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颗树在森林里倒下了,
没有任何人听见,
那它是否还算发出了声音呢?“
薇薇安·迈尔,1926年生于纽约,一个在芝加哥工作了40年的保姆。但她却有着不为人所知的另一面——一个真正的摄影师。
作为一部纪录片来说,它最成功之处就在于从影片开始到中间一部分能让观众对迈尔产生浓厚的兴趣,设置了十分多有效的悬念铺设。导演约翰·马卢夫在解密这些疑问的过程中贯穿着许多冲突和矛盾点,比如迈尔周围的人都认为公开迈尔的作品是不好的行为,而导演马卢夫会觉得这是对的,并且之后也找到了迈尔生前写给摄影馆的信件。这样的矛盾和冲突点很多,使得纪录片变得十分丰富、有趣。
但马卢夫自己也承认他的好奇心特别强,他想要了解迈尔的一切,影片后半段就一直在挖掘迈尔的身平,这点引起了影迷很大的争议。当然马卢夫凭借他的好眼光发掘了一位如此伟大的艺术家是无可厚非的,至于他为宣传迈尔到处办展览、高价出售迈尔的作品是在营销迈尔给自己获利还是什么就不能妄自推断了。
接下来讲讲迈尔这个人本身,她理论上是一个二流摄影师,但她其实是一个一流的艺术家。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家,最符合大众想象的一成不变的特点就是:不是正常人。并且像迈尔这类“生前其艺术不为社会接受,直到死后才被认可并惊为天人”略带悲剧色彩的艺术家更是为我们喜闻乐见的。
迈尔是有阴暗面的,把自己活得像一个隐士。这种反社会者往往能成为一流的艺术家——因为离人群足够远。这点也就使得迈尔的街头摄影作品充分地展现了其对人性的感悟、对摄像以及对街道真正的理解。
她也喜欢自拍,或者拍自己的影子。
她渺小、隐秘的身体后面,是一个高大的自我。
许多人对迈尔生前的作为觉得很特异、古怪。在那个年代,一个高6英尺、身穿长款大衣、头戴一顶毡帽、手持双眼的禄莱相机的女人会在街头、贫困区甚至会钻到垃圾桶里拍照,周围人都无法理解这种行为。但正因为如此,后人才能从她遗留下的15万张底片中收获宝藏。
迈尔用她精彩的一生告诉我们:即使生活在沟壑中,也要仰望星空。
在迈尔的镜头下,无论是中产阶级、地主富豪,还是儿童、底层工人、流浪汉们,都永远饱满,永远栩栩如生。而她本人,也被后人评价为改写摄影史的第一人!
不仅摄影如此,用心成就自己擅长的事儿,也照样能够成就自己。这个世界,总是有人能够摆脱无名,摆脱平庸,徜徉在属于自己熠熠生辉的世界里面,闪闪发亮。所以,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求名利,仅仅是因为喜欢,这大概也是迈尔人生的意义吧!当今社会,我们大多数人似乎早已忘记了活着的意义。终日为生计奔波,为生存而生存,即使在年轻时有能力和才华去做自己特别想做的事,却总会因为周围各种因素而放弃、屈服。精彩的人生可以有很多种,平庸的人生永远一样。我们虽然不是薇薇安·迈尔,但我们也可以活成精彩的自己。

寻找薇薇安·迈尔Finding Vivian Maier(2013)

上映日期:2013-09-09(多伦多电影节) / 2014-04-17(意大利)片长:83分钟

主演:约翰·马卢夫 玛丽·艾伦·马克 菲尔·多纳休 薇薇安·迈尔 蒂姆·罗斯 

导演:约翰·马卢夫 / 查理·西斯科尔 / 编剧:约翰·马卢夫 John Maloof/查理·西斯科尔 Charlie Siskel

寻找薇薇安·迈尔的影评

whisky
whisky • 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