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来说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东映电影有两个流派,一个主要是由加滕泰、山下耕作、牧野雅弘、小泽茂弘、佐伯清等导演创立的正统以理人情的任侠电影,还有一个是由深作欣二、佐藤纯弥、中岛贞夫等导演创立的有强烈否定义理人情倾向的小混混愚连队电影。”

那些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节奏感很强的黑帮电影是人们认识深作欣二的开始,事实上,除了黑帮电影之外,在深作欣二的很多电影中都可以看见极具视觉张力的镜头。和一些崇尚暴力美学的导演不同,深作欣二的暴力镜头更像是对现实世界的控诉,他探求的是暴力掩盖的本质。而我在这里要介绍的并不是他那些广为人知的暴力电影,而是那部《华之乱》。

《华之乱》是深作欣二发出的时代悲歌,有爱情,有革命,有反抗还有关于个人命运的探索,是明治年间的人生百态。看惯了深作欣二的任侠电影,反观这部风流雅士的意乱情迷,反而生出了一丝向往,向往那个年代的奋不顾身。乍看《华之乱》,讲述的似乎依然是男女之间的那些小小情事,实则,是一副画卷,深作欣二用纷繁复杂的故事描绘着明治年间的情感百态,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有对守旧年代伦理观念冲击的决绝,这些充满着欲望和生命的人演绎着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

决绝的爱情是人生无法逾越的鸿沟。

深作欣二的决绝是热情而炽烈的,晶子在少年时代追求着自己的诗歌老师,奋不顾身的投入老师的怀抱。这种决绝的选择伴随着晶子之后的人生,甚至在她遇见了作家有岛之后,也毅然决然地投入到和有岛的爱情之中。这样的女子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她并不是传统观念的代表,而是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新生力量,她反抗着那个时代的不公,大胆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其实,电影中的女性角色永远都要比男性角色坚强,不管是沟口健二镜头中的女子还是成濑巳喜男镜头中的女子,都有着一颗与生俱来的坚强灵魂。

奋不顾身的革命是最富盛名的浪漫情事。

高华在《革命年代》里说,“革命者需要为理想承担一切磨难,包括革命阵营内部不可避免会出现的各种隔阂和误会,此所谓革命的“炼狱”也。然而革命年代,革命为最高宗旨,舍小我为大局,个人荣辱皆可全部抛开。”和牺牲有关的不仅仅是惨烈,也有着浪漫主义情怀,视死如归本身就是一场盛名之下的浪漫情事。在革命中,人们是狂热而不安的,是激进和愤怒的,是洪水猛兽,是天雷地火。那些激进的革命青年,秉承着救国济世的宏志,怀着义无反顾的决心,和过去决裂,和家庭脱离,在烽火革命路上,共同的理想构筑了情感的基础,当年的青年红花白马凯旋荣归之时,旧时屋檐下端坐的那位,青丝早已变白发,这便是旧世界的牺牲品。一场革命一代人,一次烽火一段情,这难道不是最极致的浪漫情事吗?

向死而生是灵魂承受极致痛苦之后做出的选择。

“在极端痛苦中,一个灵魂为了承受这份痛苦,将会发出崭新的生命光辉。就是这股潜力在新生命里的发挥,使人们远离在极端痛苦时燃起的自杀念头,让他得以继续活下去。他的心境将别于健康的人,他鄙视世人所认同的价值观,从而发挥昔日所未曾有过的最高贵的爱与情操,这种心境是曾体验过地狱烈火般痛苦的人所独有的。”诗人和作家往往会用自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态度,那些深深着迷于文字的人比普通人更加敏感,他们从自我出发,经过生命的探寻,找到时代的症结,却无能为力。最好的方式便是用死亡来警示人们,这个时代不应该是这个样子,这个时代理应更好。发出振聋发聩的生命宣言之后,便可以永垂不朽,用死亡来威慑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

那些为了爱情而死去的人们,那些为了革命而死去的人们,那些为了自由而死去的人们,构成了《华之乱》的整幅画卷。这些死去的人们是那个时代独有的风景,是深作欣二对时代的悲戚控诉。不同于他以往的暴力电影,这部电影的暴力是那场无疾而终的革命,是泥水里那些不知名的尸体,是大岛和秋子踢翻的凳子,是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

以拍摄暴力电影而闻名的深作欣二,有着一颗柔软而敏感的灵魂,他创意旺盛,技法纯熟,除了暴力电影之外,《华之乱》这样的文艺片也拿捏的恰到好处。他的一生很少有失败的电影,而且大多数电影都是非常典型的商业电影。他的黑帮电影影响了一代人,甚至对昆汀·塔伦蒂诺这样的鬼才导演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虽然《华之乱》不如深作欣二其他电影那样风格出众,但是,这却是深作欣二电影艺术的集大成之作。

华之乱華の乱(1988)

又名:Hana no ran / A Chaos of Flowers

上映日期:1988-10-01片长:139分钟

主演:吉永小百合 松田优作 绪形拳 池上季实子 石田惠理 松坂庆子 石桥莲司 内藤刚志 蟹江敬三 风间杜夫 

导演:深作欣二 / 编剧:深作欣二 (Kinji Fukasaku)/筒井智美 Tomomi Tsutsui/神波史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