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这部影片打五分,是因为觉得这部影片对人性有很深的挖掘。
文佳当着雅米与躲在桌下的谢飞的面,说的一番真情告白,让人恍惚觉得像红楼里的宝玉借哭贾母来哭黛玉。情是真情,泪是真泪,却所语所哭的对象皆不可告人。那句“我们一起经历了那么多,没有什么比我们的爱更重要”,通常只有在与爱人的眼睛对视时,才能说得如此饱含深情。
文佳心性脆弱,极度缺乏安全感,安全感的缺乏掌控着她的命运。她不愿离婚,是为了维持世俗的安全感;与雅米相爱,是为了获取心灵的慰藉。
文佳与雅米两人的关系,是被保护者与保护者的关系。因为脆弱,文佳的内心需要理解、肯定与支持,更需要爱与保护。雅米思维理智、个性冷冽,对文佳怀有强烈的母性悲悯。但,也许看起来强的雅米,实际上却比看起来弱的文佳更弱。雅米或许是个曾经差点溺死于沧海的女子,或许因为曾经受过某类生物的欺骗、伤害,所以对某类生物持有高度戒心,心灰意冷,决绝到底。因为易惑,所以,用心理学来解析对方,看透对方;因为易伤,所以用把对方解析得一无是处、不值一顾来武装自己,使自己永远旁观对方,永远高度清醒,永远不受此类生物的困扰。如果真是这样,米雅即是一个心死的、绝望的,灵魂弱到冰茧自封的女子啊!
与生理无关的同性恋,多是在异性中找不到知己与慰藉,才转而在同性中找寻。文佳是这样,雅米或许也是这样。雅米不喜欢男人,却无论形与神,穿着与思维,都在努力接近男人的特征。从这点来看,雅米灵魂深处对男人不是没有渴望的,只是这渴望被理智与意志遮蔽得太深了,深得连她本人都察觉不到。雅米所渴望的男人是反男人的。雅米眼中的男人自私、薄情、贪婪、无耻,那么雅米所渴望的男人,就是反自私、反薄情、反贪婪、反无耻的,是经过净化与升华的男人。因为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这种净化、升华版的男人,那么雅米就干脆放弃了现实中的寻找。转而将这样一个净化、升华版的完美型男人,投入自我的理想中去铸造和实现。
回头再说男女主人公:文佳的心灵为什么需要慰藉?是谢飞的不着家使她寂寞?还是谢飞的背叛使她受伤?谢飞为什么要出轨?是为了追求新鲜刺激?还是文佳婚前便与雅米相爱,婚后对谢飞缺乏柔情?片中对这些未作明确交代,不过从谢飞溜出酒店的那种蹑手蹑脚、匆匆如逃来看,他对晶晶只有性爱没有爱情,所以谢飞的出轨多半是为了追求新鲜刺激,与爱无关,自然也就与不爱无关。
想想人世间的情感:两个人最初在一起多是因为爱和信任,最后分开多是因为不爱或不再信任。这个从爱和信任,到不爱或不再信任的过程是怎样的?是错综复杂、微妙幽曲得厉害的吧!如果从没有欺骗与伤害,爱会不会变?信任会不会丢失?如果从无欺骗,信任一定不会丢失;从无伤害,爱却不一定不会变。人生来有各种劣根性,最大的劣根性便是容易被空虚无聊打败。尤其男性,最受不了日复一日的平淡。如花似玉的美人放家里久了,新鲜劲过去了,也一样寡淡无味、没有看头。所以,男性的爱情,除非灵魂之爱(灵魂欣赏一般不会出现审美疲劳,也没有保鲜期),多数都是易变的。也因此,男性较女性容易出轨。又因为男性之出轨,多数不过是因为生活里缺乏新鲜刺激,与爱无关,所以男性出轨一般都不会考虑放弃婚姻。
谢飞就是一个极度空虚无聊的人。咖啡馆那幕,谢飞对晶晶所做的饥渴表现,不是因为饥渴而饥渴,而是想用撩拨爱欲与甜言蜜语的方法,让对方酥软、融化在他的柔情与魅力里。他以为用柔情蜜意便可以征服一个物欲女郎,这真是蠢幼的思维,好在后来恢复了些心智,动用高价包包来撩拨、安慰美人,收效颇佳。谢飞明明知道晶晶爱的不过是他的钱,为什么还要与她纠缠一起?正是因为他空虚无聊啊!而晶晶作为一个不用与他朝夕相对的偷情对象,尚未成为他厌倦的平淡日常的一部分,恰好可作医他空虚无聊的药。
谢飞对别人没有真心,但是很希望别人对自己真心。他爱别人都是基于爱自己。无论是打得火热的晶晶,还是貌合神离的文佳,谁设的局更高明,谁让他觉得她更爱他,他就会笃定不移地站到谁身边去。雅米正是看透谢飞这点,才认定她设的局一定会成功。
这个片子把男主个性的弱点与不堪,挖掘得淋漓尽致。对两位出柜的女主的相爱倒隐含同情。譬如,当文佳问雅米她是不是老了的时候,雅米深情凝视她,满含怜惜,摸着她脸对她说:你怎么会老呢?我觉得这里表现得很好,两人之间的深情瞬间得到展示。当然,将两个女人的惺惺相惜刻画得如此动人,这里应该主要还是导演的功劳。综上,我觉得编剧可能是个女子,要么不是女子,就是个反自私、反薄情、反贪婪、反无耻的,经过净化与升华的男子呵呵。
另外,片子的片名真是妙极,片名本身就是个很大的广告嘛!看到速递易的柜门弹开的那刻,我不由会心一笑。真是会玩啊,一语双关呀!
至于音乐,我认为没那么差。除了男主东躲西藏那段,为了加强紧张感,渲染过猛之外,其他还行。两女主一起丢内裤那会,开始响起的那段音乐,流淌着胜利在握的畅悦,带着些看破人生如戏后的苍凉,还扬洒着些淡淡的五味杂陈的怅然,感觉还不错!
说了这么多,尽是废话吧!来几句不废话的话。
艺术重在才情与悲悯,技巧为末。
王小山因悲悯人性而思考人性,才情与悲悯并重,将来定然能将电影拍成不朽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