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5-03-13

警官之妻:源头不详

荣获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的《警官之妻》是一部实验性很强,结构概念非常独特的电影,这种独特性非常符合近年来威尼斯电影节自绝于主流审美的艺术格调,但同时这种极强的实验性又强大到,让人怀疑其在影片叙事过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本质上,这是一部描写家庭暴力的电影,影片以压抑冷峻的风格蔓延了整整175分钟(近3个小时),并且以场景为界划分成59个不同的章节,最终以沉闷的悲剧戚戚收场。这59个章节长短不一,长的可近达10分钟,这出现在影片后半部分情绪更为剧烈、外露的段落,具有较强的叙事性;短的部分则不过1分钟,它们是意识流样的蒙太奇,或者直接的空镜转场。因为全片浩浩荡荡的59个章节并没有各自具体的题目,故每一个章节的主题以及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联系变得不甚清晰。这个压抑而恐怖的家暴故事甚至不是以单纯的线性时间进行讲述,不时出现的破墙独唱,演员对着镜头的突然凝视,以及反复出现的年老男主角独居的场景又进一步阻碍着整部影片完整的线性叙事,它缓慢而松散的反叙事节奏着实会让观众难以消受。

当然,对于一部实验性质极强的文艺片去苛求约定俗成的叙事节奏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但在近3个小时反反复复交杂的蒙太奇内,我们却依然无法探析到这个家庭家暴悲剧的根本源头,这样影片的故事便缺少了一个内核,丢失了一个落脚点,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男主人公是一名警察,办公时行事冷峻果敢,但他的畸形体现在家庭内部:对女儿成长的忽视,对妻子行动的控制,对爱情病态的施虐欲,对情欲尴尬的所求,表面上都成为其家暴的原因。而妻子则一直逆来顺受,脆弱的反抗在丈夫的淫威下转化为哭泣与服从,进一步助涨了家暴的存在,甚至到了最后,妻子依然遍体鳞伤的挽留男主人公,颇显出了另一出畸形的受虐心理。如果我们把家暴的原因都归咎于双方畸形的心理状态,那畸形的根源又在哪里呢?是孩子的降生么?是性生活的冷漠么?影片语焉不详,倒是舍源逐末地展示起了男主角落寞凄惨的晚年光景,悲剧确是有了,可是丢了对本源的探述,观众在这3个小时的观影马拉松后便也没有了太多触动。

实验性极强的影片大都会有着亮眼的技术表现来炫技,本片部分的摄影与构图很惊艳,有效的调动了漫长观影过程中的观众情绪。固定镜头的审视端详,贴身跟拍的私密窥探,大特写和慢镜俯拍所表现出的母女二人的亲密与孱弱,都在影片中交替呈现。可惜,59个章节还是太长太碎了,这些亮眼的镜头被冗长的叙事稀释得平淡如水,反倒是部分家暴段落不显山露水的非视觉化呈现给观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压抑惊悚效果,也算是这部形式感先行的电影带来的为数不多的观影乐趣。

警官之妻Die Frau des Polizisten(2013)

又名:警妻勿语(港) / 警察的妻子 / The Police Officer's Wife / The Policeman's Wife

上映日期:2013-08-30(威尼斯电影节)片长:175分钟

主演:雅丽珊德拉·芬德 大卫·齐梅尔席德 Pia Kleemann Chiara Kleemann Katharina Susewind 赫斯特·雷伯格 拉尔斯·鲁道夫 

导演:菲利普·格罗因 / 编剧:菲利普·格罗因 Philip Grö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