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纪录片不仅有画面/声音传记的传统人物纪录片功能,还让我感受到古尔德关于音乐的若干有趣思考。

1. 对音乐的诠释,并不取决于音乐之外的因素。
不少演奏家都表示过,表演现场需要灵活机动的发挥,而非因循守旧的再现,因而他们往往回避自己的录音。按照这种看法,32岁的古尔德退出公开音乐表演一举,无异于自绝于演艺生命。古尔德不仅放弃了音乐会现场发挥的机会,还闷在所谓的“子宫”(录音室)里分析自己的录音,似乎更与重视即兴的表演原则相违。
然而古尔德认为,音乐会中,演奏者无可避免地要去参与到演奏者-听众互动;此互动并非诠释音乐的必要元素,所以现场听众接收到的“诠释”其实已经是羼杂的了。对于非现场的听众而言,音乐会实况录音无法保证完整地记录这一互动,所以他们的所听离演奏者的临场互动与音乐诠释更隔一层。古尔德退入录音室,放弃了与听众的互动。从此对他的听众而言,古尔德产生的非音乐诠释信息恐怕只有破椅子的吱扭声(哼曲算不算?似乎还在争议)。然而,听众却可以比在音乐会现场里更准确的听到古尔德的诠释了。在音乐演出越来越追求非音乐成分的时代(比如某位表情丰富的青年钢琴大师),古尔德的理念值得追求纯粹音乐的表演者学习。

2. 演奏者有必要时不时以听众的身份重新理解自己的演奏与诠释。
片中的古尔德不断从自己的录音中找可改进之处,本片没有呈示他的相关动机,观众自然无从详知。然而我认为,古尔德这一行为在客观上做到了演奏者与听众身份的换位。由于声音传导方式的差异,演奏者听到的声音和观众听到的会有不小的差异。古尔德自决定投身录音,即时常置身于听众的位置,他的改进也将是听众导向型的(当然,是他所认为的听众);古尔德听众的耳福自此已经确立基础了。
有一句音乐评语是who listens if you care?(你在乎,谁听啊?),描述的是现代音乐家与听众之间的审美差异;于此相对的是who cares if you listen?(谁在乎你听不听?)。。我认为,对于已经发表的音乐,如果音乐家还向听众宣传“不被理解也不解释”的概念,那么在听众眼中这位音乐家与他的作品就和自以为是没有区别了。音乐作品本身依赖于演奏者或诠释者的表现,即使是表现空间越来越小的现代音乐。而如何让听众以音乐能及的方式感受音乐,相信所有的表演者都可以从古尔德的换位式改进理念得到借鉴。

古尔德的时光之旅Glenn Gould: Au delà du temps(2005)

又名:顾尔德的时光之旅(台) / 古尔德传奇:来世今生 / 古尔德: 时光之旅 / Glenn Gould: Hereafter

上映日期:2006-04-30片长:106分钟

主演:格伦·古尔德 亨普瑞·波顿 

导演:布鲁诺·蒙桑容 / 编剧:布鲁诺·蒙桑容 Bruno Monsainge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