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女导演唯一的区别是我没有摄像机。
在“女导演”这个大标题下,可以产生数个小标题,有各条通往花园的小径。比如“女导演生存实录(大陆情非得已)”,“在剧场”,“如果爱2011”,“成年版花与爱丽丝”,“摄影机不说谎”。这些小径作者都没有走,即使衍生出这些小径,她还是一条大路通向或许荒草丛生的未经修葺的野生花园。
她要的就是纪录片感,粗糙的,酣畅的,百无禁忌。
作为一部处女作,我把它理解为作者的创作焦虑,两个女人一台机器,重要的是“拍”,而非“拍什么“。
低成本小制作,伪纪录片,即写即拍,这本身就是一种风格,并无鄙薄之意。
艺术和生活这是艺术生一踏入艺术院校就要面对的问题,两位主人公其实是艺术院校科班师姐师妹关系,《女导演》说的不外乎如此。当然其他院校也要考虑如何一年考上公务员,程序员过劳等问题,但是,艺术,尤其敏感特殊。选择艺术,某种程度即是一种叛逆。
你看这片子好像散乱不经,生活流,它是有结构的。后面的故事回答了开篇的“为什么搞艺术?”并补充回答“艺术怎么搞?”
考艺术院校,学艺术,就想过个瘾。这个回答十恶不赦。生活是多么严肃的事情,怎么还允许你在生活之外搞事情?你想搞艺术还是被艺术搞?
为了户口和人搞,还是为了拍片(筹集资金)和人搞,哪一种搞更高贵?
to be or not to be
抖一抖爬满虱子的艺术,下面是一本户口。
真是艺术,生活比艺术还艺术。
最后她们都还回去了,户口和钱,她们纯洁如初。
你看艺术让人升华,我们将生活狠狠摔在地上,哪怕一次。
是作者的焦虑,也是无意流露的与艺术和生活的死磕。
艺术以上,生活以下,行于道者,别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