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明星
郑少秋(陈家洛、乾隆、福康安)+汪明荃(霍青桐)+夏雨(余鱼同)+余安安(香香公主)+黄淑仪(李沅芷)+伍卫国(徐天宏)+李司棋(骆冰)+朱江(文泰来)+高妙思+石坚+关海山+江毅。

这个阵容如果你说没什么吸引人的,或者说只是一班老不死,或者说没听说过或者说根本就是外星人,都无可厚非,因为在2007年的今天看来,这一长串名字里面,如雷贯耳的的确没有几个。不过在三十年前七十年代中期的香港,随便哪一个,可都是独当一面的当家花旦小生中生实力派。郑少秋,当年冒头的无线新一代当家小生,汪明荃,当之无愧的一姐,夏雨,和刘松仁郑少秋朱江齐名的最当红小生http://bbs.t-v-b.cn/viewthread.php?tid=472。石坚是谁?和第一代黄飞鸿关德兴一直对手的专业反派功夫高手,《龙争虎斗》里差一点就把李小龙置于死地的叛徒高手。当年的周润发尚在《民间传奇》跑龙套,无线五虎都尚未出道。加上清新可人的余安安,成熟经纬的李司棋,如此组合,在娱乐匮乏的三十年前的香港电视界,已经是最豪华的卡司了。即便是在今日,刚刚刮过去的《溏心风暴》和《岁月风云》热潮里,夏雨李司棋伍卫国黄淑仪再度走红,一方面显现了今日港剧青黄不接的尴尬,另一方面,也证明了这些纯实力派的高明。记得在网上看到过一张当年的《香港电视》杂志封面展示的余黄高三人的照片,描述中有一句话非常有意思:“觉不觉得那时候的演员眼神都很清?”我想来想去,为什么现在无线港剧老戏骨的演技这么好,跟当年的境况不无关系,夏雨卢海鹏等人都是大陆饥荒和政治运动背景中逃亡香港,可谓度过很苦的日子,而很多当时的小生,都是从草根出发,一步步走上娱乐圈的舞台。同如今的娱乐圈中当红明星不同的是,逆境造就了戏骨们坚韧不屈的强硬性格,懂得珍惜,明白世事沉浮的道理,方能数十年而不倒,屹立至今。







超豪华
“超豪华”这三个字,在今天已经被用滥了,无论什么片都是超豪华巨片。1976年的超豪华,我看来也就是形容无线这部六十集武侠长剧了。当年还有佳视也拍过金庸的武侠剧,不过今天已经找不到相关视频,也无法言说了。76年的书剑恩仇录,是无线第一部金庸武侠剧,六十集的长度,需要的场景从江南杭州到大漠回疆,连番恶斗的场面都必须化大功夫去打磨。尽管有人说这部戏无论从服装到布景到动作都异常简陋,不论从今天还是当年看来都不尽人意,不过依旧不能否定无线当年狠下的决心,即便是为了拉长期的收视率,六十集的长度在当年来说也是不算短的,何况这部金庸处女作品的长度本身也就是五十六万字左右。当然这部剧在商业上成功之后,无线跟进了百集长剧,也是时势所需,不需赘述了。

经典
这部戏的经典并不在于其作为影视作品的极高价值,事实上此剧并不具备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之所以称之为经典,看到的是他在当年取用的演员阵容、用心之大、反响之热烈,以及其所代表的第一部金庸武侠剧、郑少秋第一部代表作、首开无线时装古装双线推剧的与无线来说举足轻重的关键地位。郑少秋在其中一人饰演三角,其中好色狠辣的乾隆更是神形兼备,夏雨当年还没有这么多皱纹,余鱼同的孤独落寞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令人大呼过瘾。剧情对于原著99%的超高忠实度,也把原著的精髓发挥到极致,所以收视率在当年非常之高,具体怎么高就不清楚,不过想来也是风靡一时。而其多个第一的地位,也铸就了它成为一部经典。

烂剧
说了半天,这部折磨了我一个礼拜的超长篇武侠剧,虽然我从五年前第一次看到这套碟的时候就开始期待着要看,如今终于全部看完的时候,长长舒了一口气,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拖沓的港剧,简直不输给某位台湾婆婆的那些风花雪月,几度看到中间要沉沉睡去。

情节极度拖沓,来自于编剧对原著的愚忠。全剧基本上没有脱离原著小说的情节设置,甚至连语言细节都完全照搬原著,除了几处小小的变动(诸如天山双鹰到了后面居然莫名其妙换成了两个师姐和最后太后那次可有可无的追杀,貌似是为了拖到剧集应有的时间),基本上就是原著的视频再现。原著本身就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显然都被剧集一一照搬。这其中又以言语拖烂为最大硬伤,剧中人从老前辈到后生小子,说起话来永远慢吞吞,一句话非得分成三句作沉思状,而各位红花会当家每次为了一句根本不好笑的话语全体哄笑,更是令人匪夷所思。到了剧集后半段,陈家洛在长城劝说香香公主一劝就是半个钟头,执手相看泪眼蒙蒙也就罢了,歌声响起来,两个人的静止镜头摇上来又摇下去,加上一幅画的长城假背景,昏昏欲睡。想来也是因为当年港人电视机都尺寸不大清晰度也不高,节目也不多,所以才能忍受,换作今日,真是要了观众的命。

说到服装布景,服装简单没有花哨,今天来说也是崇尚简约的设计,说陈家洛的袍子好似睡袍也就算了,不过这部戏的服装设计也不能算失败,起码比起八十年代后期那些武侠剧的人物造型一个个好似流行歌手一样要养眼得多吧?说起布景,这块硬伤可是这部经典永远的痛了,假山假石也就罢了,大漠风光用几块石头盖上黄布也没什么,最难受的是用画来代替远山树林等。本来六十集电视剧多数场景都是在一眼就能看出破绽的布景棚里,看起来已经非常令人压抑,加上这些画出来的水榭亭台、万里长城,这个太说不过去了,虽然当年是邵氏时代,摄影棚的运用是最普遍,不过因为是当年才会接受这样的事实,在今天看来,无线罕见的拖沓剧情加上压抑的布景,限制的不仅仅是观众的眼球。

演员阵容刚才说过是很强大的,可在如此单薄的对白和剧情之下,郑少秋的陈家洛只剩下了一种笑容和一种悲苦,李司棋的骆冰也空有一腔豪情壮志而少了不少女子的柔媚,汪明荃木讷的表现实在差强人意,石坚的张召重一味穷凶极恶,其实还有一点比较人性的地方也没有了表达。由于时代的限制,取景固然不能宏大,而千军万马也只能用几十个人代替,这个优良传统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末,真是屡试不爽。





饱受煎熬的一个星期,圆了多年来的一个夙愿却重重地给我一个打击。诚然,我还是非常喜欢郑少秋的古装扮相,很欣赏余安安年轻时候出尘的美丽,也更加对溏心大鲍年轻时候大为赞赏。是部经典,只是不应该在2007年的今天欣赏,早二十年看到这部戏,会感觉非常精彩绝伦。二十年后看,会更加把它当作一部港剧史书来看,可能就忽略了这样那样的缺点,会比较大度包容之。然而距离剧集三十一年后的今天来看,人似乎未老,剧集的弱点一览无余,时间不长不短,我们为逝去的演员唏嘘,为老去的主演感叹,却丝毫找不到喜欢上这部经典的理由,真是无奈得很。

书剑恩仇录書劍恩仇錄(1976)

又名:Book and Sword

主演:郑少秋 汪明荃 余安安 

导演:王天林 / 编剧:王天林 Tian-lin Wang/金庸 Louis 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