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份,王兵凭借纪录片《方绣英》斩获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豹奖。同时,这也是第一部获得金豹奖的纪录片。

美国《综艺》杂志评价本片:这部电影并非在讲述一个人的生平,也不是探讨死亡的故事。它是死亡本身:那么痛苦、无情,甚至是平庸。

提到王兵的名字观众并不陌生,十几年前他的代表作《铁西区》横空出世,用551分钟展现一个时代的终结。

摄影系出身的王兵,非常擅长运用镜头语言讲故事,几乎摒弃巧妙的故事设计。

他曾说:“我从来不在电影里面制造故事、加强故事,什么叫好看?没有什么好看不好看。一个自然的、相对真实的呈现是最重要的。这是一个人对世界的一个认知,我一直遵守这个原则。”

这样的理念延续到了他所有作品中,但是《方绣英》算是一个特例,因为它的篇幅非常短,但每个镜头都充满着血肉撕裂感,简单而有力。

在《方绣英》中,王兵探讨了一个伟大的哲学命题:何为时间?它以怎样的形式运动?

在《铁西区》里它被演绎成一条铁路,在《15小时》里它是一天的工作,而在《方绣英》中,它变成了一次死亡。在这部作品中,王兵用另类的视觉语言写下了崇高诗篇。

何为“另类”,这也是前文提到的王兵对影像的设计非常与众不同,他的摄像机总喜欢长时间凝视相同的人物以及事物,其达到的效果是让观众感到坐立难安,甚至是生理不适。

比如在《15小时》中,他拍摄工人们无休止的工作环境,镜头极端乏味,除了偶尔出现的缝纫机轰鸣声,整个场景就是死一般安静。这正是王兵所谓的“未经修饰的原始时间。”

王兵对时间的尊重,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电影创作者单纯的创作初衷,而对于《方绣英》来说,他再次找到了最单纯直接的表现方式,因为只有电影才能捕捉到死亡的真实状态,因为电影是运动的,而死亡恰恰需要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方绣英的女儿是王兵的朋友,当结识了方绣英后他对这个人物很感兴趣,那时的方绣英已经患病,王兵细心观察她所处的生活环境,发觉周围人对这么一位生活在农村、逐渐失智的老人没有什么新鲜感和兴趣。

失去记忆好像是所有现代人的生活特征,人们不再留恋过去的生活,也不再关心他人的生活,只是想着自己如何能多挣一些钱来实现自己想要的物质生活,大部分的人都是漫无目的的四处奔走寻找商机。所以病痛和死亡对于活着的人来说只是想尽快的摆脱,好像不再有人与人之间相互对生命的留恋。”

因此王兵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素材。他想以此为题材拍摄一部纪录片,影片出现的第一组镜头,就是王兵与方绣英刚刚认识时拍摄的画面。

但因为中途有其它项目要做,王兵的计划暂时搁置了。直到一年后,王兵接到方绣英女儿的电话,才得知方绣英的老年痴呆症逐渐恶化,在她去世前,王兵拍摄了她生命中的最后十日。

在本片中我们看到了影像的另一种可能,它强大、深邃的力量吞噬着每一个人。

电影中的凝视视角如同雕塑般显现,毫无疑问,王兵是在用方绣英的眼睛进行视觉“造型”,就像蒙克所言:“照相机终究不及画笔和颜料——它无法展现天堂或地狱”,对于王兵来说镜头就变成他手中的画笔,摄像机的运动打破了照相机平面语言的禁锢,长期逼视的效果让观众有更多时间思考方绣英这个人,在她背后到底隐藏着一个怎样的人生。

我们总能在电影开头找到眼睛的大特写,比如《迷魂记》、《银翼杀手》,那么你有思考过背后的原因吗?

我们知道电影是每秒24帧的神话,这句话点明了电影产生的物理条件,它证明人类视网膜的频闪造就了视觉滞留。这种停留变成导演的创作屏障,它寓意冷眼看世界,这是电影与观众沟通的一层介质,从片头开始利用影像建立关系,进而达到心理催眠效果。

在《方绣英》中,王兵无数次将镜头对准病榻上的方绣英,他用毫不畏缩,甚至是挑衅性的镜头来捕捉人类生命最后一刻的悲悯、无奈。 “我发现那双眼睛闪烁着一种光芒,在告诉我,我还活着”。

