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经典的东欧反战电影。横向比较《斯大林格勒》1993版和《我们的父辈》则不难发现在人物剧情和对战争的反思上皆不如德国人拍的电影深刻并且政治意味很浓。比如:新兵兄弟的死并没有让人感觉到什么:战争的残酷?因为战争都是会死人的。而在《我们的父辈》中,Fredrich之死是他对自己的救赎,对自己目睹的一切暴行和战争的残酷的解脱。而德军上士的家书仅仅反映了苏军对自己家庭的迫害和对自己的自责。但是,在电影中这种简单直接的叙述和穿插的细节(比如送食物的傣族人和双方军官对上司的不满)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民族在1944年的挣扎。他们的呼喊,当时谁有在意呢?
但是若从历史角度分析,作为一个处在世代战争风口浪尖的国家,需要让外界知道他们在1944年遭受的一切苦难:家园被苏联和纳粹轮番侵占,象征独立的三色旗被一次又一次的扯下,家园支离破碎...同一个民族的人们在家园被侵占之后为了各自的信念而战。在公路伏击那一段苏联爱沙尼亚军指挥官下令停火,双方走出战壕的镜头成为了这部电影,乃至这场战争最好的诠释:人们拥有的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不再存在,面对身着不同的制服,信仰不同的同胞们,他们都在怀疑自己到底是为何而战?他们开始厌恶战争,唾弃希特勒和苏联上司。随着SS第20师随11师后撤回德国,战事暂时告终。但是苏军上士看到三色旗被讲下,红旗升起的一刻,曾经心中的激情也一扫而空,化为失落和对民族的默哀。
镜头是此影片最成功的部分,不论是战争中的动态镜头和对战斗细节的刻画都非常成功。影片整体的视角让人非常舒服。细至每一位士兵的表情,都非常成功。最成功的镜头仍然是双方停火在战壕中矗立,堪比Fredrich死亡的一幕。影片全然不缺乏大场面,苏军冲锋和步坦协同和历史上近乎一致,坦克炮塔上的标语也非常细致(虽说看不懂)。至于道具,德军的迷彩和武器一看就知道是专门考究过的。
总之,一部成功的东欧反战电影,以独特的视角(政治偏向...)来展现了爱沙尼亚民族所受到的创伤。

一九四四1944(2015)

又名:1944铁甲连(台) / 我们的1944 / 1944: Forced to Fight

上映日期:2015-02-08(柏林电影节) / 2015-02-20(爱沙尼亚)片长:100分钟

主演:卡斯帕·威尔伯格 克里斯蒂安·乌克斯库拉 麦肯·施密特 格特·劳塞 亨德里克·图姆佩勒 卡尔·安德烈亚斯·卡梅特 亨里克·卡尔梅特 帕努·欧加 普瑞特·斯川伯格 普瑞特·派厄斯 马特·派厄斯 克瑞斯托·维丁 贾克·普林特斯 马格努斯·马里乌森 迈特·马姆斯登 托努·欧加 瑟珀·西曼 安妮·里曼 

导演:埃尔莫·纽加农 / 编剧:里奥·古拿斯 Leo Kunnas

一九四四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