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国家,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当载满难民的美国和南越的船只抵达菲律宾时,他们只得降下所有南越的国旗,难民才能踏上菲律宾的国土。唱最后一支国歌,在大海上看最后一次飘扬的国旗,是南越人最悲伤也最无奈的时刻。他们流泪了,泪流完了,只剩下空洞的神色。
影片故事开始于巴黎合约签订后,美国从越南退兵。不久北越与南越的战争打响,随后南越节节败退,直至北越最终统一了全境。在北约军队逼近西贡的压迫性的局势下,影片着重描写了,美国政府的冷漠举动和美国军人和大使的自发性人道主义行为,两者形成了鲜明的 对比。国家是以利益为行动准则,不带有人的感情因素,所谓政治也就往往冷酷无情。
近来在全球反恐的大趋势下,俄罗斯与土耳其的擦枪走火事件不断,而美国的暗中举动,也令人不免为长久以来难得的和平担忧。人的本性是利己,代表不同人意志的国家体制,更是将利己的本性放大,所以两国交战,常无对错,只论成败罢了。
作为战争下的普通士兵与百姓,与国家整体间的激烈对抗呈现了明显的反差,他们彼此间并无深仇大恨,也许在一个平和的日子,还能一起喝茶钓鱼谈生活琐事。但被民族大义,国家荣誉挟持到了道德高地的他们,只能成为炮火里的一员。
影片中美国大兵对南越人的无私救援,成为了那个黑色时代一抹炽烈的色彩,不过也只是昙花一现,在现今的世界格局下,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读三体时,对书中一套理论记忆尤深,大致是讲如果有外星人入侵地球,不管从开始收到这个信息到实际入侵相隔多么漫长的时间,地球内部一定会产生分裂,而非一致抵御外敌。
将这个观点放置在影片中,也同样合适。人类或许会互助友爱,但不会形成长久的稳态。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至于对事事太过悲观。接受了人性的本质,才会倍加珍惜和感激那些片段的温暖和平和。

在越南最后的日子Last Days in Vietnam(2014)

上映日期:2014-01-17(美国)片长:98分钟

主演:理查德·尼克松 亨利·基辛格 Stuart Herrington Juan Valdez 

导演:罗瑞·肯尼迪 / 编剧:马克·贝利 Mark Bailey/凯文·麦卡莱斯特 Keven McAle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