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师不是魔术师,而是演魔术师的那个人”,当年幼的胡迪尼在前辈魔术师的书里看到这句话时,立马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禅宗总说顿悟,在那一刹那间,胡迪尼也顿悟了,从此世间多了一位伟大的魔术师——或者说,一位伟大的舞台表演艺术家。

在历史频道(The History Channel)出品的迷你剧《胡迪尼》里,奥斯卡影帝艾德里安•布罗迪使劲浑身解数,飞天遁地无所不用其极,按照时间顺序在荧屏上成功复现了这位伟大魔术师的一生——严格的说,“魔术师”这个称呼会让胡迪尼不开心,他坚持被称为“逃脱艺术家”而非“魔术师”。众所周知,20世纪是一个大众传媒蓬勃兴起的时代,传统的剧场表演很难在报纸、电影等新兴媒介上找到一席之地(剧中有一幕就是胡迪尼在表演时大声挑战卓别林),所以胡迪尼从内到外都对魔术表演做出了大胆的变革,而除了艺高人胆大的逃生设计之外,最重要的还在于他对自己魔术表演的系统VI包装:突出表现为他品牌包装的统一性、独特性,从向法国前辈致敬的艺名“哈利•胡迪尼”,到贯穿始终的“逃生术”表演(胡迪尼常常把表演放在室外的地标处,借以引起民众和现代媒体的广泛关注),胡迪尼处处在给现代媒介制造着爆炸性的话题,而且胡迪尼很善于利用名人效应,给德皇、沙皇等人的表演,进一步夯实了他在全世界的知名度。

魔术(逃生术)都是假的,《胡迪尼》不厌其烦的展现了胡迪尼设计的各种机关道具,颇有点“魔术揭秘”的意味。不过胡迪尼本人的生活很丰富多彩,绝不仅是个简单的魔术师。美国政府早就看上了他在欧洲巡回表演、接触各国达官贵人的优势,把他发展成了间谍——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不过有资料显示胡迪尼可能是双面甚至多面间谍)。

胡迪尼的出身比较贫寒,他生在布达佩斯(当时属于奥匈帝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里,14岁时跟随全家移民美国,父亲是位拉比(犹太教士),一直无法融入美国文化,到美国多年还是操一口德语(意地绪语),而且早早就撒手人寰,留下胡迪尼和母亲相依为命。所以,胡迪尼对母亲十分敬爱,他对妻子的感情远不如对母亲来得真挚,而当母亲去世后,胡迪尼几乎陷入了疯狂的状态中——听到这个消息,他当时就晕厥了,之后胡迪尼更是开始了他后半生的诡异生涯:这位以“欺骗”观众的为生的表演艺术家开始不遗余力的“打假”,而他的对手正是当时甚嚣尘上的“灵媒”、“通灵术”。

胡迪尼最知名的“通灵术”打假对手是柯南•道尔爵士,后者当时已经因创作出《福尔摩斯》系列小说而享誉世界,不过这位大名鼎鼎的推理小说作家却在儿子去世后开始笃信并在全世界推广“通灵术”(道尔的妻子也是一位“灵媒”,宣称能跟死去的人沟通,道尔本人则坚信自己由此能跟死去的儿子联系,甚至认为胡迪尼其实也掌握了“通灵术”),不过同样是思念死去的亲人,胡迪尼在接触了一圈世界知名的“灵媒”后,发现这群人不过都是骗子,她们根本不能真让母亲跟自己建立联系——感觉被骗的胡迪尼怒不可遏,由此开始了在全世界巡回打假的历程,而在胡迪尼这位精通“骗术”的老前辈面前,那些骗子界的“后起之秀”几乎不堪一击。

打假也让胡迪尼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跟道尔爵士的友谊毁于一旦姑且不提,更让他在全世界树敌颇多——这可是砸了不少人的饭碗,胡迪尼最后的去世,也被普遍认为跟这些“灵媒”的报复有关。

演了一辈子戏,真开始认真严肃的揭穿“戏剧”骗局时,胡迪尼反而命丧黄泉。或许,人生就是一场不能揭穿的戏码,不看真心,全靠演技。



(刊载于《文艺风象》2014年11月)

胡迪尼Houdini(2014)

又名:霍迪尼 / 魔术大师霍迪尼

主演:艾德里安·布洛迪 伊万·琼斯 克里斯汀·康奈利 伊万·卡马拉斯 马泰·豪曼 Scott Alexander Young 

导演:乌利·埃德尔 / 编剧:尼古拉斯·梅耶 Nicholas Meyer/Richard C. Me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