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5日,影迷幼儿园放映《长江》,徐辛导演来到天津与观众现场交流。跟随镜头,观览长江,聆听讲述,体悟真实。
01长卷•缘起
金:欢迎徐辛导演,我们今天能够请到徐导来天津做放映与交流,还挺不容易的,其实我们最开始想请徐导演来天津做放映是五六年前的事了,那个时候没做成,终于在今天我们把徐辛老师请来做了《长江》的放映,大家也看了两个多小时,还是循旧例,我们先来像徐辛老师了解一下,为什么拍这部片子?
徐:关于拍摄背景,大家可能也知道,就是杨超有一个剧情片叫《长江图》,我跟杨超是好朋友,我本人是江苏泰州人,在长江边长大的,当时他邀请到我,我对这个题材特别感兴趣,所以我就开始做。
2011年的年底开始看景,看景的时候就有船沿江而上,正式拍摄是2012年,我们两次沿江而上,拍了这么一个片子。他们正式拍的时候拍到宜宾,谁知拍到宜宾那一段他们剧组已经没钱了,没钱了他们的这个船肯定就要撤回,所以当时没有拍完,后来补拍了。我也就到那边为止,所以《长江》里面宜宾、重庆、西藏的镜头都是后来16年补的。
当年拿了奖以后幼儿园邀请我准备放《克拉玛依》,第二天早晨我们都已经准备出发了,后来幼儿园被有关部门抄了,所以《长江》这个片子相对来说目前来说还不是很敏感。

