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为摘录《库布里克的电影》中的评论,书中的情节描述有些臆想成分,似乎作者和我看到的影片不是一个版本!

1
【纳博科夫起初拒绝改编剧本,但后来常常梦到自己在读电影剧本。因此答应下来。】

2
【库布里克关于改编这部小说的看法,想要在电影中保留小说的风格:
“如果仅仅用普通语言来表现台词的风格,就完全误解了什么叫做伟大的作品(指小说)……风格是艺术家用来吸引观众,从而向观众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东西。也许有很多东西都需要戏剧化,但(小说的)风格决不能戏剧化。”
——Kubrick, Stanley. “Words and Movies”, Sight and Sound (London), Winter 1961.】

3
【在上面那次采访中,库布里克也承认由于制片方和各种压力,他对剧本做了一些不合适的改编。
比如,不能表现真实的性爱,只能对亨伯特的肉欲进行暗示。当肉欲被隐藏,观众就误以为是爱情了。这导致最后亨伯特对怀孕的洛丽塔的表白失去了感染力。】

4
【本片主要运用了三种喜剧手段:错误的对答(经常是嘲讽的);轻微的社会讽刺;性欲及性错乱幽默。】这一点,该书写得比较好。
【虽然基本是喜剧片,但是由于亨伯特想和洛丽塔过二人生活的个人梦想破灭,库布里克将它定义为悲剧电影。】
【但是大部分评论家认为,虽然是最主要的滑稽对象,夏洛特的痛苦和真诚却是真实的,她不该受到指责。】这种幽默有一点心酸的味道,但处于过重的滑稽感之下,让观众有些不舒服:本来想为夏洛特难过一下下的,导演却不给机会。小说的篇幅更长,涉及范围更广,没有出现这种两难。

5
【电影中隐晦地表现出对亨伯特的讽刺和悲哀。他是一个失败者,由于自己不适合的情感受到了惩罚,这有利于通过审查。】

6
【小说中通过自述,我们知道亨伯特其实是对所有9到11岁少女带有幻想的,洛丽塔并非特例。电影原来也想表现,但没通过审查。】

7
【库布里克对于此电影的评价:
“当初拍电影的时候,电影真正被放映是很难的事,就在电影制作完后,还是搁置了6个月。最终观众还感觉上当了,因为故事没有表现出应该表现出的欲望。实际上,电影通过角色的心理,已经表现了应该表现的东西。”
——Interview in Eye, August 1968. 】
此处一番话表现出库氏对于观众的尊重和重视。他知道观众想看欲望的表现。部分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洛丽塔》在北美只有370万的票房,远远落后于当年的《阿拉伯的劳伦斯》(1700万)和《西部开拓史》(2100万)。
下面一段摘自《绝顶天才的混蛋》,大概是出于同一篇采访:
这部电影“应该自傲性欲描写方面不亚于原著。也就是说,影片应该拥有对人物和故事的基调所进行的心理分析,这样才能做到忠实原著,也能使影片更加受欢迎。这部影片虽然获得成功,但它没有给人在阅读原著时所得到的愉悦。”(1968)
库布里克意识到,影片的最大失败是对人物的动机解释不清,虽然有时已经刻意去解释了。
【相对于小说中那个变化多端的骗子,电影中的亨伯特成了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懦弱的人。】梅森的表演似乎过于内敛,像个本分守旧的老实人,观众猜不到他内心的诡计。【而文字中,那种处于疯狂边缘的思想、那种激情和伪装,都可以切身体会。】因此这个形象缺乏吸引力。
【洛丽塔的表里不一,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表现。】色情意味不够,我们看到的只能是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少女。她想要什么,她的态度、倾向如何,她如何在亨伯特和奎尔蒂之间平衡感情,我们一直不清楚。何况,电影中的奎尔蒂现身了,却是个滑稽人物,并无魅力可言!如何让我们相信洛丽塔会爱上这个猥琐男?倒不如小说中,我们和亨伯特一样,根本猜不到她的心思为好。
【高中生特有的傻气和秘密的味道,也没有展示出来。】
【我们也看不出洛丽塔的空虚和精神错乱。】片中有一场关于外国电影的讨论,洛丽塔说不喜欢,这反映了她从母亲那里得来的粗俗。类似的还有几处。但是这倒反映出小说的另外一种寓言式的解读:旧的欧洲遇上新的美国——亨伯特代表欧洲,而洛丽塔就是美国的象征:年轻,活力,诱人,粗野。

