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让一个艺术家朋友给我看点我从来没见过的东西。地图展开。我们学校里面没有地图,因为太长了。(全场低度笑)
2、我感受到海的壮丽,但面对它时,我同样感到恐惧。这可能缘于我以前的经历。我的朋友从一块岩石跳到另一块岩石,然后他被海浪卷走了,再也没有被发现。他是我身边第一个不见的人。
3、——“神”用马普切语怎么说?——不,不,我们没有这个。(全场中度笑)
4、然后Gabrielle开始用马普切语讲述横渡的故事。(我就开始哭。)(一直到影片末尾还是止不住哭)

短评里有人说纽扣穿起整段关于历史的讲述,我并不赞同。说又带起海与智利的关系,我也不赞同。
首先,前后顺序反了。先是短短几句话说纽扣然后大篇幅的海然后大篇幅的历史。其次,与其形容说是“穿起”,不如说是呼应。纽扣是一个线索,但并没有给我贯穿全场的感觉,贯穿全场的不如说是海。最后,海与国家的关系是服务于阐述历史,单从第2条就可以看出来。

短评里还有说影片“展现”了迫害。我也不能百分之百表示赞同。这部影片不仅仅是“展现”,而是带有明显的情感和立场的,大的方面就不举例,只拿一个细节来说。影片临近结束部分有一位受访者说现在是一个victims和killers活下来的世界。

我觉得看这部电影,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知道现在智利在南美洲来讲是很发达的国家。这样看影片时能够更去思考。尤其是白人到达智利时,带来了什么什么什么,认为印第安人野蛮,而那一批印第安人平均没活到50岁的那一段情节。

讲巴顿被带到伦敦又送回智利时,有一段旁白说他从石器时代穿越到了工业时代,又从工业时代返回到石器时代。配的画面是带着时空穿梭感觉的星际的图,有点跳戏。一个纪录片加这么虚的画面有点空。

短评里有人说脚本挺飞的。同意。

短评里有人说“以严格的人类学纪录片去比附,美则美矣,但对视听追求多少掩盖了影片深度”,人类学我也不懂,但我的确挺同意作为纪录片来讲,少点挺飞的画面,或许深度可以更加强。

不过这是我这次唯一愿意给星的影片了。

还有一点忘了讲,第一次看人体黑白绘时会场也有低度笑。第二次就没有了。

珍珠纽扣El botón de nácar(2015)

又名:深海光年(台) / The Pearl Button

上映日期:2015-02-08(柏林电影节) / 2015-10-15(智利)片长:82分钟

主演:帕特里西奥·古斯曼 

导演:帕特里西奥·古斯曼 / 编剧:帕特里克·古兹曼 Patricio Guzm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