拍摄的手法我也想说一下,之前我的片子都是以大量的采访为主,而这个片子呢,一开始还是想沿用以前的手法,但是当我拿到机器上了船,走到那个环境里面的时候,我突然就决定改变一种方法,不是大量的采访,主要是大量的固定的风景,所有的机位是刻意的,就是把它就对着一个静止的镜头,左右上下对称也是刻意的,就是把制作回归到一个最原始的状态,就像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的状态。那么我们的拍摄中,是船在动,机器是不动的,整个的构思就是眼睛不动,就是看,拍摄和剪辑都是我在做,所以一直秉持着这样的一个理念。现在发现效果认为好的比较多,也有人认为不好的,但就我个人目前来讲,我基本还是满意的,因为如果不满意我也不会拿出来。
另外这个里面还用了先锋音乐,用的是国外的两个音乐家的,当时我拍完片子,我一个朋友推荐给我一个音乐家,我听了以后觉得确实好,就用邮件跟那个音乐家联系,说我非常喜欢你的音乐,但是我没钱买,我又想用。对方说可以,但我要看你的片子,然后我就把一个初剪版给他看,他看了以后特别喜欢,说确实配这个音乐非常好,就免费给我用了。
金:这个片子我看下来,特别觉得突出的意向就是这是一个长卷,水流带着你在缓缓的注视着两岸,里面又加了一些人物、事件,这些人物您是怎样挑选的?
徐:刚才讲的长卷,我以前是学画的,学中国画的,这个整个结构,就是像中国画山水里面的长卷。长卷是中国画特有的形式,他里面会有一些景和人物,我把镜头当成扫描仪一样的,沿着长江,沿着水平线把它平扫过去,那么这些人物呢,没有刻意去挑选。因为当时我只能随着他们剧组到哪,我就在哪拍,而这些人物,都是我在沿途下船以后,他们就在那,所以我之前说,这些就像神作一样,我下了船看到狗对我叫,一下了船看到那帮人就在那,就这么巧。
金:如果说您的拍摄就是随着剧组随机的拍摄下来的话,不是刻意挑选出来的,我感觉更震撼,不是刻意挑选出来的可能更贴近记录的事物本来的样子。
徐:我一直坚持这样,纪录片和剧情片不太一样,它是就有这么个东西,根据我的想法我的需要把它做一盘菜出来,这是纪录片最难的地方,也是最有意思的地方。不知道你能拍到什么,而且你后期的剪辑,你怎么去组合,怎么去取舍,这个是特别有意思的。
02黑白•恐惧
观众A:您好,非常感谢您,让我们能看到这样一部电影,实话说,刚开始感觉有一点闷,逐渐的,能看到导演在大量的素材筛选过后的内在逻辑,比如我会看到一个流浪汉他在翻垃圾箱,一些贫穷的人砍树枝,后面的孩子,在捡树叶,很多的意象,我大概能理解您在筛选素材之后这种内在的排布。
我想问一下,您这个黑白的摄影是拍摄之前就决定的,还是在收集了大量素材之后才决定用黑白的方式去呈现呢?
徐:一开始就决定的,因为我前面的几部片子从最早开始就用黑白的。
观众A:就您这部片子的表达而言,我还是有一些问题,您这个黑白摄影,我觉得他并不是纯粹的为形式而形式,我还是能看到一些表达,比如您在里面提到的春节段落,如果他是彩色的,就是一个锣鼓喧天比较欢快的,但是您用黑白拍摄,不光看上去像是中国的山水画,甚至有点恐怖,说实话这种恐怖是在越来越走进我内心深处。本来很欢快的场面,鞭炮在空中鸣响,在我看来更像二战时期德国轰炸的那种感觉,变成黑白之后,同样的一个画面,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东西,包括中间有一个流浪汉收集了很多冥币,如果用彩色画面一眼就看出来是冥币,但用黑白拍摄,我第一眼看会有一点恍惚,他是真钱还是冥币,黑白的形式看上去特别让你能有一个多重的理解,诸如此类还有很多,这个黑白影像完全不是为了形式而形式,很打动我。
最后我还想问,形式上您的构图非常工整,非常讲究,对于爱好摄影的人来说,就像教科书一样,但是您表现的内容,台词比较少,大部分片中人都是精神有问题,或者不会表达,展现出长江逆流而上的这种失序和失语。这种精美的黄金构图和这种失序的状态是否吻合或者说是否是一种反讽?是您有意的表达么?
徐:其实我想用这种最客观的东西来表达我最主观的想法,我特别感谢你看到了那种恐惧,而你看我们看二战时期的电影,希特勒名单啊,包括现在放的《冷战》,那种恐惧是在镜头里慢慢渗透出来,你头皮会感觉发麻,你看他不动声色,当你有那种感受的时候,你立马能感受到那种恐惧,而我们国内大量的剧情片,尽管有恐惧的故事,但是影像里面没有恐惧感。
金:这种恐惧感不是黑白所带来的。
徐:对,这种恐惧感是由声音,画面,情绪所共同带来的,黑白其实不恐怖。
03纪录•刻舟求剑
观众B:我想问问您音响的问题,您在影片中有刻意的把音响放大化么?因为片中很少人物的对白,我记得有一个很热闹新年的场景,有一群小孩特别喧闹,但画面上的人物又很冷清很刻板,这是不是一种反讽?是不是您刻意的表达?
徐:这个片子做放映到现在,关于声音已经讨论很多了,这个片子的声音是拍摄录音都是我,我都是用的随机话筒,当然话筒非常讲究。
声音的后期呢是让我的朋友做的,他就是做过《路边野餐》啊,《大象席地而坐》啊,这个声音现场录,经过后期的的制作,加上实验的现代音乐,声音非常特别,我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今天这个场所放映呢效果不是特别好,如果到了影院里放映,声音会更加的震撼,声音是电影的一半。
观众B:有一个镜头是刚开始是三个男人在一起,景拉的特别近,只切脖子上,这么近的一种镜头,您去拍摄的时候会打扰人物么?如果打扰到人物的话,记录的东西是不是已经脱离本质了?
徐:我基本上都没有很近的距离,你看到的很近的,都是用镜头拉近的,并不是我人跟到很近,如果我人跟到很近的话会干扰对方。
