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1-20

啥是佩奇:什么是佩奇?

这两天时间里,朋友圈就被《啥是佩奇》的短片刷屏了,在我的朋友圈里,至少有20位表示感动,我认真看了几遍,很遗憾,除了故事构思巧妙外,这部片子并没有感动我。
原因大概在于,我对《小猪佩奇》并不熟悉,只是两年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了解过,而我又对短片中那个假设的北方农村场景太熟悉了。短片讲的其实是关于一个春节团圆的故事。从叙事的角度看,这个短片还是非常精巧的。画面刚开始是一位乡下的老爷爷在山上给儿子打电话,信号不好,爷爷问孙子过年要什么礼物,孙子说:佩奇!可因为手机信号不好,孙子再说些什么,老人就听不见了。但爷爷就记住了佩奇二字,他就开始了寻找佩奇的过程。
首先,整个的故事叙事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城乡鸿沟和信息鸿沟的基础之上,而且夸大了这种城乡鸿沟。农村老人不知道城市小朋友喜欢的动画片,这其实很符合逻辑。即使在城市,如果不是陪伴孩子的人,也不一定知道小猪佩奇。
但是,城里人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进行搜索,很快找到这个答案。农村老人的另一个落后之处,是可能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所以短片中的老人,和自己的儿子、孙子之间,存在一种双重的隔膜。
这个逻辑是大致成立的,但是问题在于,为了突出戏剧效果,短片把这种鸿沟严重夸大了。现实是智能手机在农村已经非常普及,尽管也有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但是60岁以下的人使用智能手机已经相当普遍。
村里有一个微信群,人们在这里抢红包和发表情包的劲头,和城里的白领没有什么区别。事实上,微信群里既有不少在村里生活的人,也有一些在外打工者,移动互联网的进步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如果一个不上网的老年人,想搞清楚啥是佩奇,并不需要费那么大波折,他只要向稍微年轻一点的人询问就行。
短片《啥是佩奇》的一个问题就是假设农村中已经没有稍微年轻的人,所以片子里出现的都是牲畜、柴火、炊烟和老年人,以及要对大家进行智能手机培训的高音喇叭,这个场景是相当荒诞的。
这完全是一种假想。既然老人的儿子可以开车回到村里,别的车也一定可以。短片中那辆汽车,车牌是豫F开头,显示地点是在河南鹤壁。鹤壁在河南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它有山,过去也产煤。
但是鹤壁又是非常小的城市,恰恰缺乏城乡对比,从鹤壁市区到下面的农村,其实相当方便,那里的山村并不是这种隔绝状态。
在短片的导演看来,乡村既是全方位落后的,也是与世隔绝的。所以在那个老头心中,在城里当过保姆的就会成为一个权威。因为保姆去过城市,就意味着见多识广。这样的状况,可能在一些真正偏远的山村存在,在北方农村却并不具备普遍性。城乡之间,尤其是乡村和小城市之间的互动,是真实存在的,小城市都在忽悠农民进城买房,哪里还存在真正的隔绝。
短片《啥是佩奇》其实是塑造了一个丧失话语、始终沉默的乡村。城乡差别,当然也会有隔膜,但是却不是这种表面的、无理性的隔绝。事实上可能相反,乡村往往表现出对城市时时刻刻地模仿。比如跳广场舞以及对微信红包的熟练运用。
此前媒体有报道过乡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塑料袋这种工业社会才有的垃圾,在乡村处处可见。被城市驱逐的污染强的小作坊,也早已慢慢转移到乡村。
这才是乡村的真实情况:它不是与世隔绝的,事实上存在一种单向的流通,城里淘汰的东西,会进入乡村,城里出现的隐疾,在乡村会被放大。乡村的问题,并不在于它是和城市对立的另一个世界,而在于它可能常常处在城乡关系中沉默的、丧失话语权的一方。
短片《啥是佩奇》对乡村的想象,是刻板而简陋的,也是忸怩作态的。最后那一句,让农村人都跑到城里去看佩奇,其实倒隐含着对乡村的文化霸权:农村什么都没有了,连真正的猪,也变得没有意义。
短片《啥是佩奇》实际上是《小猪佩奇过大年》的电影预告宣传片,导演张大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广告片导演,曾经引起刷屏讨论的华为月球“沙雕”广告就是出自他之手。如果你还没看过这支刷屏短片,一定要完整看一下,感受一下一夜刷屏的魔力。

啥是佩奇(2019)

上映日期:2019-01-17(中国大陆)

主演:李玉宝 邵杰睿 杜翊 

导演:张大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