8
影片作曲是尼尔森•里德尔,使影片有了一种好莱坞式的包装。制片人哈里斯的弟弟还为影片增加了一首爱情主题曲。
【关于开场播放字幕时的音乐,有人评论是:
“虚伪而又细腻的40年代钢琴协奏曲,就像受伤的灵魂在哭泣。”】
而我对电影中的音乐有些看法。
亨伯特和夏洛特跳舞一段,诙谐的、节奏感很强的音乐。我敢肯定片场一边播放音乐,一边演员和着拍子表演。
后面在情绪比较欢愉时,用了一种轻松的曲调,但音量都很低。
亨伯特拿起枪去找洛丽塔时,紧张的音乐仿佛回到了《杀手》。
亨伯特最后痛哭流涕的告别,音乐重复片头的那一段。前面洛丽塔去夏令营的那次告别也用了同样音乐。
这几段典型的配乐都反映了角色的心理状态,但都不是情节内的声音,而是一种类型化的强调。(并非不好,但曲调没什么创新)

9
【评论家一度对影片评价很低,因为人物形象被改得面目全非。】
【小说中那种难以捉摸的、易变、让人难以自持的魅力没有表现出来。】
其实想想也正常,因为小说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即使隐含叙述者和叙述者的差距再大,读者都很难看到一个真实的洛,更何况大多数读者是读不出隐含作者的。电影中则不同,我们看到的直接就是休•莱昂。
哈里斯说想把本片处理成一个怪异然而伟大的爱情故事,亨伯特是一个最天真的男子,但并不表现亨伯特的恋童癖,而是表现他和洛丽塔都是极具魅力的。
显然,影片完成之后并不是完全这个样子,亨伯特和洛丽塔的魅力都不够。恋童癖是没有得到表现,可惜这证明是个糟糕的选择,影片篡改了洛丽塔的形象。
在小说中,洛丽塔之所以吸引亨伯特和奎尔蒂,并不是因为长相(纳博科夫不希望这个演员太漂亮),而是她早熟的性感和把年长的求爱者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魔力。她绝非任人宰割的受害者,而是工于心计的魔鬼。
【“我们没有看到那些会引发人灵感的手势和动作,这个没有感情的放荡少女被塑造成了一个迷人而又性感的女人。”
——Sarris, Andrew. “Movie Journal”, The Village Voice, July 5, 1962.】

10
【电影不如小说那么诡异。】
确实,小说的畸恋无法再现,一个精神有些狂热有些错乱有些病态的叙述者能出现在小说里,可是您能想象一台精神错乱的摄影机么?影片无论如何达不到小说的那种白日梦一般的效果。(有人说《半梦半醒的人生》,这一部电影确实像白日梦,可是它能呈现给我们一个迷人的洛吗?)
何况还要考虑票房。卖不出去的电影,损失可比小说大得多。

11
本片被米高梅送到威尼斯电影节,是库布里克第一部为世界所知的电影。
【《洛丽塔》是库布里克创作生涯的一个分水岭。他一直拍摄的是惊悚、格斗题材的影片,这是他第一部严肃的社会讽刺作品。第一次,戏剧冲突不是简单的生与死,而是一些微妙的主题,如性和疯狂。】
【从本片开始,库布里克电影人物的堕落不再限于正义非正义的道德或社会规范层面了,表现为无意义的毁灭性的社会游戏。人物冲突受本能的驱动。】
【从本片开始,他大量刻画疯子和失去理智的人。】
《绝顶天才的混蛋》说:从本片开始,库布里克渐渐偏离了他原来的叙事风格,经常无视剧本的逻辑性和故事结构,他此后的作品在叙事上都缺乏连贯性。从本片开始,他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表演都能在剪辑机房里创造出来,于是常用排练(以前也用过)。
我认为,这是库布里克最后一部平庸之作。此后分析他的电影,再也不需要纠缠于人物动机等等了。
但是直到《奇爱博士》,库氏之前的电影基本上全部是黑色喜剧的主调(除了中途接手是《斯巴达克斯》)。