很多都是我第一次拍摄,比如这个人,我见到他,拍他几个镜头就结束了,和以前不一样,以前都有一个沟通的步骤。当然在桥洞下面叫我吃饭的,比较熟了,因为必须要跟拍摄者很近,桥底下空间有限,我就在一个坡上面,在往下走我就掉江里面去了。但是像吃鱼的啊吃垃圾的啊包括捡树叶的镜头拍摄时都离的比较远,对方可能都不知道我在拍他。
观众B:您有没有想过用一种更能让大众接受的方式呢?
徐:讨论这个片子的可看性的问题,第一,如果说我是希望更多人看,讨好观众的话,我就去拍《舌尖上的中国3》。第二,这跟个人的习惯有关系。比如像看贝拉塔尔的电影,有些人一口气可以看完,可以三四遍,觉得很好看,有些人就觉得太闷了,他们喜欢看《教父》这样的片子,《教父》我也看很多遍,这两个片子我觉得没什么不同的,就是你看的点不一样。我这个片子更多的希望是说,我不是靠这个吃饭,我觉得很舒服,又有喜欢的人看就够了。
金:刚才徐辛导演提到把人的真实姓名打到字幕里,我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咱们这个片子的画面里出现了大量的文字介绍,介绍了一些死亡,事件,您是怎样做这样的一个安排的?
徐:这个片子里面很特别,没有画外音,没有对话,没有对事件的交代,但是他里面是有事件的,靠字幕来呈现。所以说从上海到西藏,整个沿途我认为有代表性的,跟电影相关的事件,我就打入字幕,这个是刻意的。张献民看了之后对这个字幕的印象特别深刻也特别喜欢,他用了一个词“刻舟求剑”。相当于在这个地方,比如杭州,在这个地方做一个记号,一个印记,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另外从我导演这个角度,我确确实实讲的就是这些事情,我确实想到那些“死”,那些事件,我在看到这一段剪辑的时候我就想到这些事情,我就自然而然的打到字幕里,字幕也作为片子的一个组成部分。
04表达•一种立场上的真实
观众C:有网友评价您的纪录片是最关注底层的生活状态,那你这种风格的形成是有什么契机么?
徐:我觉得这不是风格,所有拍纪录片的都关注底层,关注边缘人,对社会带有一定的批判性,批判其实是带有一种更大的关怀,一种更大的爱,拍独立纪录片不是我一个人在拍,是一个群体在拍,关注各种各样的边缘人物,这不是我的风格,而是大家都是这么做的。
观众D:导演您好,纪录片最大的特性应该是纪实性,客观性,但在您这部片子里面,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您刻意的去强调的一些主观的个人色彩,比如黑白的影调的,先锋的音乐,还有您刻意打上去的字幕,请问您是怎样去权衡您个人的情感注入和纪录片的纪实性的?
徐:纪录片是客观性,这个理论现在值得怀疑,没有一个镜头是绝对客观的,所有的纪录片都是有主观的,包括马路上的交通摄像头都不是绝对客观的,他为什么对着汽车,不对着自行车啊,他都是主观的,都是人在控制的。你的摄像机对着哪里,就代表了你的立场,这就是纪录片的价值和意义,你明白么?客观他也是也相对的,真实的人在长江边在那生活,我要拍的是他的真实的生活,又不是当着领导给他送温暖,送一杯牛奶两瓶油的,但这也是个事件,他也说他是真实的,但那只是一种立场上的真实。
观众E:您好,我看到电影中有女人哭泣的画面,是来自于《长江图》么,您把一个表演性质的片段和后面真实的的流浪汉放在一起,这种一真一假会给现场的观众一种错觉,没有看过《长江图》的人,他会觉得那个哭泣的女人也是真实的,您为什么会把这两个片段放在一起呢?
徐:很多人都问到这个,《长江》里面有几个拍摄《长江图》过程中的场景,我属于这个剧组,拍《长江》,拍《长江图》的剧组就在我们旁边,我不能假装看不到,我自然而然的就会去关注他们,他们和那些无家可归者都是这副长卷里面的点景,只不过一个是真实事件。第二个原因,我也是刻意的让观众产生这种混淆,确实有观众看了哭泣的女人,他认为是真的,也有一个也是拍纪录片的朋友,他认为那个吃垃圾的是演员演的,我就是刻意的让观众产生这样一种魔幻的感觉,这是我刻意要的效果。事实证明,这种效果达到了。实际上现实当中比你想象的还要魔幻。
金:看这部《长江》我觉得不光只有导演个人的表达,我觉得艺术上的表达也很充分,整个片子中“水”是一直存在的,而且水的存在感非常强,所以我看下来觉得这是个水润水润的电影,水汽弥漫,我不知道在做的各位看下来有没有和我相同的感受。
观众F:但是电影的色调又是黑白的,看着特别沉重。如果正常色调,青山绿水,你会感觉旅游一样跟着导演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当这种色调就会让你反思导演想表达什么。
徐:谢谢大家,大家辛苦了,所有的工作人员辛苦了,国内的电影环境非常的不好,大家能够来捧场,非常的感谢。

录音整理:大仁哥/卡丘 留言整理: 问号 图片拍摄: 问号/泼猴儿
豆瓣小站:https://site.douban.com/theaterjoker/
豆瓣小组:https://www.douban.com/group/TheaterJoker/
不是幼儿园,又是幼儿园。

长江(2017)

又名:A Yangtze Landscape

上映日期:2017(法国真实电影节)片长:156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徐辛 / 编剧:徐辛 Xin 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