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导演所追求的大概就是尽可能地记录事实,但是不管拍摄者怎样客观,都无法克服镜头和剪辑的主观性。郭导的《工厂青年》也是如此,与郭导先前的作品相比,可以看出作品的表达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郭导从幕后走向台前,毫不忌讳在镜头里出现。在“故乡”篇中,导演的即兴讲话,抑或作诗很抢眼,到现在我也没想明白为什么导演不用后期解说来叙述,这样做是想表达什么呢?
《工厂青年》中的很多镜头的构图是基于导演对流水线上的农民工的理解,这既有记录,也有作者主观意识的表达。与他之前拍的《渡口》、《喉舌》相比,导演主观表达的内容更多了,《渡口》、《喉舌》的记录功能多些,而《工厂青年》除了记录还有探索和导演的理解。导演基于“工厂”“青年”中存在的问题,在“故乡”“日记”中去探索答案,为什么富士康的工人会跳楼?回不去的故乡和没有盼头、让人崩溃的工厂生活以及打工诗人许立志诗中对流水线的真实写照,似乎是导演在“故乡”“日记”篇中给出的答案。
工厂、青年、故乡、日记四个部分,从现象入手,逐步探讨背后的原因,叙事层层深入。“工厂”和“青年”部分主要是记录,“工厂”反映的是工人们每天工作的环境、工序、工作内容,这一部分主要突出流水线工人的机械性,几乎没有个体表达。“工厂”篇里的镜头很讲究,第一个平移拍摄工厂流水线的镜头,长达六分多钟;还有从远处拍宿舍楼,从高处俯拍工人在地面流动,许多固定镜头拍摄工人工作的内容和各个工序,期间没有采访过个体,导演想传达给观众的是这些工人也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看完整个记录片后,这些镜头很玩味,给人诸多无奈、机械、苍白的感觉,进而可以联系到在这里工作的工人,他们每天的心理状态,是不是也是这样无可奈何,没有出路。
“青年”篇讲述了几个身份、性别、家庭背景各异的工人对于人生、工作、爱情、子女等问题的思考。很多是工人之间的对话片段,我想导演为什么没有选一个典型的人一直跟下去,为什们没有深入采访工人,观众作出判断的根据就只有农民工对话和生活的片段,而这些片段的是导演选择的,在导演的镜头中,没有表现个体的细节。没有人问问这些工人的生活怎么样,他们都没有说话,谁又知道他们是快乐多一点还是苦闷多一些。朱宇的《造云的山》同样是对最底层的石棉矿工人生活的记录,除了展现工人生活和工作环境恶劣外,还有许多镜头捕捉到工人们的生活趣事,他们有他们的乐趣,这在无形中调节了整个纪录片的基调,不是完全的沉闷、无奈,还是能看到生活的希望。郭导的《工厂青年》没有给观众一丝希望,我觉得郭导在这个片段镜头和剪辑过于主观了,抑或是郭导对流水线上工人生活的理解就是很悲观、消极,这个片段缺少对人物的深入采访,我更喜欢迈克尔·摩尔的记录片的叙事方式,会去采访当事人,了解他们的想法,这类似新闻调查节目,觉得这样能够较接近他们真实的想法,而不是导演用自己的理解代替被拍摄者来表达。
在“故乡”篇中,导演说的那段话,我觉得导演个人的元素太强了,也就是主观性太强了,用自己的理解对农民工的生存进行注释,导演站在一个制高点去打量农民工的生活,认为他们回不去了,故乡的山被烧了,水被污染了。我觉得至少应该让被拍摄者说说自己的想法吧,再做定论。
“日记”篇我觉得更是以偏概全了,不是所有的工人都会像那个助理那样崩溃,人们在工作的时候总有一些盼头,有的是为了让孩子过得更好,有的是为了父母有面子······为什么那些工人没有像她那样哭,在他们看来,这份工作(挣钱)能够成就其他让他们感受到幸福的事情,工厂工的收入总比老家的高,那这是不是流水线工作带给工人一些幸福感呢?认为《工厂青年》对流水线工作的讨伐过于苛刻勒,这种理解太绝望了,我接受不了如此消极绝望的表达。我可不可以认为是助理从来没有干过这样的工作,承受不了高度强压才崩溃的,这可能就是个体的原因,不能成为这个群体的常态,而且我觉得这个群体的常态应该是希望多过绝望的。
但纪录片将“日记”单独成“篇”似乎是在告诉观众,助理的这种变化和崩溃的状态其实是“富士康10连跳”工人所面临的,抑或是工厂里农民工的共性。但事实上,片子并没有让工人自己去表达,因为纪录片采访有限,所以片子的基调很沉闷,让人看得透不过气。观众是能感受到农民工的无奈、机械、苍白,但这一切其实是导演一手加诸于观众身上的,实际上,很多工人并不会像助理这样敏感。
在这个社会上,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体力劳动总要有人去做,这群工人从事的正是体力劳动,在这个世界上从来都存在脑力劳动者对体力劳动者的歧视。如果换个角度,所有的劳动都是公平的,都在为社会做贡献,都是有价值的,那还存在来自脑力劳动者对体力劳动者的怜悯吗?我觉得流水线上的工人,他们是一个普通到再不能普通的群体,他们从事的是体力劳动中的某个工种,他们也是工作、生活,他们中的年轻人会用游戏打发时间,会讨论各种话题,这个和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从事金融行业的人不打游戏吗?不想“泡妹子”吗?这不是人性的共同点吗?怎么在镜头里看出来的感觉就是,工厂里的农民工打游戏就变得很没出息了一样。从事金融行业的人每天要干的工作也永远都是那些,也是在不断的重复行业内的各种工作(工序),难道这不是一种流水线工作。再举个例子,人的生老病死,不断轮回,这又是不是一种流水线工作呢?
为什么农民工回不去故乡,为什么要回去,为什么不能在城市生活呢?为什么回不去故乡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呢?我们都知道的答案是因为农民工在城市活不下去,因为买不起房,因为没有户口,因为······美国的人口流动性就很强,而且属于搬迁性质的,但他们为什么没有存在返乡的问题,他们想的是何处不故乡。地域难道不是强加给人的一种枷锁吗?中国为什么会存在农民工这一尴尬的群体呢?有体制的原因,诸如户口、教育制度、社会保障等,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当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变得本应该如此时,我就在想拍纪录片的意义是什么了?这个问题我还没想明白。
总而言之,觉得郭导对流水线工人生活的写照过于主观了,导演已经有了流水线工人生活不幸福、很苦闷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了,再带着这种想法去拍摄片子,就自觉不自觉地凸显出对流水线工人的怜悯,以及认为他们这个群体面临归属感等问题。导演让人玩味的“方形构图”的镜头,想当然的觉得流水线工人的生活就像牢笼一样被禁锢在密闭的空间,业余生活很枯燥、机械,但实际上,这个社会上的人的生活,谁的不机械,枯燥,生存本身就是一直重复做很多事情,所以我不太认同《工厂青年》里对流水线工人的某些理解。
应该说这个社会可能不存在纪录片,至少基于记录片客观记录的概念来说是这样的,对纪录片概念的定义,其实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现实出永远都不存在客观记录这回事,人不可能去除本身存在的主观性。所以纪录片不要标榜反映现实,应该说是表达自己对现实的理解。

工厂青年(2016)

又名:Factory Youth

上映日期:2016片长:200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郭熙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