12
虽然有些评论说本片步调缓慢,但其实前半部的剪辑还是很快的。像夏洛特之死那一场戏,快得实在突然。
但是自夏洛特死之后,影片后半部就有点冗长。
或许因为动力不足。这是一个失去的故事,不是一个得到的故事。而且我们在一开始就知道了故事的结局。就算是失去的故事,关键的动作也都隐藏到了幕后,没有表现出来,大大降低了震撼力,观众看到的只是亨伯特一个人的悲伤。
很明显的一个库氏拼贴作品。前半部喜剧,很出色。后半部悲剧,至还是像契诃夫一样的没有冲突的悲剧,只有一种悲怆的调调。最精彩的部分没有放在接近结尾处,这不是库布里克的过错,而是他的一贯作风或曰一贯的无能为力。他的电影,最精彩的往往是开头和前半部分。
库布里克一定意识到了本片的后半部分缺乏戏剧性(小说靠两人的肉体关系维持着),才努力把后半部变成了一场滑稽追逐戏,像是对他之前几部悬疑凶杀电影的模仿。但这样的处理有些别扭,【因为影片前半部和谋杀全无关联。既然如此,影片为何要在开头设置杀人的悬念呢?】

13
奎尔蒂这个人物的戏份有点多,但又没有表现出足够吸引人的地方。他只是一个小丑,一个耍小聪明的胆小鬼,就连威胁行为也不够大气。
有评论说,【彼得•塞勒斯在许多电影中作为客串演员的表演都没有多少意义。】赞同,至少在本片中,完全是滑稽效果,和后来作品中深刻的思考或批判相去甚远。
【奎尔蒂是亨伯特“偏执的另一面”。】这个说法有点过了,分析经典文学作品的才会这样剑走偏锋。
奎尔蒂在片中多次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吓唬亨伯特,可以理解为这是库布里克对弗氏的讽刺。据说他一直对弗洛伊德理论不感冒,虽然他喜欢的施尼茨勒和茨威格都信这个。

14
【影片中的动机总是隐藏的,这可能是出于审查方面的考虑。电影中没有表现亨伯特在洛丽塔开始恨他以后,仍然能控制她,但小说中提到了。】
这一点很关键。洛丽塔为何要以阴谋的方式离开亨伯特,必须要靠上面的理由来回答,不然观众会很不理解,后半部的追逐也就失去了动因。
【洛丽塔对亨伯特的感觉一直是模糊的,而奎尔蒂真正的动机也没有展示出来,直到最后洛丽塔的坦白。这样观众很难与角色产生共鸣,因为所有角色的动机都是隐藏的,或者根本就没有动机。】
这是本片的致命伤,观众无法进入故事的内核,只能在外面看它或滑稽或惊悚的外衣。相比之下,结构什么的倒是次要缺陷了。

15
由于我们无法触到故事的核心,我们不进要问:本片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我的回答:杂乱无章。这和“含义丰富”可不是一个概念。或许他想表达的太多了,没把握住剧本。
不能因为有了伟大的小说原著,就想当然地认为观众肯定理解影片的主旨。即便库布里克对这部片子很满意,我也要投上否定的一票。

16
库布里克为电影选定的广告词是《新闻周刊》为小说原著设计的广告词:“一段清晨与黄昏的浪漫史”。

17
1960年8月,库布里克和哈里斯一道乘坐泛美航空的班机去伦敦开拍此片,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飞行。虽然他有飞机驾驶执照。

