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毕业于一所冠以“中国”名号教授政法为主的文科大学,按理说我们寒窗苦读那是拼命要成为祖国的法律技术型人才,记忆力超群,能言善辩,在法庭上像报菜名似地背诵法条,将犯罪分子绳之于法!可到了毕业,我的同学们拼命想当官,纷纷进入一些跟法律毫不相关的机关部委。我有幸参加过几次考试,出题人压根不关心技术,只关心我们是否积极参加组织活动,有没有忍辱负重精神,能不能喝酒。有一回面试,对方问:如果你的领导开大会突然说错了话,你如何提醒他又不使他尴尬?我心说:这不是活该吗?我干吗提醒他?我更愿意坐台下看笑话。

就像托马斯·沃尔夫的《天使,望故乡》写的:“如果困扰我们一生的是一个乔治亚州的邋遢女人,那准是因为伦敦的一个窃贼没被绞死。”如果那个悻悻走出部委大院的姑娘,茫然望着没有名牌却有个显赫号码的神秘大门,感到困扰却怎么也想不明白是什么在困扰她,那准是因为她还没有看过美剧《生活大爆炸》。

是关于四个理科技术型人才的情景喜剧与脱口秀,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对着白板上的物理公式展开暗流涌动的头脑风暴,他们的爱好无非《星际迷航》、《星球大战》和奇迹漫画公司长久制造出来的超级英雄漫画,再佐以与对门金发女郎的小情愫,基本上一部“美女与极客”。应用物理学家莱纳德跟金发女郎好上了,可女郎很冷淡,他派室友、理论物理学家肖尔顿去探探口风。女郎羞赧地说:我其实蛮喜欢他,可我担心,他以前是不是从来没有交过我这种毕业于社区大学、智商一般、甚至有点蠢的女朋友。肖尔顿安慰她说:放心吧,他以前有个女友就挺蠢,那是个法国文学博士,首先,她是法国人,她还学文学!

就像这样,乍一瞧《生活大爆炸》暗藏文科生与理科生的不共戴天。为此我还跟一个生物技术型人才吵了起来,奇怪的是,我们并没有捍卫各自领域,反倒要证明拿专业开涮是多么惹人烦的一件事。拿液氮做香蕉冰棍,动不动引用“薛定谔的猫”,就算让果蝇在耳朵里做窝也听不进一点儿生活智慧……这些玩笑跟伍迪·爱伦的大段引用,一大堆老作家勾引小姑娘电影,或者随便一本什么文学书都气质相投。比如说《洪堡的礼物》吧,那个笼罩死亡气息的过气诗人洪堡,睡不着觉头晕眼花也要引用列宁《国家与革命》中的惊呼:“我晕!”;哪天精神好了又要自比芭蕾舞家尼任斯基,又蹦又跳;他要是羞辱了谁,总有本事让对方觉得荣幸,就好象被毕加索画成了双鼻肖像……怎么样?这个老文人是不是很讨厌,他,和4位理科天才的炫技表演逗则逗矣,可逗得粗暴无礼、傲慢自大。

可是,当我们合上电脑,打开电视,我与这位生物技术型人才达成了和解。《生活大爆炸》无关文理,而是技术型人才美剧大合唱的华彩乐章:它前承物证人才《CSI》、医学人才《豪斯医生》,后启数学人才《数字追凶》、心理学人才《LIE TO ME》……它们统统可以套用《生活大爆炸》的口号:“聪明是新的性感”,“10%拿智力开涮,90%向智力致敬”。可是再看那些盘踞电视阴魂不散的我国电视剧,基本的主题是“当官”:一个农村孩子吃尽苦头也要在部队呆下去好当‘干部’;已经在部队呆着的那就激情燃烧地保住官衔;就连清宫女人戏,女人们勾心斗角那是为了当上后宫最大的官——皇后。唯一一朵技术人才电视剧奇葩《重案六组》,我怀疑是不堪忍受“官本位”改行写电视剧的我校校友所为,案子几乎从教科书里生搬硬套而来。

我们不分文理,自诩人才,一个搞科研的却整天忙着评职称;另一个写字儿去了,却被告知总有一天得扔下笔,当个主编才是正道。只好一个迷恋《生活大爆炸》,另一个常常观看《日落大道60号》(编剧人才),借此来畅想一下尊重技术、爱护人才的美好氛围,在小生境里逃避一会儿,逃避那些该死的职称与人际,官衔与权术。

生活大爆炸 第一季The Big Bang Theory(2007)

又名:天才也性感 第一季 / 天才理论传 第一季 / 大爆炸理论 第一季 / 宅男行不行 第一季(台)

主演:吉姆·帕森斯 约翰尼·盖尔克奇 凯莉·库柯 西蒙·赫尔伯格 昆瑙·内亚 莎拉·吉尔伯特 DJ·考尔斯 考特尼·海根勒 莎拉尤·拉奧 布鲁克·朵赛 布瑞恩韦德 马克·哈雷利克 

导演:詹姆斯·伯罗斯 / 编剧:查克·罗瑞 Chuck Lorre/比尔·布拉迪 Bill Prady

生活大爆炸 第一季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