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表姐曾经推荐过今年奥斯卡的遗珠之作《黑水》。
影片讲述了一位平凡律师凭借一人之力,排除万难揭露杜邦集团化学污染的故事。
片中的男主角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死磕,将对手送上法庭,只为换来迟到的真相和正义。
他不是超级英雄,但却用自己的良知和信念,来守护周围的世界。
而在最近,表姐又挖到了一部高分纪录片《药剂师》,同样讲述了一位执着真相的平凡英雄的传奇人生。
目前评分8.7——
看到网飞出品,影片的质量就无须担心了。
纪录片一共4集,每集60分钟,加起来相当于两部电影的时长。
故事讲述了——
平凡的药剂师丹·施耐德,在儿子被谋杀后艰难追凶,并耗费二十多年时间揭开真相,抗击滥用药物犯罪的故事。
整部影片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和音频影像资料整理而成,而更厉害的是——
虽然是一部纪录片,但导演却采用了悬疑片的叙事手法。
通过不断的抽丝剥茧层层揭开真相,而背后的故事更是反转连连,充满戏剧性。
0 1
下九区枪杀案
故事的开始,要从发生在美国新奥尔良的一桩枪杀案讲起。
死者是一名23岁的青年丹尼,出生于一个中产家庭,从小是父母眼中听话的好孩子。
中年丧子的悲剧,让丹尼的父母陷入巨大的悲伤和无助当中。
而更让夫妻俩难以接受的是,自己的儿子竟然死在当地的下九区。
这是新奥尔良市的一片黑人社区。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由于美国种族歧视问题的加剧,有钱的白人们开始集体搬迁至条件更为优越的圣伯纳区域。
于是——
脏乱差的下九区和富裕的圣伯纳,俨然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尤其到了九十年代末,下九区开始毒品泛滥、犯罪高发,成为当地的三不管地带。
很多白人们开始去下九区购买毒品,而死去的丹尼就是其中之一。
在警方眼中,丹尼不过又是一个因为毒品死掉的瘾君子,类似的案件几乎常有发生。
面对丹尼的父亲的询问,警方只是傲慢的留下一句:
你的孩子是瘾君子,他不该去哪里。
言外之意是丹尼之死是罪有应得,之后,警方对这起案件的调查就变得杳无音讯。
于是,这位绝望的父亲决定凭借自己的力量,找到杀死自己儿子的凶手。
他四处借钱筹款,然后悬赏寻找案件的目击证人,并对每一个疑似涉案的人的话进行录音。
很快一位16岁的黑人男孩杰弗里开始进入警方视线。
据他所说,自己在案发时曾经骑车经过,目睹了整个案件过程,凶手是当地的帮派成员。
杰弗里的证词表明,这桩案件不过是寻常的帮派仇杀。
但是纪录片至此第一集才刚过二十分钟不到,显然真相没那么简单。
0 2
疑案追凶
很快,警方调查之后,发现杰弗里在说谎。
因为涉案的那名帮派成员在案发时正在监狱服刑,根本没有作案的可能。
案件再次陷入僵局,丹尼的父亲却不肯放弃,继续不停地寻找目击证人。
他圈下谋杀地点附近的几条街道,然后挨家挨户地打电话询问,有没有当晚案发时的目击者。
功夫不负有心人,丹尼的父亲又找到了一位目击者谢恩。
靠着谢恩的证词,案件出现了惊人的反转——
在谢恩的指认中——
当晚杀死丹尼的居然正是此前的目击者杰弗里。
但她一直不敢出来说出真相,因为向白人告密,在当地黑人同胞的眼中是背叛的行为。
最终谢恩虽然勇敢站出来指认凶手,但换来的代价却是,被迫从当地搬走。
警方顺着谢恩的证言,再次审问杰弗里,最终确认——
他就是真凶。
此时距离案发已经过去11个月,案件终于真相大白,杰弗里也被捕入狱。
不得不说,光是这样一个绝望父亲孤身追凶的故事,就已经足够传奇了。
然而——
丹尼父亲对真相的追查,却才刚刚开始。
0 3
处方药
丹尼的父亲丹·施拉德原本是一位药剂师,在一家药房上班。
在调查儿子被害案的时候,丹一直调查案件的一个关键问题——
他的儿子究竟从哪里染上的毒瘾?
