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些年,对于僵尸片这个特殊的领域,在英叔仙逝后,确实变得一蹶不振,这是实话,但是,也有我们广大英叔铁粉时至今日,仍对这一类型念念不忘,为何?因为僵尸片曾伴随我们走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就算百年之后,英叔的僵尸片仍会被我们真正的影迷所记住,遥想当年,第一次接触僵尸片,便是1985年的《僵尸先生》,这部僵尸片的经典已经不能用任何词语来形容了,当时主创团队是正统的洪家班,幕后大佬众多,但最大的仍然得益于英叔给力的演出,一字眉,冷幽默,降妖除魔,画符,桃木剑,糯米,等等如此众多,再加上英叔娴熟的手法和精湛的演技,可谓在《僵尸先生》大获成功后,英叔的经典九叔形象从此深入人心,让人拍案叫绝!言归正传,时至今日,《僵尸先生》的地位仍无人可及,但自从英叔仙逝后,这一题材也随着英叔的离世而逐渐被人们所淡忘,自此也鲜有人问津,在我的记忆里,2003年的《僵尸大时代》,这部由徐克指导的可以算是对僵尸片感悟的一部电影,确实不错,里面加入了徐氏武侠片的多种元素,还有蜡尸,传统赶尸等细节,再加上徐克精心打造的僵尸大boss,总体来说,风格虽然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但也保留了僵尸类型片的独有元素,非常值得一看,其他不多说,然后基本上近十年没有再看到像样的僵尸片,在这一题材将近没落,即将退出市场时,终于,2013年,一部由麦浚龙指导的《僵尸》问世,在当时囊括九项金马奖提名,还有好几项国际大奖,在当时可谓绽放光彩,显得格外显目,说实话,作为麦浚龙指导的第一部电影,能做成这样,已经非常棒了,他在此次拍摄中,加入了大量自己的想法,不论是画面感,色彩运用,气氛渲染,人物心理等等都非常优秀,他用自己的领悟,拍出了给人耳目一新的,不一样的僵尸片,电影中既有僵尸,又有文艺和充满美感的色彩,其实第一次观看,感觉就是一部艺术片,这个高度可想而知,僵尸形象,也让我想起了《蝙蝠侠黑暗骑士》里的小丑,同样都是悲剧人物,却在艺术层面上达到了一个巅峰,麦浚龙很有想法,又不乏创新,他既在僵尸片中融入了日式恐怖片风格,又有对人性的扭曲进行批判,也有经典的僵尸片独有的如炼尸,墨斗,暂时停止呼吸,画符等片段的运用,再者,他还在影片最后有五行与人命运相结合的布局,同时还在很多场面比如开头的《鬼新娘》的深沉音调,片尾对林正英,许冠英的特别标注,这是对《僵尸先生》的致敬,中间一段仙人让路便是对《新僵尸先生》中冥婚一幕的致敬,诸如此类很多,以一种人物没落的形象,反衬僵尸片的没落,这是麦浚龙对僵尸电影的缅怀,也是对其终将过去的承认,所以这部电影在当时真的是做到了极致。前面介绍过长,敬请谅解,下面说说《就僵清道夫》,总体来说,这部电影的确在很多方面不如《僵尸》,但又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影片并没有过多像《僵尸》那样缅怀的感觉,而是加入了传统僵尸片的喜剧元素,再者,人鬼恋的场景虽然已经不是新鲜的元素,但这一幕更适合年轻一代人的需求,也就是追求现代感,同时也在暗示鬼也有好坏之分,在表演方面,众多老戏骨给力十足,影片也学了《僵尸》,加入了众多如钱小豪,吴耀汉等僵尸片元老,而吴耀汉也由《僵尸》里的僵尸变成队伍中的一员,这种角色变换,也是一大亮点,再者,比较一下两个僵尸,显然《救僵清道夫》里的僵尸好像是借鉴了《僵尸》里的僵尸形象,造型大体差不多,但细看会发现,《僵尸》里的僵尸,沉默冷酷,邪性十足,而《救僵清道夫》里的僵尸,更加符合传统僵尸形象,它满口獠牙,面目狰狞,并时不时的发出狂吼声,从这一点来看,团队对僵尸一造型也着实下了很大的功夫,如果说《僵尸》是情怀的话,那么《救僵清道夫》便是更进一步的希望和憧憬,对比两部电影,风格迥异,但又各具特色,说实话,《救僵清道夫》很大的不足不是特效,而是没有能够在根本上像《僵尸》那样做到真正的创新,所以,这一点,要多像麦浚龙学习,要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会取其精华,将所有好的东西融入自己的想法中,并且会尝试和改变,因为时代已变,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就差不多了,但是不论是《僵尸》还是《救僵清道夫》,主创团队们的努力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也正是有人有拍僵尸片的想法,那么这也是一种继承,希望未来还会有更多优秀的僵尸片能够出现,我们,但也提醒拍僵尸片的导演和演员,要具有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创新思维,而不是照抄照搬英叔的电影,毕竟经典无法复制,唯有创新和内涵才是出路,加油,期待僵尸片的真正复苏。上述仅仅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如有错误,还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