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艇》让我想起很久之前读过的一部短篇小说《海上扁舟》。后者同样讲述了在一艘不及浴缸大小的救生船上,人类如何艰难求生的故事。不同的是,小说人物被设定为厨师、记者、加油工和船长,虽然也具备明显的个性特征,描写重点却偏向于大自然。《救生艇》似乎更愿意讲讲“人”,而不是海。就这一点而言,它倒是和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更为贴近。

和希区柯克的其他影片相比,《救生艇》的气质明显不同,不论是在题材还是拍摄技巧方面。这部电影被认为是希区柯克在“简约主义(minimalism)”艺术方面的重要实验:无闪回、切换镜头,不采用配乐,全部拍摄都在制片厂的摄影棚进行……这些都不能不说是这个古怪又满腹才华的胖子的又一创举。这部电影也被认为是希区柯克的“有限布景(limited-setting)”电影之一(他的《后窗》、《电话谋杀案》也可以归入此类),并出现了他电影作品中难得一见的“群像戏”。这使人自然地联想到之后的一些电影,譬如《十二怒汉》,继而计算着两者有多少相似之处,后者又可能受到了前者的多少启发。

《救生艇》拍摄于二战战况最为激烈的时期,这也使得它看上去政治意图十分明显,于是也削弱了希区柯克电影中许多招牌式的悬疑元素。虽然从人物设定上不难看出影片对于种族、阶级和性别等方面问题的思考,但政治的主题依然主导了整部电影。因此上文所说的“群像”,本质上也只是表现出二战双方在精神上的较量。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故事原作者约翰·斯坦贝克决意要把自己的名字从主创名单里划掉,他的自然主义倾向和希区柯克风格化的呈现之间,本身就有太多分歧。

这种政治意图不仅反映在电影里,还出现在当时各方的评论声中。就在1944年1月13日,《救生艇》在美国上映的第二天,《纽约时报》便撰文表示了对电影的不满,认为它美化了纳粹,并且有抹黑民主制度的嫌疑。虽然不管是哪一方,都把反对纳粹作为了默认的前提。

这些争议现在看来已经变得陈旧,无关宏旨,至少也已没有当时那般激烈。在观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脑海中出现的,反倒是另外一个古老的争议:强奸一个妓女比强奸一个修女严重吗?在《救生艇》中,这个问题完全可以转化为:一个纳粹士兵一定比一个普通人该死吗?

我惊讶于自己为何会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产生怀疑,因为我一度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毋庸置疑,站在人道主义的高度讲,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但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真正困惑的,是人类的偏见。

所以我更愿意把《救生艇》看作是一部解构偏见的电影。很多时候,那些所谓的政治正确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捷径,这种观念是现成的,不需要经过思考的。我并不否认这些政治正确,只是认为它在人们大脑中形成的脑回路过于简单,限制了人认知的养成。就像许多解构犯罪的电影,《救生艇》给我的答案是,偏见的问题是无解的。

有趣的是,在单向空间最近出品的一个视频节目《十三邀》里,许知远表达了他制作这个节目的初衷,“我会带着我的偏见出发,等待这些偏见被打破,或被再次印证”。我突然很赞同这样的表述,没有偏见,就没有对世界的看待方式。

怒海孤舟Lifeboat(1944)

又名:战地惊魂 / 救生船 / 救生艇

上映日期:1944-01-12片长:97分钟

主演:塔卢拉赫·班克黑德 威廉·本迪克斯 沃尔特·斯勒扎克 玛丽·安德森 约翰·霍迪亚克 亨利·赫尔 希瑟·安吉尔 休姆·克罗宁 坎拿大里 William Yetter Jr.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 编剧:Jo Swerling/John Steinbeck/Ben Hec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