18
人物关系的错位。亨伯特变成了夏洛特的角色。
开始,洛丽塔有一个反叛对象——她的母亲,因此和亨伯特是处在同一战壕。当她母亲死后,她的反叛只能转向了另一个人——亨伯特。
开始,亨伯特不需要指责洛丽塔,因为有另一个人帮他指责——夏洛特。夏洛特死后,指责洛丽塔的任务只能自己来做了,因此难免出现矛盾。所以说,亨伯特并不是“变”得絮絮叨叨,而是一开始就具备了絮絮叨叨的潜质。
同理,当洛丽塔离开亨伯特,也会将奎尔蒂放在夏洛特的位置上。但奎尔蒂可只是玩玩而已,因此洛丽塔很容易地离开了。她度过了叛逆的青春期,原来的人物关系不再适用,她便跟一个小蓝领结婚了。

19
【电影中没有表现出亨伯特的虚伪和胆小,他只是被太多东西困扰。……他古怪、烦闷,但是不可鄙。没有什么是他应得的,他的屈辱也并不可笑。】所以,和夏洛特一样,他也是一个处于喜剧之中,但不应该被嘲笑的人。这样,影片的态度就很含混,一会儿想笑,一会儿又觉得悲哀。但我们又很难用褒义的“笑中含泪”(如《菊次郎的夏天》)来描述这样的感觉。

20
有必要提及本片的布景。
有许多评论提到了奎尔蒂的房间,确实能反映出人物的个性和生活习惯。
另外,我发现夏洛特的房子像是一个戏台。摄影机在楼梯的侧面,从门口开始跟拍,一直到了楼上的房间,又到了另外一个房间,一直把人物框在取景框中,还是个长镜头,我很好奇是如何安排机位的。
另一处,从二楼的夏洛特直接落入一楼的亨伯特(可以发现楼板很薄),像是观众把视线从戏台的二层移入一层。其实这是个跳接,中间省略了夏洛特出走的一段时间,楼板其实不代表楼板,而代表场次的切换。不然,在短短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内,是无法先出车祸再打电话进来的。当然,这样戏剧效果极为突出。

21
库布里克和哈里斯曾经向美国电影审查机构的负责人杰弗瑞•舒洛克保证,会让洛丽塔和亨伯特结婚……当然,他们本意都不想这样。

22

23
库布里克坚持要在此片中强化他之前影片中的政治和社会意识。
“它关注的是外来者在反抗社会秩序时所采取的行动,”他说,“我所说的外来者包括罪犯、疯子、诗人、情侣和革命者。《光荣之路》《斯巴达克斯》和《洛丽塔》的主人公都是为实现某些不可能的目标而奋斗的外来者,不管他们是进行一次完美的抢劫,还是拯救被处以极刑的无辜者,还是维持与一个12岁女孩的爱情。”
这一段重要的话表现了库布里克的愿望,但是他这一次距离完美还有很远。
2011-10-4

洛丽塔Lolita(1962)

又名:一树梨花压海棠(港/台) / 萝莉塔

上映日期:1962-06-13(纽约首映)片长:153分钟

主演:詹姆斯·梅森 谢利·温特斯 苏·莱恩 加里·科克雷尔 杰里·斯托文 黛安娜·戴克 露易丝·麦斯威尔 塞克·林德 比尔·格林 雪莉·道格拉斯 玛丽安·斯通 詹姆斯·戴伦福思 科林·梅特兰 特里·基尔伯恩 C·丹尼尔·沃伦 彼得·塞勒斯 艾德·毕肖普 彼得·库欣 苏珊·吉布斯 斯坦利·库布里克 克里斯托弗·李 伊莎贝·卢卡 罗伯塔·肖尔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 编剧: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Vladimir Nabokov/斯坦利·库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James B. Harris

洛丽塔的影评

Ines
Ines • 洛丽塔
樨芮
樨芮 • 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