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拍摄1994龙脊地区的受教育情况,另一部分则是后续12年的部分拍摄对象的成长经历,在《见证》栏目中分上中下三部播出。
和《远在北京的家》一样,陈导采用小群像反映大环境的方式。首先把镜头聚焦在这个落后、贫瘠,甚至没有通电、没有公路的村落。在这里,15元的学费是不少家庭的负担,不仅是女孩子读书的机会少,男孩子也被家里催着赶紧回家干活。每个拍摄对象出场的时候都有字幕标注着姓名、年级(或失学),当教室里上课的时候,失学的同学会倚在门口张望。在这样的背景下,希望工程项目应运而生。
我是看着希望工程广告长大的一代,直到看这部影片之前,我都没能了解这个项目为中国带来哪些变化。在龙脊,失学的孩子凭借项目款,至少保证了小学文化,而成绩更好的学生也有机会选择获取更高的学历。在全国教育捐款的热潮中,从小就有志向且成绩优异的潘纪恩成为捐助对象,甚至成为村子里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这让村子里的很多家长对上学读书这件事有所改观,在潘纪恩经历的鼓动下,孩子们有了榜样,家长们有了希望,这意味着良性循环的开启。
1994年,这个村子没有电,日落后的学习时光都是蜡烛陪伴。这部25年前的纪录片,有一个场景,黑暗中只有一点烛光,在画面中,除了烛光,什么都看不见,可是有这一点烛光,观众就知道,这是有故事在进行的,也知道,这是有希望的。除了烛光,平整低矮的稻田里有一棵孤独而茁壮的树,它多次出现在画面中,像是这个村庄里少有的读书人,他们出自这片土地,这片随时需要自己劳作耕种的土地,也从这片贫瘠的土地中努力汲取养分,成为一棵枝叶繁茂的树。
25年前的影片,镜头不稳,字幕不全,但是每一个镜头都干净利落,为叙事而工作。同期声让观众能够清楚地听见这片土地的声音,那是自然的,也是远离文明的,清脆的鸟叫,甚至牛在夏日用尾巴驱赶蚊虫而抽打身躯的声音,是今天的人少有的听觉体验,25年后再沉浸到这种听觉体验中,感受到的不仅是淳朴的气息,随之而来的是对国家政策的思考。我们一直以来都把上学这件事想得太理所当然,再回顾这样的历史,太更能理解国家对于个人发展的意义。
在《见证》中播出的部分,主题已经不再只是教育问题。拍摄对象从小群像变成了三个关系紧密的人,过去他们是村子里最要好的伙伴,三个孩子都曾是小村里的好学生,在同样的背景下,在同样的时代中,三个人有了不同的选择,导演用跳转剪辑把三个人的过去和现在展现出来。这种跟随式的长期拍摄是纪录片中并不少见的拍摄模式,更有助于全面的体现拍摄对象,也更能表现社会的多方面。
但是对于我而言,1994年的原片更有意义,主题明确,不仅完成了纪录片记录历史的使命,镜头语言也简洁明了,声音使用非常精准有力,尤其是山歌的使用,不论是旋律还是歌词,单薄的人声却带有强烈的冲击力,后续的影像在此基础上没有太多创新和升级。

龙脊(1994)

上映日期:1994(中国大陆)片长:45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陈晓卿 / 杨小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