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4-19

人质:可以说这部是拍砸了


曼多萨的电影一向给人以生猛的印象,就有关他的有限的几部观影经历来看,他的“生猛”感大多都源自手持摄影的新现实主义叙事方式,在摄影机的“无规则”(这里的无规则指的是有别于传统电影精心设计的镜头调度)运动中加上新现实主义象征性的“日常叙事”,努力回避和淡化人为的“因果关系”强化的“故事”。由此所带来的效果就是由于相邻行动之间因果关系的松散而呈现出电影叙事看似散漫无序的状态,这正与曼多萨电影的题材相契合:混沌的底层人民、边缘人群的生活状态,无论是《罗莎妈妈》和《祖母》还是《基纳瑞》中初来乍到的警员,这类人物在最初是与影片的戏剧性没有交集的。
正如大佛普拉斯里所言“对他们来讲,不论是出太阳还是下雨都会有困难,但他们没办法去想生命的困难,因为光是生活里面就有解决不完的困难。社会常常在讲要公平正义,但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应该是没有这四个字,毕竟光是要捧饭碗就没力了,哪还有力气去讲那些有的没的。”这里的“他们”与曼多萨电影中的主角是相同的,为了生存已经拼尽全力并没有额外的时间产生电影中的“戏剧性”,而通过曼多萨的编排,一个个这样的人物进入了他们从未接触过的领域,或是警察局、或是“犯罪现场”,因此产生了戏剧性,摄影机则在观察主角的状态,有时也会成为主角的视点对于周遭环境进行观察,在以主角视点进行观察时候大多数是不安、惊惶的抖动着,手持摄影是一种必要,而以观察者的视角观看主角的行为、跟随主角时不能呈现主角状态的时候则可以通过摄影机的晃动表现,并且在这过程中完整的表达所有的环境要素,构建出一个菲律宾底层人物生活空间,一般而言这些地段都是脏乱差的,作为主角已经习惯这样的环境,而通过摄影机与环境要素的互动使得观众产生代入效果。此外还有一点便是素人演员的演技问题,手持的剧烈晃动可以掩盖一部分瑕疵。所以个人感觉曼多萨是具有自己的美学系统的,影像与文本相性极高。但是由此带来的问题便是曼多萨执着地关注自己国家的底层生活状态并且由此蜚声国际难免有“迎合”、“刻奇”和“猎奇”的成分在,至于成分是多还是少全凭个人主观判断。
曼多萨执着于观众的体验,希望观众能够浸入其中体验人物的多种状态,但在本片《人质》之中从立意到叙事再到自身影像风格与前者的相性来看都并非他的水准之作。首先是立意,着实一般,就是一波msl劫持了一群人质、并且与军队、和人质队伍的交战、交互的过程,但是在这样的大致剧情框架下任何一个可挖掘点都欠奉。再说曼多萨的拿手好戏环境构建,在这部作品中场景多是破碎的,并非是一开始的部分,而是影片中段逃进丛林一段,碎片化呈现出一个令人头昏脑胀的场景,丛林、医院、学校、草地等都没有很好地连接,并且时间概念也被模糊,如何在影像中构造时间感并且是长达377天的时间变化,在这样长的时间中人质与劫持者关系如何变化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表达,被断断续续的冗长交战打断,并且还有一段大型枪战爆炸戏再一次把主题稀释、将时间构建破坏,本片的时空关系变得混乱。以及演员的选择,不知为何曼多萨要选择于佩尔,这样的明星脸在新现实主义风格的叙事之中显得尤为突兀,并且镜头本该是在晃动中扫过每一个个体从而达到描绘人质群像的目的,但是于阿姨实在是太多出众,使得本片竟意外地起到了反效果,本片的代入感在于阿姨面前被破坏了,成为了一个非类型、非商业、非文艺、非纪实的混合体,大多观众都无法找到满足点,此外是视点使用较为混乱,开头的泛视点、到之后的多视点,并且在这样的多视点下军方的视点也消失了,后期几乎全程是恐怖分子和人质视点,而在结尾处军队又突然出现,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又好像只是讲了一次失败的营救,又好像讲了人质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又在叙事中加入世界格局大型历史事件要素好像又要说点什么,但是一切都只是点到即止,浮光掠影般讲述,曼多萨对于这一事件的了解也无深度可言,可以说这一部确实是有些不伦不类拍砸了的“菲外投资”文艺片产物。

人质Captive(2012)

又名:菲律宾挟持人质事件(港) / 猎物 / Captured

上映日期:2012-02-12(柏林电影节) / 2012-06(法国)片长:120分钟

主演:伊莎贝尔·于佩尔 Katherine Mulville Marc Zanetta Rustica Carpio Timothy Mabalot 玛利亚·伊莎贝尔·洛佩兹 梅赛德丝·卡布莱 

导演:布里兰特·曼多萨 / 编剧:布里兰特·曼多萨 Brillante Mendoza/Boots Agbayani Pastor/Patrick Bancarel/Arlyn dela Cr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