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英国的一个真人show,旨在测试普通人在环境的影响和他人的命令下会不会杀人。
拍摄之前,节目组向社会公开招募实验者,并选中了几个,进行小测试。测试内容是:实验者进入一个房间里进行面试,里面有3个假装来面试的演员,他们在铃声中不断地重复站起、坐下的动作,如果实验者也跟着模仿这些动作,说明他们的社会屈从行强,反之则弱。
(注:社会屈从性是指遵从权威、遵从命令,认为他人的意见是对的,从而压抑内心想法,被引导去做他人希望自己做的事)
最后,节目组挑选了4个社会屈从性强的人来拍摄这个节目,但是故意告诉他们面试没有通过,被节目组淘汰了,这样是为了让他们在毫不设防的情况下进行拍摄。
拍摄开始,主角是实验者1。(实验者2、3、4在结局会简要提及)
实验者1在生活中遵守规则,懂法律有道德,是一家公司的高管。他在现实生活中被邀请参加一个慈善拍卖会,然而参与者皆为演员,假扮成社会上层人士,也就是所谓的有话语权的权威人士。
实验者1来到拍卖会,被安排和慈善项目的总监(假扮的)见面。突然,总监被告知会议现场的食物供应出现了问题,只有肉食没有素食。于是,总监要求实验者1帮忙把肉食伪装成素食。实验者1没有思考就服从了这个小命令。
因为在这个拍卖会现场,只有实验者1穿着休闲装,在一群光鲜亮丽的社会名流中,会下意识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从而不自觉服从他人(即权威)的命令。
这是第一个小测试:你帮了别人一个小忙,以后你可能会帮他更大的忙。如果这件事情是违反道德的,那么你们就成了心照不宣的同伙。
然后,总监不断要求实验者1做一些小事情,例如拿酒、拎包这些低人一等的工作,这些事情加强了他的屈从性。
接下来,实验者1被总监引荐了慈善会的捐赠者。稍后,总监和捐赠者发生了争执,导致捐赠者心脏病发并死亡。这时,总监为了不影响拍卖会的正常进行,要求实验者1和他一起把尸体(足以乱真的假尸体)藏在木箱里。尽管实验者1认为应该叫救护车或者报警,但是在挣扎了一小会之后还是顺从了命令,一起隐藏尸体。此时他已基本完全信从总监,并认为自己和他在同一条船上。
之后拍卖会开始。实验者1被误以为是捐赠者本人,于是总监顺势让他假扮为捐赠者,并要求他上台致辞。实验者1没有思考时间,尽管违背内心,但还是被推着去做这一系列的事情。
在压力大的环境中,如果没有时间进行深入思考,人会下意识顺从他人的命令,尤其是这个人已经以权威的姿态命令自己做了很多的事情。
接下来,总监认为尸体藏在木箱中不安全,希望转移尸体,命令实验者1帮忙一起转移尸体到楼梯间,伪装成捐赠者心脏病发失足摔落楼梯。然而摔落楼梯会在身上造成淤痕,于是总监要求实验者1去踢尸体,在尸体身上制造淤痕。
出于道德原则,实验者1拒绝了这个命令。在大是大非面前,实验者1还是有很强的原则性。
此后,他们得知原来捐赠者有昏睡症,病发时看起来像是死去一样,但是只是睡着而已。于是总监和实验者1向慈善会项目的董事们坦白了这件事,并一起前往楼梯间准备拿药给“尸体”,却发现“尸体”已经苏醒,并大发雷霆,表示要撤销捐赠,并告发他们。
这时,总监和慈善会的董事们一起给实验者1施加压力,说他们的所作所为是犯罪,说他假扮为捐赠者是欺诈行为,需要坐牢。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把捐赠者推下大楼(此时捐赠者做在楼顶边缘吸烟),然后对外宣告是他病发不小心掉落的。
所有人都同意这样做,并要求实验者1去实施行动。但是实验者1经过强烈的挣扎后,最后拒绝了,他宁愿坐牢也不愿意杀人。
实验者2、3、4也是进行同样的实验,但是他们都选择了踢尸体、把捐赠者推下楼。(是真的推下,捐赠者的脚上绑着绳子,被推下挂在半空中)
实验到此结束。
一个普通人,有基本的法律意识、良知以及道德,在被权威的引导下,为了融入环境,会作出一系列违背内心违背道德的事情,甚至杀人。这已经不是能够轻易地用好人和坏人去判断的了,因为这是人性的复杂性所在。
正如经历过二战的日本老兵回忆道:在参加战争前,很多人都是家里的好丈夫好父亲,然而上了战场之后就慢慢变成了恶魔。是环境改造了他们,是权威引导了他们。
这又让我想到了师生恋的禁止与否问题。在美国,大部分高校禁止师生恋。虽然恋爱是自由的,但是师生恋却是不被支持的,爱或者不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种感情中,出现了权力的不对等。老师作为手握权力的人,在关系中可以影响、引导甚至胁迫学生,使学生不得不屈从。
所谓的权威,可能来自于某个人,比如专家、官员、上级、老师等等,也可能来自于群体,又或者某种意识形态。
意志坚定的人没有那么容易被引导,但是更多的人可能选择顺从,因为人在权威面前会放弃思考,从而盲从。这也是所谓的从众心理,因为群体能够给人更多的安全感。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乌合之众》)
这就是权威的可怕之处,它既可以被用来维护社会秩序,也可以用来引导人们作出违背秩序的事情。
所以,我们要警惕权威,在做决定之前问问自己,我这是在做什么。也要警惕群体,所谓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因为大多数人更多是被舆论所影响,被舆论背后的某种意识形态所操控,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把自主选择权交了出去。
屈从权威,发生在我们现实生活的每时每刻。
假如在工作中,你被上级要求签一张假单,东窗事发的机率很小,或者事发对你的影响不大,那么你会不会屈从?在明知道违反法律规章的情况下,我想很多人都会签。因为首先我们整个社会氛围就如此,工作中总有些灰色地带,有人去查证较真的机率很小;其次对方是你的上级,代表了权威,他说签单没有问题那么你可能就会相信他。
如果你还是拿不定主意,那么你很有可能去咨询别的权威,比如法律专家,比如同行前辈,他们告诉你,签吧没关系,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此刻你可能就坚定了要签的勇气,因为“大家”代表着群体,群体代表着安全感。你觉得放心了,于是你签了。
然后,你就成为了领导的同伙,你帮了他这一个小忙,以后你有可能会慢慢帮他更多的忙,道德容忍阈值随之升高,对那些违反规则的事情开始司空见惯,风险意识渐渐麻木。又或者,当事情慢慢失控,你想拒绝的时候,你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他的贼船上,被握住了把柄,没有了回头路。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国家的衰落、事物的衰败、人性的堕落,都是从不起眼的小事开始的。
不要轻易把自己的选择权交给别人,不要盲从所谓的权威,做决定之前问问自己的内心,他会知道答案。

达伦·布朗:就范Derren Brown: The Push(2016)

又名:戴伦·布朗:就范 / 达伦·布朗:推 / 推向边缘 / Pushed to the edge / Derren Brown: Pushed to the Edge

上映日期:2016-01-12(英国) / 2018-02-27(美国)片长:68分钟

主演:达伦·布朗 马特·卢卡斯 汤姆·卡特 希瑟·艾希礼·蔡斯 波利·埃克斯 尤金·华盛顿 

导演:乔恩·理查兹 / 编剧:史蒂芬·朗 Stephen Long/伊恩·夏基 Iain Shar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