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刘别谦的"To Be or Not To Be",发现与《城堡之恋》有许多的共同之处。
首先,两部电影都是拿二战说事儿。刘别谦的电影摄制于1942年,正是二战如火如荼的时候,这个时候敢拿德国法西斯开玩笑也只有在美国拍电影的人干得出来,而导演本人据说还是德国人来着。不过拿波兰抵抗运动开玩笑着实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思。而《城堡之恋》已经是1966年的片子,过了二十年法国人拿法国反法西斯运动说事儿,表现的是法国人特有的幽默感,而更加著名的《虎口脱险》也是同一年冬天上映的。
其次,两个故事的关键都是一个美貌而不安份的女主角和一个爱吃醋的丈夫。《生存还是毁灭》的整个故事和片名一样都建构在女主角为了背着丈夫幽会而捎给情人的暗号"to be or not to be"这一句台词上,因为这句台词,才有了教授的传话,有了中尉对教授的怀疑,才有了波兰剧团为阻止特务教授而上演的一出大戏。女主角迷倒了空军中尉、特务教授和集中营头子以及被误会地迷倒了“元首”的一连串故事,以及男主人公因为吃醋而在特务教授面前露出马脚无疑是推动整个情节向最终结局发展和不断制造笑料的关键。而在《城堡之恋》里,女主角的丈夫为了不让她出去花哨一直拒绝带她去巴黎,于是她遇见了来侦查的空军飞行员(又是空军),后来又迷倒了住在她家的纳粹头头,并且直接导致软弱的丈夫最终反而成为了大英雄。而电影中最逗乐的一个镜头就是丈夫寻找飞行员未果,回到家看到飞行员和德国军官在陪妻子荡秋千的情景,自行车骤然脱手,脸上五味杂陈。
另外,这两部喜剧都并非那种咯吱人乐的低级笑剧,它们的笑点都充满了机智和余味,属于那种看的时候乐得开心,看完之后回想起来仍然觉得忍俊不禁的。
刘别谦真的很灵,用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机智恢谐的台词来逗乐观众。看完之后,印象最深的就是男主角的嫉妒和自负。即使在面对特务教授和集中营头子的这种紧急关头,还总不忘自我吹捧宣传,说什么“你知道她的丈夫就是最伟大的演员约瑟夫·图拉么”,得到一句“没听过”已经算是好的了,最惨的是从集中营头子里得到一句“我看过一次他的演出。他对莎士比亚做的就是我们现在对波兰做的”……
而《城堡之恋》DVD附赠的采访里导演和女主角德纳芙都说道,这部喜剧的喜感主要来自于节奏的营造,包括说台词的速度要加快,人物行动的速度也要加快。这无疑是一种非常睿智地处理喜剧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法式喜剧营造喜剧感的方法。记得看电影杂志的时候,《巴黎拜金女》的男主角现在自己也导喜剧,他说法式喜剧与美式喜剧的区别就在于,法式喜剧的关键在于一种节奏的推进,一种对节奏感的把握。所以,《城堡之恋》的笑点并不像《生存还是毁灭》那么密集和明显,却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轻喜剧的气氛。上文提到的那个荡秋千的场景如果单拿出来并不显出好笑,但是放在整部电影的氛围里,加上演员的表情到位,就变得十分恢谐了。
最后,这两部喜剧切入二战的角度都很别出心裁。刘别谦的故事从一个剧团切入,这部法式喜剧的反法西斯主角则是一对生活在法国乡村城堡里的夫妻。用喜剧的调调,从战争中的小人物小场面入手讲大战争的故事,可以说是戏说历史,也可以说是举重若轻。

城堡之恋La vie de château(1966)

又名:A Matter of Resistance

上映日期:1966-01-25(法国)片长:93分钟

主演:凯瑟琳·德纳芙 皮埃尔·布拉瑟 菲利普·努瓦雷 亨利·加尔辛 玛丽·马凯 卡洛斯·汤普森 

导演:让-保罗·拉佩诺 / 编剧:让-保罗·拉佩诺 Jean-Paul Rappeneau/阿兰·卡瓦利埃 Alain Cavalier/克洛德·苏台 Claude Sautet/达尼埃尔·布朗热 Daniel Boulanger

城堡之恋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