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包含些许剧透
--------------------------------------
带着孩子再婚的妙子,始终因为自己离过婚和有孩子的情况而不被丈夫的父亲所认可,甚至被说成是“中古”。但好在儿子敬太乖巧,不断获得各类黑白棋的奖项,丈夫也温柔体贴,婆婆也常常关怀备至。一切看似都很平和很幸福。
就在准备庆祝儿子又获奖的某日,也准备了给丈夫的父亲的生日祝福的惊喜,夫妇二人希望能够让父亲开心,从而让这段婚姻,这个家庭由此得到父亲的认可。然而,解决了诸多繁琐复杂的问题,平静了如何都很委屈的情绪之后,在一切看似终于要向好的方向发展之时,一个谁也没有意料到的悲剧发生了——儿子意外溺死在了家中的浴缸里,在所有人都欢快大笑的时候。
或许因为周围没有人责备妙子,反而让妙子无法正面表达出丧子之痛。在葬礼之前,没有任何妙子嚎啕大哭的崩溃镜头。直到失踪多年的妙子的前夫突然出现在儿子的葬礼上,扇了妙子一耳光。这是至今为止,第一个因为儿子意外致死这个事情责备妙子,对妙子发脾气的人。因为被责备,妙子终于能够发泄出所有苦痛和崩溃,在葬礼上嚎啕大哭了起来。而这一个耳光,也是让妙子后面对于失踪多年的前夫产生信赖情绪的重要原因。
这部电影,从两个层面阐述了人的情绪的独立和隔阂。
比如,日常生活中人在自责时,无论身边人如何劝说,当事人都很难放下自责情绪。反而周围人的温柔和体谅,成为了当事人发泄情绪的枷锁。电影中,儿子去世后,周围没人责怪妙子。也正因如此,如果妙子依然因为痛失爱子和自责痛哭的话,或许会被周围人进一步责怪和嫌弃——都已经没有人在怪你了,你为什么还要这样怪自己。这是苦痛无法共通的第一层。自责和安慰并不能相互抵消,安慰甚至意味着安慰的一方不懂得被安慰的一方到底有多痛,才能冷静理智保持温柔去安慰对方。
而痛苦不相通的第二层,正是不安慰妙子,让妙子记住这份痛苦的前夫朴。妙子因为朴的那个巴掌,因为朴责备了自己,她认为朴时最懂得自己有多痛苦的人,因为痛苦至极之人是没有余力去安慰人的。于是,她以为朴和她的情感和苦痛是相通的,加上曾经的爱意,以及对现在居无定所四处流浪的朴的同情,和之前偶然一次对朴的无视产生的自责和愧疚,让妙子开始不遗余力地去帮助朴。帮他申请生活保护,帮他找工作,瞒着丈夫偷偷让朴住进公公婆婆之前的房子里。甚至在朴要回到釜山时,因为担心他一个人不行,而抛下丈夫陪着朴到了釜山。因为“朴很弱,一个人不行,没有她不行”。但正如其丈夫二郎所说,朴并不弱,毕竟他到现在也都是一个人过下来的。事实也证明,弱的其实是妙子自己,她需要朴来证明自己的苦痛,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最后的在釜山的那场结婚仪式上,妙子看着和家人们载歌载舞的朴,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都是一厢情愿,自己如同救世主一般的仁慈之心也不过像个笑话,自己真切地以为过的被理解,苦痛被共情的想法也都是误解。
苦痛也好,什么情绪都无法真正被任何人所理解。人活在世,都是孤独的,是独立的,是无法真正被全盘理解的。但即使如此,各自独立的人,还是要依靠他人,组成家庭,生活下去。
这是生活的残酷所在,也是其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