电影中的方绣英,眼眶总是湿润的,还带有一丝疲态。

她的嘴巴要比正常人张得还要大,但是她是失声的,为了表现自己内心情感她不断张开手臂,虽然她的肌肉是如此僵硬,动作也是如此迟缓,但是通过王兵的镜头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一个充满生之欲的灵魂。

她的手臂因为肌肉萎缩而变得干瘪,无数条皱纹肆无忌惮地显现出来,像是年轮一般,皮肤形成的沟壑像是生命长河走过的痕迹,那么丑陋,那么脆弱,那么伟大。

《方绣英》对于影像的挑战不仅表现在镜头凝视上,还有其在主题上引发的革命。“创作者需要创造出能够抓住人性的艺术,由生命之血创作的艺术。”而死亡就是一个包裹着鲜活生命的主题,显然,在电影中探讨死亡是触及禁忌边缘。

而像王兵这样真实拍摄死亡过程,无论是对电影中方绣英的家人或是银幕外的观众,他们都感觉到自己被“冒犯”了,因为死亡是极为私密的事情,它代表着一个人、一个家族的繁衍生息。

王兵作为“外人”视角的主观介入,可以说是非常有勇气的行为。最可笑的是,当面对亲戚们的冷漠,王兵的镜头仿佛温暖了起来,那些大特写镜头让观众感受到一种人道主义关怀,与周遭嘈杂冷漠的环境形成强烈反差。

当然,王兵的勇气是他一以贯之的创作激情所在,从第一部作品《铁西区》开始,他的记录影像就真实的不像电影。

在片中他拍摄男人间脏话连篇的谩骂,每一句都不堪入耳。他们看毛片、泡澡堂子,裸露着身体,虽然镜头遮蔽了一些重要部位,但观众依然可以看到工人那骨瘦如柴的身板,活像一条狗。

王兵没有给观众留有一丝喘息的机会,在工厂外,当人们希望看到一片蓝天时,现实展现给我们的是厚重、凄冷、连绵不绝的大雪,它封存了一个重工业时代的集体光辉。

在《方绣英》中,王兵再次聚焦进一个集体,只不过这次是侠义的家庭,它由两张床和毫无意义的对话组成,这也是本片的一大特色:镜头与空间都被极端压缩。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方绣英是被“囚禁”的,生活对她是不公平的,因为无法移动、说话,她的活动区域被局限在几米范围内,她眼睛所能看到的区域是她认识世界的唯一屏障。在她绝望的目光下,隐藏着生命的律动。

病榻上的方绣英很绝望,不仅仅是生理绝望,还有心理绝望。王兵有意将背景音放大,电视里的偶像剧以及广告语和村民交头接耳的闲言碎语,共同混合成另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是不属于方绣英的,她完全被抛弃。

那些村民们围坐在她周围,但谈论的都是如何赚钱,捕鱼,他们不停地抽烟,但没有人真的在意方绣英的身体状况,人们对生死的态度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电影场景设置在在浙江省一个小渔村,浙江这个被誉为中国鱼米之乡的地方,独占广阔海岸线,丰富的资源滋养着炎黄子孙。但在王兵的镜头下它却如此贫穷、摇摇欲坠、破败不堪,满眼都是灰色。

恰如《铁西区》中那个狼狈、肮脏的重工业基地,它们都曾在中国经济变迁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电影中小叔子捕鱼的地方不是田园诗般的景点,而是工业建筑物的残余品。这两个生活细节隐喻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改变,以及体质对人性的控制。就像王兵在《15小时》中阐述的那样:“这个时代实际上是经济在管理人,靠钱来控制人,而不是权力。”

在观众眼中,王兵的作品一直在关注时代转型,和边缘化的人物生活。

但是对于“边缘人”这个概念王兵并不认同,他认为“用这个词汇去概括这些群体是不恰当的,因为正是这些人,构成了我们这个社会的绝大多数。他们只是普普通通、对这个社会没有影响力的人,或许用“底层人物”更合适一些。但说到底,我们谈论这些人的时候会提及这些词,本身就是不尊重。

王兵的理念与那些企图利用猎奇手法,刻意悲观化处理中国现代社会的导演不同,他是真正尊重人本身的导演,这样的创作精神是如此难能可贵,因为他首先作为一个社会批判者的身份出现,其次才是一位艺术家。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奇遇电影,请勿转载


方绣英(2017)

又名:方秀英 / Mrs. Fang

上映日期:2017-08-09(洛迦诺电影节)片长:86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王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