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是一种不可能的写作,因为任何真正的自传叙述不可能被自我所算计和操作,而总是被他者所写,被他者所穿越,剥离自身之上的种种装饰、矫饰,在自身之中切开一道伤口。无论这是尴尬还是无所适从还是焦虑不安,自身需要面对的是暴露、裸露、赤裸这样一种自身的敞开,和被穿越的疼痛和创伤。如果没有这种对自身的经验,那么自传仅仅只是个人冗长生活,或者自我的精致设计的说辞而已。
在李凝的自传电影《胶带》中,这种自身的敞开对于艺术家的个人经验而言是身体,也许没有比身体更为独一的了: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个人身体固然都被个人专名和自我主体这两种形式所打上烙印,但是一个独一的身体也许还没有被深深地思考过:它的欲望、它的黑暗、它的声音、它的快乐、它的痛苦……
而且身体可能也是当下个人空间被公共空间压榨、剥削所剩余的可能是最微小的一个单位:在当下的中国,眼睛所能接收到的信息,耳朵所能听到的声音,口鼻所呼吸的空气,填入我们口腹的食物等等都成为了问题,最后我们都不得不关心身体,我们所剩下的只是身体,仅仅只是身体。身体如何去反应、如何去对抗这是亟需去思考的,在李凝的戏剧《准备》之中,我看到了在这方面非常有实验性的探索。从《准备》这个戏剧现场到《胶带》这个自传电影,是一种有趣的回溯,因为前者的影像媒体元素是来自于后者:艺术家自传叙述的片段、个体生存经验播散到他的艺术创作之中。也许,一切的创作都不过是某种意义上的自传,都不可能不书写自身。
仅仅只是身体,在没有个体自我声音,也没有尊重每一个个体专名的当下,我们仅仅只有身体,甚至这个身体也不过是权力机器的一个小小的螺丝,身体也被刻板化了。身体在巨大的权力机器之下如此微小,甚至可以顷刻成为齑粉。艺术家创痛的经验是来自于个体身体在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的夹击、挤压之下的艰难转身。如果这种经验实现为艺术形式的话,对于李凝而言,则是“胶带”。一条胶带、一小片胶带……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一物,用来修补、缝合,用来拉扯、撕开。它只是一个又一个的片段,如同影片的叙事片段。胶带,一开始就意味着两个物,或是毫不相干的两物,或是需要关联起来的两物。它的粘连性意味着偶然性的脱落和胶合,或者强行的剥离、撕开,总之是不可能完全同一的一物,而是有着缝隙的两物。
这也是艺术所介入的位置,一条如同胶带一般的狭小缝隙。因为影片在探索自身的艺术形式的过程中,无不呈现出一种无所适从的强烈焦虑感,无论在私人空间,还是公共空间都如是。艺术并不是二者之一,也不是等同二者,艺术需要将二者的粘合撕开,作为一道裂缝在其中生长,在这道狭小的缝隙中如何去转身、跳跃,乃至是舞蹈,这是艺术家所呈现给我们的。胶带是身体的某种症候,或者说,胶带这个薄薄的带着粘性又光滑的表面,正就是身体的粘膜和皮肤。这是物的身体性,和身体的物性。
皮肤,我们的生活是不是仅仅剩下一张皮了呢?在权力规训之下,我们将身体套进一个个被分配好的表面:白领文员、领导、工地工人……各自扮演着各自的角色。甚至儿子、丈夫、父亲这样一种私人生活角色也被其所侵染。影片一开始和最后所提及的简历、档案和档案袋的封戳是这样一张皮,你被间隔为一个又一个的选项:姓名、年龄、出生、学历……你按照同一性规定贴上一张证件照或者身份证照片,最后你被盖戳、封存、存档。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常事件,其中庸常的暴力却是如许令人震惊:你只是一个表面的套子,那些选项是你的一张皮,一张光鲜体面的皮,但是你被窥视、被评判、被监控、被污蔑……你却永远无法知道这些档案文件的内容——你其实是一个人质,权力机器的人质。权力只是将你的身体变成一个印戳,你自己的身体盖在你自己档案上面,仿佛完美之至,杀人不见血。