起初,丹对于毒瘾源头一无所知。
但两年后,在药店上班的他,却注意到了一个异常现象。
在丹上班的药房,经常有很多青年人带着处方签,来购买一种名叫奥施康定的止痛药。
身为药剂师,丹清楚地知道——
这种麻醉性镇痛药物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含有一种类似于吗啡的物质。
一般来说,需要服用这种药物的都是重大病痛的患者,可这些来买药的年轻人看起来似乎都很健康。
尽管声称这种药物的制造商,号称其几乎不存在成瘾的风险。
可身为药剂师的丹却心知肚明,如果服用不当,这些药物不仅会成瘾,而且致命。
说得直白点就是,和海洛因无异。
而更奇怪的是,这些来买药的年轻人,都拿的是同一家诊所。
诊所的医生名叫克莱吉特,他的诊所虽然远在城郊,却在半夜三更都挤满了患者。
偏偏这位医生所开的药房,一般集中在三种:
舒肌痛、赞安诺和奥施康定。
全部都是止痛类的药物,而且所开的剂量都很大。
种种迹象让丹产生了怀疑,毒瘾的源头可能来自这家诊所开出的处方药。
那些以求诊为名的患者,其实就是隐形毒贩,他们利用处方到药店拿药,再将药片拆分卖给排在后面的病人。
这哪里是什么治病求救人的医生,分明就是个谋财害命的毒贩!
0 4
被隐藏的真相
就在丹对诊所的调查过程中,又发生了一起意外命案。
当地的一名叫做雪莉的女孩在购买奥施康定之后死亡,死因是——
药物过量。
这起亲眼目睹的惨案,更加让丹自责,他下定决心,要揭穿处方药背后的真相。
用丹的话说就是:
我不会让这个医生和这个药继续杀人。
就像两年前不惜一切为自己儿子追凶那样,丹又开始了四处明察暗访调查真相的日子。
他带着摄影机开始暗中监视克莱格特的诊所,为了获取信息,还联系到一位曾经的瘾君子作为内应,帮忙去诊所买药取证。
经过不懈的调查之后,丹逐渐掌握了这家诊所背后的地下毒品网络。
有了证据之后,丹又冒险将自己收集的罪证交给了美国的缉毒局,希望警方能够立案调查。
可左等右等,缉毒局一直毫无动作,理由是证据不足,并通知丹不要再调查下去。
丹依旧不死心,之后他得知俄亥俄州有一名医生因为滥开药品被捕。
于是他联系了经办此案的检察官,最终得知能够给医师定罪的关键——
需要医学委员会的配合取证。
经过丹和医学委员会的取证调查,警方终于成功将医生克莱格特定罪,并吊销执照。
然而就在正式起诉前不久,克莱格特出了严重车祸,并因此得到保释。
案件至此告一段落,但作为药剂师的丹,却不愿意停止对真相的继续追寻。
在他身处的圣伯纳,甚至是没过各个州府,都一样存在着这类滥用药物的犯罪行为。
可因为这种罪行常常难以界定,因为一直属于政府监管不够的区域。
而这一次,丹则将矛头直指了造成药物的根源。
这不仅仅是止痛药的制造商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体系监管不力的问题。
于是,丹又一次踏上了寻找正义的征程。
他去学校演讲,为报纸写文章,给政客写信,呼吁大众和政府重视药物致死和药物犯罪。
丹深知自己要面对的不是某个机构或是个体,而是一条庞大且黑暗的利益关系链条。
看到这里,表姐联想起电影《黑水》的结尾。
在杜邦案最后的庭审上,距离最初立案起诉已经过去了十七年,法官让原告律师起身时,发现依旧是比诺特律师,感到有些吃惊。
但比诺特律师却只是坚定地回答道:
我依旧在这里。
无论是药剂师丹,还是《黑水》中的比诺特律师,他们都是在为极力为不公的受难者发声。
正如纪录片结尾丹所说的那样:
毒品问题就像是,我们身处黑暗的隧道,也许隧道的尽头会有光。
又或者——
我们能以某种方式,在隧道的尽头,制造出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