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总结一下,观点分歧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两个大的部分,一个是思维对象的差异性,在海猫中,我们可以称之为观测者分歧。观测者的不同,是由于自身的知识领域、经历、性格和思维方式不同所导致的。另一个就是对象分歧。这也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方面,一个是发展阶段的分歧,即同一对象由于发展时间的不同而发生了变化,在没有被其他EP干涉的EP1之下,我们是无法得出所谓“纱嘉贝三位一体”以及“夏妃头脑中的妄想”和“多重故事重合”的结论的。第二个是意指不明,也就是能指和所指的相互滑动的问题。第三个是内涵不明,即开放性结局的多解发生的可能性。
  第二,无限倒退。
  这其实就是所有红蓝金紫字出现之前和不能涉及到的领域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EP2和EP3中所提及的“亨佩尔的乌鸦”“薛定谔的猫”以及“显像管里的真实”的另一种说法。
  我们提到无限倒退,从怀疑主义的论断上讲,是因为“证明一个东西必须要有根据的存在,而这个根据又必须要有其他根据的情况下进行证明”的一个证明悖论问题。而在《海猫》中,其实就是三大问题:
  1、极端倒退,也就是证据不足的极端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遇到出现“极端倒退”的情况,因为在生活中,一个事物导致的原因和证据是多种的,很多证据可以通过佐证来形成链条获得(这当然也只是在排除理性世界思维的情况之外),而且很难遇到极端情况。毕竟由于时间的单线延展,我们的生活可以在逃避选择和逃避证据的情况下被前进,但《海猫》完全不是这样的。在《海猫》中,我们会看到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这个封闭的环境在后来被EP8里的战人称为猫箱。当然,猫箱也只是一个概念上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非常难以实现,不过,由于《海猫》的特殊情况,他实现了。
  现实生活其实不得不遵守“一切相对”的原则,因为万物的联系之下,很多事物都在互相干涉对方,在《海猫》中,一切的事情都发生在六轩岛上。在这个岛上发生的一切不会改变历史进程(如果是为以后的魔女猎人增加谈资就另算了),所以,从地理环境上讲,这个岛屿是封闭的。
  不仅仅如此,为了加强这个岛屿的封闭性,《海猫》里用了极端恶劣的天气和天气断掉与外界的联系,真正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密室空间。当然,密室也是侦探小说里常用的逻辑困局,不过很多都是伪密室,有的是心理密室,有的是物理密室。而《海猫》中的六轩岛可以说是完整定义上的密室,在这个密室里发生任何事情,其实都不为过。
  而在六轩岛密室里,发生的每个EP,其实又在各个房间形成了小密室。不过这还远远不够,在知道结局的我们看来,每一次故事都是全员灭亡,其原因是因为大杀器的存在。也正是因为大杀器存在,把所有证据都消灭掉了,以此造成证据的极度缺乏,才会出现大量的无限倒退。
  这些都是外在的极端倒退情况,如果仅是如此,其实不足以将“无限倒退”进行到极限。在这两天中,还不得不发生两件事,“黄金遗产”和“碑文杀人”。
  我对一句话是心有戚戚焉的:“在人的理智选择情况下,如果不知道黄金和大杀器存在,是不会进行杀人这种高危险的行为的”。就算外在的极端倒退情况发展到极限,但如果不会将人放置到生存危机之上,人依然是不会做出非理智的行为。在《海猫》中,外在的恶劣环境可能是人内心的某种写照,但在六轩岛中,岛上是完全不缺少食物和水的。在电影《不怕贼惦记》中,沙漠里联系是完全通畅的,但生存危机无处不在。由于设定问题,因为生存必备资源缺少导致生存危机是不存在的,但更加极端的状况出现了——黄金与杀人。
  事实上,在《海猫》中的情况比较复杂,原因在于在EP7未干扰其他EP之前,我们是不能从作者口中(也就是文本)明确知道大杀器的存在,所以大人们对黄金的渴求会显得更加激烈,尽管在六轩岛的两天里由于种种远离社会而造成严重的“无限倒退”局面,但大人们依然会觉得能够回到社会中,黄金就可以解决他们面临的种种严重的经济问题。而且正是因为在六轩岛上,被很多条件将其隔离成为一个大密室,更能给人带来严重的刺激。还记得百度贴吧的某位大神说过,最大的魔法就是“黄金魔法”也就是买通杀人。
  而杀人,是被冠以贝阿朵莉切的正当名义的,每个EP的杀人都是按照碑文上进行的。(这个杀人碑文实际上本身是解密碑文,这在EP6中是被解开的,当然也具备了杀人的顺序,这是“观点分歧”中的内涵多重,不再赘述)所以碑文杀人本身是被认为可能的,如果一个大人,处在有黄金获得和可能被杀的双重恐慌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自然也是很难理性的。
  2、逆向倒退,事实残缺催生妄想
  在极端倒退的情况下,不仅仅是大量的证据残缺,还会出现大量的事实残缺,在这些残缺之下,就会出现完全不基于元情况的妄想。
  我们来尝试一下亨佩尔的乌鸦证明:乌鸦是黑色的,那么逆否命题就是“不是黑色的就不是乌鸦”,尽管存在不能穷举的情况下,但会出现一个命题的真实可能性的概率会发生改变。这种真实性概率的改变,其实在EP8中让治和朱志香给缘寿出题的时候就说过。当然,概率的变化对某个事实的真实性本身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因为,只有在猫箱没有开启的时候,才能概率变化一说,而当猫箱开启之时,只剩下是和否两个选择。
