中一共出现了三段较为明显的静默,第一段出现在宋方给母亲修眉,说到“衰老”的话题,回忆到全家刚搬到南京的时候,宋方说觉得母亲那个时候“一下子老了”,然后靠在她肩上开始哭,在讲话和哭泣中间,出现过一小段静默,这一段停顿把情绪酝酿得非常到位,把女儿对母亲的疼惜、内疚和对过往的追思感慨各种复杂的情感揉在一起,并借这个时刻带出来,让观众也不免跟着内心酸楚,感伤欲泣,然后果然就来了眼泪。但是整个过程非常平淡自然,不仔细体味的话根本就感觉不到,因此虽然感伤,却丝毫不嫌煽情。

第二段静默出现在宋方和嫂子的对话中,提起外甥女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仿佛眨眼间从小毛头长成为一个有独立思维和小姑娘,两个人望着窗外,同时陷入沉默,这是“成长”和“时间流逝”的议题,中间依然掺杂着纷杂的体悟和感慨。

第三段则出现在宋方和母亲等父亲回家的时候,母亲接到电话,语调突然发生了轻微变化,说了一句“人都来了吗”,联想到之前的情节,大概能猜到是罹患癌症的晓桐快要离世了。放下电话的时候,在宋方开口问询之前,出现了第三次静默。这一次,则是直面了“死亡”这一命题。

其实光从这三段静默判断,就可以看出影片的主题,其实是“死亡”,记忆也好现实也好,统统指向时间的流逝,而这一点反映到具体的“人”的身上,其终点就是死亡。

时间、记忆、死亡这三个大命题几乎在所有的电影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中都会涉及到,而要处理如此宏大的主题,又不显得过分沉重,则需要非常好的分寸感。这一点,我觉得是《记忆望着我》极富亮点的手法所在。宋方用几乎不动声色的长镜头,克制的镜头表达和温软的南京话消解了死亡带来的沉重感,让人觉得哀而不悲,十分难得。

另外,影片格局虽小,其中种种细节却设置得非常动人,包括对家中盆景、卧室布置、阳台上的晾衣杆和斑驳的遮光布,饭桌上的食物和食器的摆设等等的表现,以几乎令人无法察觉的姿态完好地烘托出了家庭氛围以及沉淀其中的时间感,包括谈话时出现在背景音中的屋外的人声、车流声、洒水车的音乐声,都是极为日常化的设置,相信江浙一带小镇上长大的人们对这些都不会陌生。我自己就在这87分钟里,常常想起自己回家的情形。

最后,宋方父母的参演,以及家人使用真名演出的做法,巧妙地模糊了纪录片和故事片之间的界限。尤其是母亲情感的流露,更加让人觉得这不是表演,而更像是真正的家庭记录。比如在吃豇豆饭的时候,母亲追忆起自己兄长亡故的时候,手里的筷子慢慢开始搅动碗中的米饭,这个动作很明显可以看出随着她陷入对亡兄的回忆,悲伤也慢慢袭上心头,不多久声音就开始哽咽,而窗口打过来的侧光,照到了她左颊滑落的一滴眼泪。

安哲罗普洛斯在《尤利西斯的凝视》中,曾经把马纳基兄弟所拍摄的短片《织工》称作“第一眼凝视”(First Gaze),意指摄像机(电影)对希腊现实的第一次纯粹、真诚的观照。《记忆望着我》亦是宋方作为导演、以及剧中人物和观察者的三重身份,对过往、时间、和生命的一次张看,以一种轻柔之力触及这些重大命题,可谓四两拨千斤。

记忆望着我(2012)

又名:Memories Look At Me

上映日期:2012-08-05(洛迦诺电影节)片长:87分钟

主演:叶渝珠 宋迪进 宋方 

导演:宋方 / 编剧:宋方 Fang S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