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过后的这一周,我一直在看这部前苏联拍摄的《战争与和平》,这应该是第四次看了。这部电影总长六个多小时,每次看都要花上几个晚上。这次看得更细些,更入迷些,以致于前后快一周时间。
之所以看了这么久,是因为这次看到的是标准公司发行的蓝光版,画质更清晰,色彩更饱满,层次更丰富,如油画般的画面看得我沉醉不知归路,有些段落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都看不够,还叫上家人一起欣赏。没办法,这电影确实让人爱不释手啊。从发掘老电影的努力上,CC这份功德无量,无人能出其右。
前苏联这部《战争与和平》筹拍初衷多少是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当初美国先拍出同名电影,前苏联引进后造成巨大轰动,给当权者以极大触动,立志要拍出更好的托尔斯泰。现在看来这部动用国家力量拍出来的电影确实把对手比下去了。仅拿舞会一场来看,美国版就象在是在地窖里拍了一样,舞池太小、人物太少、衣服太廉价。前苏联版用金壁辉煌、光彩夺目来形容也不为过。后面的博罗迪诺战役就更没办法比了,苏联人用一万两千人来拍,几乎完全复制了当年的战争。至于莫斯科大火、乡下打猎等段落都是极尽铺张,长镜头、大广角的运用力图以全景示人,给人造成极为震撼的视觉效果。说这部电影是空前绝后也没有错,想来以后如此消耗来拍电影是不会再有了。
当然如果只是这些物质上的支撑,这部《战争与和平》还不足留名后世,说到底这部电影是拍出了原著的思想性,刻画出小说的精神主旨。托翁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人类真善美的追求,对于邪恶的抗争与奋斗,明明白白地感染着每一个观众。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日本教育局会把这部电影推荐给每名日本学生来看,这部小说,这部电影所要表现的,所要向人们倾诉的正是人们对于生活意义、对于人生价值追求的定义。电影中的主人公虽然经历了挫折、生死、毁灭与重生,但只会是更加地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人生本是那样的丰富多彩、那样的无穷无尽,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浪费它、忽视它、破坏它。
虽然这部电影起意于意识形态之争,但前苏联政府和艺术家们真真正正做了一件伟大的事业,拍出这样一部博大、深刻、高尚的电影,以至于无论何时来看它都能从中感染到力量、受到鼓舞、提振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美好的追求。
剧中三位主演,吉洪诺夫、达邦丘克自不必说,演娜塔莎的柳德米拉人称“苏联赫本”,我以为她比赫本要演的好太多。娜塔莎那份从少女的天真到劫后的成熟,她表现的很到位,人物刻画立体,层次感极强。也许是因为生在苏联,阻碍了她成为国际影星,假想如果她是在西方,相信会比赫本有更大的成功。真要是论容貌、气质,我觉的赫本还要差她一些。
本来以为加上上译的国配更为经典,后来发现前苏联这些表演艺术家台词功力了得,听原音更有魅力。
最后吐槽一下CC的封面,确实难看。把安德列画成了猥亵的老头,一点贵族气质都没有了。

战争与和平Война и мир(1966)

又名:War and Peace / Voyna i mir

上映日期:1966-03-14(苏联)片长:401分钟

主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 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 安娜斯塔西亚·维尔金斯卡娅 安东宁娜·舒拉诺娃 鲍里斯·扎哈瓦 阿纳托利·克托罗夫 奥列格·塔巴科夫 维克托·斯坦尼岑 伊琳娜·斯科布采娃 瓦西里·兰诺沃依 琪拉·戈洛夫科 伊琳娜·古巴诺娃 亚历山大·费·鲍里索夫 奥列格·叶甫列莫夫 朱利·乔霍涅利泽 弗拉季斯拉夫·斯特尔热利奇克 安格林娜·斯捷潘诺娃 尼古拉·特罗菲莫夫 尼古拉·雷布尼科夫 爱德华·马尔采维奇 叶莲娜·佳普金娜 诺娜·莫尔久科娃 彼得·萨温 谢苗·斯瓦申科 谢尔盖·尼科年科 丹尼尔·涅特列宾 阿列克谢·格拉济林 伊万·热瓦戈 加琳娜·克拉夫琴科 尼古拉·格林科 斯坦尼斯拉夫·切坎 列夫·波利亚科夫 杰玛·菲尔索娃 安德烈·斯米尔诺夫 亚历山大·斯米尔诺夫 尼古拉·布勃诺夫 乔治·米利亚尔 罗季翁·亚历山德罗夫 伊娅·阿列比娜 玛丽亚·卡普尼斯特 尼古拉·库图佐夫 

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 编剧: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Sergei Bondarchuk/瓦西里·索洛维约夫 Vasili Solovyov/列夫·托尔斯泰 Leo Tolstoy

战争与和平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