  好,逆否命题没有任何问题,那么我们能不能这么说“当我发现了一头紫色的牛,会增加乌鸦是黑色的这一命题的真实概率”呢?事实上,是可以的。正是因为逻辑上存在这样的情况,当出现大量的事实残缺时,妄想就会诞生。
  细细思考人类的各种原始神话,无一不是对自然规律的另一种解释。自然规律是存在在那里的,而原始神话是否存在,是不能被证伪的,这就是“乌鸦是黑色的”不能被完全证明,因为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能观测尽世界上的所有乌鸦,就算我们能观测完,依然存在着某种白色的乌鸦在我们无法观测到的地方,这也是“无限倒退”中的最有力之处。在辩论中,当我们无法辩驳与之敌对的观点时,有一句被怀疑主义奉为经典的话就是——“你的观点是以某个原始论断的存在而形成的一个知识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在这个世界上肯定也存在和这个原始论断相反的原始论断的存在而形成的知识系统;如果这个知识系统目前无法看到,那是因为人类的文明和认知能力没有发展到能够构建出这样的知识系统的存在。”
  这也是在《海猫》中魔女幻想能够存在的最大利器。当然,自然规律也有不能解释的地方,这个不能解释的地方就是“紫色的牛”,他从一个非常诡异却很合理的角度证明了“乌鸦是黑色的/神话的存在”。按照这样的推理,我们可以知道,当人类犯案说不能被完整建立起来之时,也就是魔女幻想的存在了。事实上,贝伦代表着奇迹的魔女,什么是奇迹,能够用“紫色的牛”证明“乌鸦是黑色的”就是一种奇迹,而这种奇迹实际上是大量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而达拉姆代表着绝对的魔女,也就是穷尽世界上所有的乌鸦证明乌鸦是黑色的,当你能够“穷尽”且能让“存在非黑色的乌鸦在我们不能观测的地方”这个命题是错误的时,你就成为了绝对。(当然,乌鸦本身就是因为是黑色的才被称为乌色的鸟)。
  我们可以考量一下已经拥有的五个魔女称号的内在逻辑关系。无限的魔女,能将已存在的一反复多次,变成万物,而这个万物必须有一的本质存在才能有存在的基础;奇迹的魔女,如果可能性不绝对为零,就能将其真实化,当然也是对一生效的;绝对的魔女,让一件事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对多是生效的,能够预知到所有的可能;返魂的魔女,知道一的存在,却不能观测,一旦成功观测,多就会崩塌,同时返魂魔女本身也失去了存在价值;原初的魔女,能够从无中生出一来。漫画EP2中的达拉姆出现的时候就说过,绝对的魔女打不过奇迹的魔女,奇迹的魔女打不过无限的魔女,无限的魔女打不过绝对的魔女。当然,达拉姆也说,自己就像布,而贝伦就是剪刀,但如果是超布,就能打败剪刀了。而这些魔女的成立逻辑基础,当然是必须依托于“无限倒退”及其存在的现实依据的,这也是很奇怪的地方——现实生活的逻辑成立,成为了魔女存在的根据。
  3、恶魔倒退:解释无限化导致其合理性
  正是因为极端倒退的存在(也就是证据严重不足),才有逆向倒退的出现,而当逆向倒退出现之时,恶魔倒退也随之出现了。
  我们来分析“无限倒退”的解释:“证据本身需要再证明,再证明的证据又需要再证明”,以此陷入螺旋证明之中。不过,正是因为“无限倒退”的存在,每一个证据都有被解释的可能,这个可能或许在我们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能进行有效的观测,但这种可能依然不会被抹杀到零。这就是恶魔的证明的存在:诡计X(实际上EP5和EP6中的诺克斯十诫也是承认诡计X的,但必须建立在已经提供的线索范围以内,这就好比有些数独游戏能够给出几个解,有的只能给出一个解)。
  在阐释诡计X之前,由于海猫EP5和6提出了“诺克斯十诫”来反对恶魔的证明,不得不对诺克斯十诫符合“无限倒退”这一理论进行解释。
  中国清代的绘画美学著作中,最重要的是石涛的《画语录》,而石涛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一画”,这个“一画”的具体解释就是“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也就是绘画的法则和自由问题。在遵循绘画的法则前提下,自由是可以“信手挥之”的。同样,在诺克斯十诫中,有过“不得已为提示的线索解密”和“不得已超自然的手法解密”,是为了限制无序的无限性,但诺克斯十诫中也有“解释是自由的”这一条,由于这一条的存在,保证了有序的无限性的存在。
  在证明一个论断是否为真时,既要证明他是这个,同时也要证明他不是非这个,这才是完整的证明。同样,尽管“无限倒退”是对证据论证的无限证明,但他依然有一个源,这个源就是论证本身。而诡计X和“武断假设”是有所区别的,“武断假设”是受限于“无限倒退”的困局而不得不提出一个不需要证明的源观点,然而诡计X是基于“无限倒退”本身存在的无限种需要证明的可能性而提出的。再确切地说,就是“武断假设”是对结果的,诡计X是对过程的。
  所以,这也是“蓝色字”能够被提出来的另一个证据。因为“观点分歧”,所以蓝字有被提出来的可能性,因为“无限倒退”,所以蓝字有被具体解释的操作性。

海猫鸣泣之时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