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4175610
偶然间点到了这个介绍宽街50-60年代风貌的纪录片,觉得它和其他同类还挺不一样的。
“no budget, no crew”的Rick McKay只身担任了制片/导演/编剧/采访/拍摄/剪辑,他花了整整5年,走访了4座城市,采访了100位从业者(当然被更多人拒绝,包括最终同意出镜的大部分人),依靠曾在百老汇舞台上绘制过或重彩或淡笔的他们“还原”了那个绝无仅有的黄金时代。相较于一般音乐剧纪录片的做法,这部并未将焦点置于作曲家、作词家或导演等处于产业链前端的群体,而主要着眼于演员(包括话剧演员),就像《歌舞线上》那样。只不过,在后者中,每个人能享受到自己的“15分钟”去讲述一段个性化的故事,而在这部中他们不论地位高低,都只是时代的一块小碎片,由各自不一却相似的喜怒哀乐去把彼时风貌拼全。
影片分了几个章节,先后请演员们回溯起终身不忘的first show经历、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依然在宽街闯荡(印象最深的是4个女孩子凑20美元去Bloomingdale’s买了一条裙子,只有去面试的人才轮得到穿)、一贫如洗到去餐厅蹭免费的芝士和饼干来果腹,并听他们讲述“everybody knew everybody”的社交文化、宽街专属餐厅Sardi’s如何上演着“阶级”分化以及自己的偶像表演起来有多么出神入化。
其中精彩的部分是,他们或以药房为据点打探哪怕一丁点儿的小道消息,或搜寻报章上的广告,或索性毛遂自荐,只为获得一个希望微渺的面试机会,而制作公司办公桌上静候着被粉碎的简历能有4英寸厚。不太听到透露,原来哪怕到了试演阶段也不保险,创作也许瞬时就被赶工出来,歌曲何时都在改,角色随时会被掐,抑或转眼就被他人替代。这样手忙脚乱的不确定、匆忙、混战,无疑使演员害怕、怀疑、忐忑(甚至被形容为这是“希特勒仅配的惩罚”),然而他们却仍然如赌徒般为这种惊险既兴奋又沉迷,因为传奇或灾难的剧作或事件在宽街都可能会被孕育,这也许就是这个行业最为迷人之处。就像Gretchen Wyler错失而又复得了《Silk Stockings》首演权的段子,就是“时机”和她的“野心”联姻得天衣无缝的绝妙成果。
而从提到《西区故事》这场变革起,就为基调的偏转埋下了伏笔。摇滚音乐剧的强势登场、对演员歌舞演能力兼顾的新要求、麦克风的使用、对舞美和声响技术的强调(和依赖)、飙升的票价…… 多方位的改变渐渐使黄金时代的参与者们无所适从,采访中,几人不约而同表示还以为60年代这股欣欣向荣的劲头会持续到永恒,然而最终他们中的多数人只得陷于旧日风华,以至于20年后再去Sardi’s险些无人能识。不可避免的,一些参演者在制作周期中陆续故去,化作一缕缕烟尘以另一种方式去追寻对旧梦的怀念。但Rick McKay置于影片最后的,是主动问起是否如今还有人戴着帽子的Elaine Stritch,在几秒的空白后,Rick才反应过来那个瞬间的特别。我想,她苦笑的并不光是特立独行的“过时”打扮,而出于一种藏得隐晦的执拗——演员在谢幕时应脱帽行礼,但她不愿意,还想让一切继续下去。
出于前文提及的背景,这部纪录片在技术上算不得精致,并充斥着Rick McKay非常浓重的个人情感和特色。而大概恰是这种辨识度为作品赢得了十几个奖项。他没有史学家相对冷静和全局的视角,而凭借音乐剧爱好者的身份构思与创作了电影大纲、向演员们抛出了问题和主导了制作全过程,以好奇、坚韧、热诚以及略显封闭的立场,将一部纪录片的口吻变得更加私人化和感伤。只是现实更引起感伤,2018年1月,Rick McKay本人因为不明原因而去世,也致使他已经制作完成的《Broadway: The Golden Age》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命运不明。

百老汇:黄金时代(2003)

上映日期:2003片长:111分钟

主演:伊迪·亚当斯 碧·亚瑟 伊丽莎白·阿什利 亚历克·鲍德温 凯·巴拉德 拜伦·巴特 贝琪·布莱尔 Jim Borstelmann 汤姆·博斯林 Marlon Brando 

导演:瑞克·迈凯 / 编剧:Rick McKay

百老汇:黄金时代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