正如影片所呈现的这些日常的可怕悖谬,在我们的生活中,至少在大多数情况下,暴力不再是触目惊心的,不是血腥的残酷暴力,而是庸常的、平庸的,正如阿伦特所说的“平庸的恶”。庸常得那么驽钝,那么麻木,那么不假思索,这却是更为具有销蚀性,因为它更为隐蔽、渗透、传染,仿佛不是器官的突然病变,而只是皮肤和粘膜的一点点溃烂和被侵蚀。李凝的戏剧和电影就是将这种庸常的生活流中虚幻的泡沫膨胀加强,然后尖锐地击破。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它既是现实的,又是超现实的。
现实在于艺术家对于当下中国人生存状态的直接把握:城市建设问题、拆迁、奥运、伪币等等,这些大事件和小个人之间的冲突。超现实则是这种现实最为核心处的泡沫和虚浮,以及艺术家的呈现形式——身体探索。艺术家的夸张、变形和魔幻拼贴都可以看作是这样一种超现实:被权力所渗透、所监视、所规定的身体,是没有直立起来的佝偻,是刻板印象式的僵硬,波普式的符号狂欢。与盛世图景的宏大叙事相反的是:硕大无比的建筑废墟、烟尘和垃圾场;与官方话语的集体叙事相反的是:艺术家的个体,和组成凌云焰这一个艺术共同体的一小群人。他或者他们的介入是对我们的话语模式、我们的生存环境的介入,在其中舞蹈、行为表演、拍摄。胶带,在个体意义上,是对独一身体表达的重新发现和对于身体这个表面重新拯救:毛孔、色斑、黏液、皮屑、血液、伤口、泪水、尿液,舔吮、喘息、呕吐、喷射、刮擦、切开、搂抱、亲吻、撕裂、按压……在影片中,词语不是词语,这里每一个词语都是一个不可减约的身体,都是身体这个表面的一个独一无二的图像,艺术家一直在探索这些图像,甚或更多的身体的图像。
在影片中,李凝曾说,要将外在声音和身体结合在一起。如果说那是让声音穿越身体的行动,而不是简单的动作,那么在这些声音之中,就有着身体的快乐和痛苦。从这一点而言,胶带不仅仅是一个表面——或是被程式化的表面,或是独一身体的表面,而且胶带同时是一种声音。胶带之为胶带这一个物,在于它的撕开、缠绕、粘连、脱落等等这些过程,一个完封不动的胶带还不是胶带,尽管它有着它的物性。也许,没有谁比李凝更加敏感于胶带在运动过程中的声音了:尖的、钝的、沙哑的、微小的、刺耳的、机械的……声音这个主题从胶带的声音,一步步地播散开来为机械的锈蚀声音、拆迁的尖利噪音、伪币飞散的沙沙声、印戳盖章声、封条封存声音、电视的官方话语、人们对这套话语的流利复制……
如果这之中有某种微观权力的对抗的话,我认为,那是声音的对抗。艺术家面对那些大事件的态度并不是简单地采取相对的立场,而是在更为细微、细碎的声音之中去解构之。在这些声音之外,艺术家试图寻找的一种个体的声音:孩子的声音、个体欲望的声音、在共同体中彼此分享的声音、死亡的临界点上奔跑的微弱喘息声、动物的声音……无形的声音是穿越的,它似乎直接击中了我们的身体,也更不着痕迹。身体被说,身体需要说。说不仅仅是指话语,各种各样的话语,而且更重要的是话语之前的声音、声响。在童音之中,在生命的极限中,在动物之中,我们似乎还可以听到这些声音、声响的遥远回响。这些声音、声响在公共社会之外,在机器的轰鸣声之外,只关乎身体的快乐和痛苦,这就是身体的意义。
尽管在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中,艺术一直无法找到其自身的位置:徘徊的身体、执着的身体、打游击战的身体,正如所有的这些身体表达都不可能通过分类来进行,也许也并没有一个称为“艺术空间”的空间,但只要艺术在某一个场域发生,哪怕是街头、哪怕是烂尾楼,那一个空间就变成了一个艺术事件。艺术事件的某一次发生,每一次发生都是不可重复的。这是艺术家所说的。让每一次的身体书写都成为一次独一的艺术事件,保持为一种对于未完成性、未知性和不确定性的敞开和责任。需要敞开让渡出一种创造性,同时需要责任保证艺术事件的严格性。这是艺术家最为可贵的思考。



