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毕业在上海》在两个同济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求职、初入职场的经历中显示了一种张力。一个是凤博,老实男孩,外地的贫家子弟,同济众屌丝理工男的典型代表,温厚沉稳,幽默率真,对人际交往不是很敏感,专注于他的机械专业,除此之外就是打打篮球,生活简简单单。凤博这种人选定一个专业后就会埋头做下去,很少考虑“为什么”“怎么做”“目标在哪”这类问题,但这种踏实苦干的人往往会稳定地取得不错的成就。绍禹作为大城市弟子的代表,则显得聪明许多,自我意识觉醒较早,富有主见,这种聪明在大学校园里轻松地为他赢来很多光环,他们一个光鲜亮丽,一个屡战屡败,求职上对比鲜明。然而时间一过,绍禹的问题迅速暴露,过度自信易使他刚愎自用,固步自封,过多的光环也使他难以正确评价自己,正如母亲说他“骄傲”。对自己评价过高,往往会不知足、不安定,一心想着跳槽,这既是挑战也是麻烦。绍禹第一次宣讲会中那个合影的镜头给得特别好,他笔挺、自信、穿着干练,在一群屌丝中光彩夺目,这是因为他的职场意识觉醒较早,相比之下,凤博虽然还是个呆若木鸡的毕业生,也有企业看出了他的潜力——他专业技能更扎实,至于职场的软功夫,只要有意识去培养很快就能跟上。初入职场,聪明的学生容易一下抓住人的目光,但这不会构成长久的优势,个人能力的扎实稳进才更重要,所以一些类似凤博的学生其实后劲更足,更直接稳定地为企业带来效益,而绍禹则需要一段时间经历挫折、调整心态。最有趣的是,绍禹在片尾显出了上海小男人的本色,遇上一个气场更强大的女友,甘心受其所制,转战杭州,放弃了自己的小算盘(之前提到他毕业后前三年要在上海,这是自己家,会有许多优势)。一个想法多的人往往也容易自我颠覆,这是否是明智之举还很难估计。凤博和绍禹虽不相识,在影片中已形成一种隐性的较量。“过分的积极进取也是一种浮躁”,凤博的人生观无意间正中了绍禹的下怀。他们将继续在职场中浮浮沉沉,时而你超过我,时而我超过你,两种性格,两种人生。算计难道不是一种盲目?聪明人难道不会越来越困惑?踏实地等待也并非不是明智……谁也难以预料。随着越走越远,更多的比较也许意义不大,加之拍片时间有限,一个开放式的结尾已作出了最好的提问。这个短片是一次丰富的人学研究。


2014-01-15

我们毕业在上海 job hunting(2011)

主演:李凤博 王劭禹 

导演:刘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