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人物,在中国文艺作品中有一些共性:自以为是,对他人的意见不屑一顾,甚至从不正眼看他人,等着别人请,等着别人求,一不满意就发脾气,一不高兴就拂袖而去——总之,从来不正面沟通。
这种不正面沟通的臭毛病,未必是现实中正面人物的缺点,却是中国文艺作品正面人物的通病——至晚,司马迁的《史记》中的人物,就已经表现出这种病态了。
收录机、蛤蟆镜、吉他,是1980年代的符号;还有思想中的新名词,自由、计算机,都是现代化的符号,且包含了太多的神秘;而那个年代电影的符号是,抽烟。
本片中的计算机,成为最高的权威,超越了工作关系,凌驾于管理体系,计算机评价的“傻瓜”被作为有力的武器。是否支持计算机,是区分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唯一标准,甚至是夫妻情感的唯一标准——“我只问你一句:对计算机到底是支持还是反对?!”
本片的计算机小组组长,留小胡子,穿皮夹克,目露杀气,更像香港影视中的打手,也像1980年代的街头流氓——应该是导演刻意的,制造对比效果,试图打破观众的刻板印象。
本片的反面人物,有两个表现得惟妙惟肖。

天堂之门(1986)

片长:86分钟

主演:徐行 刘颖涛 

导演:张凤翔 / 编剧:郑荃 Quan 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