PS:

谢谢导演李凝对于此文的回应:

对于《胶带》这一类型的纪录片,我自己认为应该叫做“自画像方式的纪录片”,而不是“自传式”的,因为前者专注于状态的描画,而后者专注于叙事性,很显然,我的影片是属于前者的。
“它只是一个又一个的片段,如同影片的叙事片段。胶带,一开始就意味着两个物,或是毫不相干的两物,或是需要关联起来的两物。它的粘连性意味着偶然性的脱落和胶合,或者强行的剥离、撕开,总之是不可能完全同一的一物,而是有着缝隙的两物......”这段写的非常认同!!!也是影片给观者的外延性思考之一......
"这也是艺术所介入的位置,一条如同胶带一般的狭小缝隙。因为影片在探索自身的艺术形式的过程中,无不呈现出一种无所适从的强烈焦虑感,无论在私人空间,还是公共空间都如是。艺术并不是二者之一,也不是等同二者,艺术需要将二者的粘合撕开,作为一道裂缝在其中生长,在这道狭小的缝隙中如何去转身、跳跃,乃至是舞蹈,这是艺术家所呈现给我们的。胶带是身体的某种症候,或者说,胶带这个薄薄的带着粘性又光滑的表面,正就是身体的粘膜和皮肤。这是物的身体性,和身体的物性(器具化)。"
这一段是最精髓的!!
“如果这之中有某种微观权力的对抗的话,我认为,那是声音的对抗。艺术家面对那些大事件的态度并不是简单地采取相对的立场,而是在更为细微、细碎的声音之中去解构之。在这些声音之外,艺术家试图寻找的一种个体的声音:孩子的声音、个体欲望的声音、在共同体中彼此分享的声音、死亡的临界点上奔跑的微弱喘息声、动物的声音……无形的声音是穿越的,它似乎直接击中了我们的身体,也更不着痕迹。身体被说,身体需要说。说不仅仅是指话语,各种各样的话语,而且更重要的是话语之前的声音、声响。在童音之中,在生命的极限中,在动物之中,我们似乎还可以听到这些声音、声响的遥远回响。这些声音、声响在公共社会之外,在机器的轰鸣声之外,只关乎身体的快乐和痛苦,这就是身体的意义。”
这一段你的解读启发了我,我自己对于声音,还不如你深度!!谢谢!我得好好研究和展开探索一下!影片中声音居然是这样的一个体系,我第一次想到呢.....谢谢你!
嗯,我们需要一起去开拓中国当代的新艺术,来书信那些沉浮的,已经失去意义的所谓艺术!所有的凌云战友聚合起来哦!!一起努力!!


再回应:

的确,我在语言的使用上还需要更加严格,各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一性,“书写”未界定清楚的话,还是非常“写作化”的一个词,“自传”也是。
从你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一种勇气。这使我相信艺术较之某些理想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更具有力量,尽管我第一次看你的青戏剧《准备》的时候真是非常坐立不安。但我觉得作品总是在召唤你进入的时候拒斥你,观者和艺术在这种对抗的张力中才展开了某种关系,于是我坚持看下去了……


胶带(2010)

又名:Tape

上映日期:2010-05-05(中国大陆)片长:175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李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