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中国大陆的电视剧市场充斥着各类谍战剧。这类作品既有脑力角逐又不乏动作场面,紧张曲折剧情感十足,夹杂着不同立场人物爱恨情仇,还一直不忘宣扬着主旋律。各种元素应有尽有,不同年龄阶层观众各取所需,立马就是广泛好评。电影也不例外,09年紧跟谍战热潮上映的《风声》,就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和评价。

然而与现在越发商业化的谍战题材作品不同,1977年的电影《黑三角》显得要“简单”许多。这里的“简单”并非是指剧情,而是在处理“谍战”这个题材上面。本片主要讲述了我国公安与帝国主义派遣的特务斗智斗勇的过程。在这部剧中虽然也有英勇机智的主人公,靓丽可人的女主角以及阴谋狡诈的特务。却没有情感纠葛,立场冲突;也没有类似《风声》中各类酷刑这种夺人眼球的噱头,很单纯地讲述了一个正邪较量的故事。

在观影过程中,人物与场景之间的关系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看似无关于推动剧情的镜头,却在片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也为了这个“立场明确”讲述“敌我斗争”的影片做了更加丰满的诠释。所谓的“物象对应”,指的是人物与景物之间形成的关系,也就是情景相映。人物在不同的场景,再配合角度、景别、景深、光线、构图等一系列的镜头语言,除了起到反应人物心理状态的重要作用外,还在塑造人物形象,预示剧情发展,交待人物关系以及渲染观影气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下我将列举几个场景具体加以说明。

1、影片一开始就不乏鲜明的处理。特务潜入我内部偷盗机密文件,在与中国警察发生枪战。特务分子的位置居于幽暗走廊的尽头,人物所占画幅很小,配合上幽暗的光线,在感情上传达给观众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做派,与我中国警察的正义凛然相比,明显居于下风,也预示着他难逃法网,终将落败的下场。

2、女主角小芳最开始出现的场景不是花团锦簇的动物园,就是生机盎然的公园,与其阳光的气质相搭配,表现了一种积极正面的形象。作为工人文化宫的音乐老师,小芳一直过着单纯的生活,人物的状态与风景相映衬。而在其遭到怀疑事,也让观众和警察一起产生了疑问。这样一位年轻漂亮的老师?难道真的是潜伏已久的特务?

3、在小芳获知自己的身世以后,其出现的场景也一下子变得阴郁起来。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小芳穿着雨披走在林荫道上,大雨倾盆而下,这个场景充分表达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在画面中间显得形单影只,悲伤之中潜藏着愤怒,压抑之下翻滚着情感。

4、余黄氏与外国人接头的钟楼,俯拍的角度配合人物从背光面进入建筑物内。首先,隐秘的建筑物给人以蕴藏阴谋之感;其次,俯角表达出导演对于反派人物给与的批判和蔑视的同时也模拟了外国人对于特务分子利用的主观视角。这个场景的处理完全彰显了人物的身份和其潜在性格。

5、随着局长宣布决战的时刻到来,石警员出现在古城遗址上。其背后是蓝天白云,采用了仰拍的角度,暗示着使命的崇高感决战的胜利,突出了人物英雄主义的形象。而其在进入古城遗址之后,又一个漂亮的景深镜头,从隧道的一头向外边探去,人物从蓝天白云的世界进入隧道,预示着将有一场最后激烈的正邪较量上演,为全局的高潮结尾渲染了气氛。

影片最终是“邪不胜正”,以大团圆结局告终。导演在处理镜头语言时,也采用了绝对“黑白分明”的立场叙事。虽说谍战的部分处理精炼,没有加些歪七扭八的佐料,但其反应出的内涵和思想却也过于“简单”。人物性格脸谱化,特务分子就是纯粹的“坏人”,我方人员就是绝对的“好人”。人物感情的处理也过于简单直接,“立场”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个人的“情感”,缺少人文关怀和人性纠结。最让笔者觉得不妥的就是小芳与于黄氏这对假母女的感情处理。在小芳得知自己的身世真相后立即选择了站在党和国家这边,对余黄氏只有仇恨和监视;而于黄氏也完全没有顾及十几年的朝夕相处的感情,在最后毫不手软想要毒害小芳,这在我笔者看来有违正常情感逻辑。

这大概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而对于现如今越发挑剔的年轻观众而言,“正义与邪恶”这样立场分明的作品,已然降低了深度,空虚了内涵。

黑三角(1977)

又名:Three Black Triangles / 黑三角的秘密

片长:89分钟

主演:凌元 雷明 张平 刘佳 

导演:刘春霖 / 陈方千 / 编剧:李英杰 Yingjie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