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06-11

霍顿与无名氏:胡思乱想

Horton Hears A Who
  在爆笑中看完了《霍顿与无名氏》,不由地想到了《苏菲的世界》。
  书里面说,世界就像个大兔子,而我们怎么渺小地生活在它浓密的皮毛了,而哲人则是那些勇于爬到毛尖尖上去的人,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永远保持在哪里的,不进则退,所以毛尖尖上看风景的人总是很少,这就是风景这边独好?
  A Who is who? 世界之外还存在世界吗? 当我们看着渺小的灰尘,会想,灰尘会不会是个世界,里面会不会也有“我”、家庭、国家,而我们的外面呢,会不会也有人正如我们看灰尘一样的看着我们?
  世界到底是什么呢?除了我们所看到的那个世界,会不会有个更大的世界,会不会这个小世界就是那个大世界的某个个体臆想出来的,或者“我”的当前存在只是真实的“我”的一个梦境,“我”究竟是处于操纵的地位还是被操纵呢?无数个“我”组成了我们,我们的轨迹到底是不是有定数呢?更加唯心一点,世界会不会因“我”而生,一切的运作都源于“我”呢?那么说的话,就可以自私一点,即“我”灭则世界灭,事实上对于个体这也是相对成立的,无“我”则世界之于“我”就无意义可言了。但是,每个“我”都能做到这点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每个星辰的起落都在验证它,“我们”放不下,因为不确定,谁能真正的遗世而独立捏?
  世界是否是一个大集合套着个小集合,集合套集合,终结为空集合,或者绝对是不存在的,只是趋向于一个无穷小量,而无穷小量究竟有多小,无法判断,“我”处于哪个集合呢?
  两个月的时间,时而在枕下,时而在包中,时而埋于书堆,《苏菲的世界》始终搁浅于前两章,所谓的哲学入门书,用书中的比方可以这么形容我自己:在哲学宫殿周围的花园的围墙外,徘徊的,试图掂起脚尖窥探茂密的树枝后面的大玻璃窗里的神秘的人。然而,没有迈出那一步,让一个浮躁的人学会深沉的确很有难度
    {.{.{.{.{.{.{... ...}.}.}.}.}.}.}
We are here
  放不下,所以就出现了有无所待的辩论,涌现出很多的思想家和哲人,然而不得不承认,“我”实在太多了,更大部分的“我”只能作为平庸而存在,尽管每个“我”在幼年时代有过光辉的憧憬与抱负,时光磨人,我们在逐渐适应自己的平凡。
  过去一段时间,起起伏伏,心情犹如过山车,独自纠结却无法改变外界因素,亦不能改变自己,自己才是总总的根源,或许放淡一点,尝试不要去想,但并不是要去逃避,而是面对,以一颗平和的心,既然已经是一团乱麻了,那必然比抽丝剥茧更加困难,一点一滴都要平静对待,一枝一叶都不能放弃。
  我存在,这就够了,管它有几层集合,“我”能做的就是让这个存在变得有意义一点,更有意义一点,不管这个意义是对于别人来讲的,还是对于自己的。
    {.{.{.{.{.{.{... ...}.}.}.}.}.}.}
A person is a person no matter how small
今天,打开某人实属珍贵的限量版日志的页面时掉了一红色的液体下来,血,从鼻子里来,在手机上网的时候~ ~ ~
语序有点乱,正好映射了我目前混乱的脑子,英语、数学、程序、母语,还有一些其他的匆匆路过的(护理学:perceived self-efficacy 、 prognostic、K-SES...),或者有待加入的(金融)...
最后来点励志的:尽管我渺小,存在即合理,珍视这个现世唯一的存在。
    {.{.{.{.{.{.{... ...}.}.}.}.}.}.}
PS;无名氏的故事活在童话里,有着童话的童年离我们有多远?

霍顿与无名氏Horton Hears a Who!(1970)

上映日期:1970片长:26分钟

主演:Hans Conried Chuck Jones June Foray 

导演:Chuck Jones / Ben Wash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