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05-07

东京女子图鉴:女子图鉴

三月份看了日本网剧《东京女子图鉴》,总共4个多小时的内容,走马观花的叙述了女主角绫从20到40岁在东京打拼的生活。据说,与主角经历相对应的所有20到40岁的女性都能在这部剧里找到共鸣,这话有夸张的成分在,但豆瓣的观众短评或许能为这个共鸣群体证明,女性,尤其是都市女性,在看完这部剧后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或身边朋友的影子。
女子图鉴,这个剧名其实很有点香艳的味道。古老又摩登的东京城,妖妖娆娆的各色女子逐一登场,她们被人观赏的同时又暗自打量着这些观赏者,享受这个看与被看的过程。她们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确立,同时又成为那个屈服于看的力量的被操纵着的人。
故事的开始就在绫与高中老师的问答中展开。“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绫犹豫再三的答案是,成为让别人羡慕的人。这个答案在我们的文化里其实是不太能宣之于口的,传统中庸思想和幸福鸡汤观点的流行,都使得“让人羡慕”这个答案看起来不那么政治正确,你为什么凭什么要比别人过的好要比别人幸福,每个人认可的幸福都不一样,我们追求的是人类大同,你这点小心思就收在心里的阴暗面吧怎么还好意思拿出来显摆?一洋之隔的日本在这方面的看法我不了解,但是“让人羡慕”这个字眼虽然让吃瓜群众不舒服,让追求大同社会的人如鲠在喉,但在普遍的平等承认基本上已经被社会接受的今天,说出这句话也并没有错。沿着尼采的路径思考,“一个仅仅满足于普遍的平等承认的人,还算得上是一个完整的人吗?”这种追求内在的不平等思想往往是追求个人价值的基础。只不过,绫的追求与尼采的超人哲学差的有些远,她的追求从一开始就打上了外在的烙印,心甘情愿的成为了被看之物,在探照自己的一束束目光中也丢失了自我。在波伏娃的眼里,这样的女孩大概是不存在所谓“主体性”的吧。
一路念完家乡秋田的高中、大学,绫决定去东京——她母亲出生的城市,去做那个让人羡慕的人。说来这对母女很相似,母亲出身贫寒,但因为出生在东京就有了让小地方秋田的各色妇女艳羡的资本,只不过她的女儿志向远大,要回到母亲被鄙视的地方,成为在东京被羡慕的人。如果说这部剧从这里开始讲述绫的职场生涯,那它只能沦为一部比《杜拉拉升职记》还要烂的剧。它不兜售任何职场晋升宝典,它只提供职业女性的社会关系、人际网络和情感世界给诸位看客。绫毕竟是有女主光环护持,晋升速度有如开挂。伴随着职业生涯的步步高升,她的内心和周边的环境都开始变化,能不带任何情感道德的预设来表现这部分的内容,这部剧就跟同类国产剧不在一个维度。
象征绫的变化的是不同阶段游走在她身边的男人。从同乡、同街区、同职位的初恋到通过联谊认识的奉行不婚主义的富二代男友,但观众朋友们都比绫聪明,早早看出这个浪荡子的真面目,最后这个富二代成为出身良好长得更良好的平面模特的丈夫。20多岁还凑巧卡哇伊的女孩大概总觉得这个世界应该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只是因为不够努力。但是看到绫成为上流社会男人的情妇后,不知道是不是足够打破姑娘们的幻想,年轻漂亮的肉体从来不缺,如绫一般还附加上努力聪明有能力的条件也无法让她打破阶级的壁垒,成为条件优越的港区男的正妻人选,港区男人的妻子,同样也只能出自港区。而不自量力地说着“哦,他是个不错的结婚对象”的绫,得到的回馈只能是女伴嘲讽的眼神。
这个事实不论在哪个社会都成立,而被媒体大肆报道的突然冒出的灰姑娘也只能证明这是一个新闻。就目前的日本和中国来说社会上升通道都还存在,但阶级壁垒无处不在,当自己能力足够努力足够,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再进一步时,别怀疑,这就是所谓的天花板。上升通道到头了,再想更进一步,总需要一点代价。《人民的名义》里那对苦命鸳鸯,祁同伟和高小琴,一个靠婚姻进入官僚行列,一个靠身体挤入富商圈层。不论绫的初衷如何,她的情史为她接触不同社会阶层,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流动总是不假的。她的欲望,和看她的目光,总会带她走上这条道路。
保罗·福塞尔有过刻薄描述,底层妇女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彰显我很幸福的微笑,这种自欺欺人的笑容或许还不如绫那张写满欲望和野心的脸来的舒心。即使在最后,40岁的绫和相识多年的男闺蜜结婚,在看到上流社会的贵妇人从身边经过时,欲望依旧从她的眼里流露出来。
绫的进阶之路也远未结束。

东京女子图鉴東京女子図鑑(2016)

又名:Tōkyō Joshi Zukan / Tokyo Girl

主演:水川麻美 阿部力 阳月华 

导演:棚田由纪 / 编剧:黑泽久子 Hisako Kurosawa

东京女子图鉴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