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纪录片是今年观影的一个惊喜,来源于作者郭小橹的猴年印象笔记。看完影片,久久不能忘怀,虽然过多的带有小资味的旁白使得影像的纯粹性受到影响,但是从一部小成本的纪录片实际操作的困难来看,这种借助旁白来补助表达的手法也不可求全责备。第一人称旁白的使用、摄影手法上的升格降格、声音和画面的对位、各种画面色彩的交错、抒情性的老歌、文字和语录的穿插,使得这部语言多变纪录片强烈地显示出一种主观化的风格,与通常观念中客观公正的纪录片有着很明显的区别。
新党主政以来,削弱诗意与想象的写实主义是各条文艺战线上的正统美学规范。就纪录片来说,看惯了那些以北方话语为中心的“客观”影像,难免让人让人感到乏味沉闷。这部影片,第一次观赏,我就从镜头语言和音乐声响中,直觉地感受到一种南方的味道。我于是上网搜索,得知作者是浙江人,故乡沿海,水域密布,许多人靠打渔为生。于是我确定,一个人的故乡决定了她的气息,同为江南水乡之人,这种气息我从来不需要想起,只因为永远不会忘记,它不可为外人道也,尤其鲜见于以北方文化为中心的当下艺术话语中。影片作者一开始就以字幕表明这是一部“关于猴年的一些印象笔记”,虽然也穿插了时代变迁的影像,纪录了毛主席宏大的话语,但是60分钟的纪录片要为如此纷繁复杂的当下中国作纪录,其总体印象仍然只能是个人的、私人话语式的。它不是安东尼奥尼的《中国》(《中国》的主观性也只是相对弱一些而已),而只能是郭小橹一个人的印象笔记。
毫无置疑,当下的中国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巨大的超现实的变迁。在这种变迁中,不断刷新的宣传话语与时空变幻,都会让措手不及的底层人尤其是敏感的年轻人感到一种疏离和迷失。这种主题同样是我一直试图表达的,而迷失的情绪更是太多因各种理由漂泊他乡的人们感同身受的。如何抒发这种感受,在影像未出现的时代,有文字和音乐绘画等等,而当持摄影机的人诞生以来,影像(不仅仅是故事片)就被用来作为书写的工具。这种书写应该与其他书写方式一样,受作者的主观情绪、知识范围、美学爱好的影响。就这部《嵌入肉体的城市》来讲,持摄影机的人郭小橹迈出她的住所,就其在城市各个时空中看到的听到的表达她的感受。因为是主观的,而非戏剧式演绎情节的,所以那些或许可以成为线索的几个农民工也只是印象中的较为清晰的具象而已,这些具体的生命在短暂的采访接触中,通过其自身的话语和经历抒发着与作者在时代变迁中类似的情绪。
评说这部纪录片,我不想去详细分析其丰富的电影语言,也不能勾勒出明晰的线索,这是文字媒介面对声画媒介的局限,我只是忘不了其印象和情绪。仅举一例,影片最后,常年居住北京的作者回到了浙江老家,彩色颗粒中老电影般的家乡画面被抽离了声音,只是配上了一段《渔光曲》老歌。从改变了原始色彩的画面到被抽离了的声音,再结合音乐的渲染和旁白的述说,一切媒介语言在此合力改变了家乡原有的形态,其感染情绪的力量,就我而言,却是从未有之的。虽然我知道,家乡的真实色彩可能并没有如此美丽,其街头巷尾的声音也一定是琐碎嘈杂的,但是改变了原有形态的家乡,正因其与现实家乡的不同、与现实的疏离,却呈现了我们身处他乡时精神上最真实的感受,因为诗意与美好是需要想象的。
以上就是我对这部电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