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中带泪地看完,理智上知道还可以处理得更好,更不一样,但情感上就是很attached.
这部片子对我而言最大的触动,还是帮我找到了作为一名feminist(to-be)视野上的盲点。故事的时代背景——风起云涌、嬉皮乱舞、左翼学运、民权的60年代末——其实我蛮熟悉,甚至开过讲座,但我所熟悉的1968,是一个男性主导的1968,无论是Hippies还是Yippies,是芝加哥七君子还是黑人民权领袖,是反越战还是反种族歧视,都是男性在担任主角。
女性的位置在哪里?除了成为某某activist的伴侣,然后以支持者的身份参与他们的政治活动之外,女性有自己独立的位置、故事和斗争吗?
我们当然知道,女学生们也在女性KOL们的带领下掀起了「第二次女权运动」,但是更多的平凡女性呢?
这也是为什么我蛮欣赏剧本将主角定为中产白人主妇——一个在我们对60年代的叙事与想象里几乎没有存在感的群体——毕竟,她们在那个年代或许只是中产保守派男性们的「附属」。但Call Jane是:女性之间的共同命运与彼此关照,创造出一种可以超越阶级的深刻连接,这是独属于女性的精神财富,也是全片令我最感动的地方。
本片的商业气息是明显的——成熟到近乎套路的剧作和影像语言,轻快得几乎令许多人愤怒的情感基调。但我觉得,如果cinema is a political act, 导演或许也在我们当下的时代背景里,以本片做出了她自己的、对未来的宣言。
Microactivism(日常的政治)并不见得就不如Macro-acitvism重要。Call Jane,也可以是女性版的《芝加哥七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