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是导演的第一部有声电影,那些声音元素的运用,以及声音观念真让人敬佩。
不仅是那些片头曲、片尾曲动听,导演更是运用声音增加了画外空间的塑造。这就意味着,他从一开始,就不仅仅将声音表现停留在画内的声音元素的记录,而是将画面作为一扇打开的窗户,用声音表现窗外的时间。虽然,由于当年的技术限制,画外的声音的空间、强弱塑造,并不如现在那样细腻,但,作为表意和主观性的声音元素,丝毫不影响画外声音与画内声音处于同一强弱,甚至同一空间感中。比如:水手第一次在屋外听着女子换衣的声音;水手把人摔下楼梯;酒吧打架等等。还有最后一场码头枪战,导演反复切刀码头的钻井细节,配合声音,掩盖枪声的同时,又一次拓展了画外空间。
第一个交代码头酒吧的各式女子的横移镜头,让人陶醉。镜头缓缓横移,将不同状态的女子的生活起居情况一样展现,有点像观赏长卷国画的感觉,只是画中的人是鲜活的。
其实,故事很俗套。一个水手英雄救美,从江中救起了身世凄惨的酒吧女,为酒吧女勇斗恶霸,从此相爱的故事。电影讲述了2天的故事,有近30分钟的时间是在水手的房间中,酒吧女讲述自己的故事。他们俩之间的关系,随着他们对彼此了解的深入而变化着。水手一直是内心充满了柔情,但是,对待酒吧女有些粗暴的态度。这个房间中间的一个小圆桌,房间有2扇窗,1扇门,沿着3面墙,有床,不同尺寸大小的沙发2张,方桌1张。水手坐在中间的小圆桌上写信,酒吧女就围着这个小圆桌,讲述自己的故事。他们时而靠近,时而远离,时而面对面,时而背对背。导演就是用这些距离和景别关系进行调度,层次丰富,情感的张力随着两人之间的距离、坐姿的改变而变化景别和剪辑方式。感慨日本电影当年的艺术高度。(看电影的那刻,我想到了30年代,田汉写的关于日本电影的文章。)
另外,电影中的动作戏,还是挺有意思的。在酒吧中打架,一个勇斗很多人,人全的对打,从全光-顶光。第二场打架的戏,是电影最后的码头枪战,导演用了加速的效果,打斗的节奏明显有些失真,但加强了力量的感觉。想想当年还没有动作指导,演员表演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真摔的,所以,改变速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变一下打斗的频率和节奏,也挺有想法的。
酒吧女的表现舞台痕迹明显,过于夸张。其实,如果她不张口,我恍惚间觉得像在看老上海电影,除了那身和服外,她的造型,细眼细眉、小嘴、卷发都和当时的上海的流行相似。原来当年上海的流行不仅仅是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