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剧把自己感动哭了,本来想做个视频分享,后来发现要说的内容实在是太多,文字来见~
如果你对心理咨询是什么,可能是什么样的过程和感受比较好奇,推荐大家看看《扪心问诊》这部美剧,这部分是一部以心理咨询为背景,比较真实展现展现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互动的一部剧。当然,毕竟是一部剧,难免有很多理想化和过度剧化的部分,但从整体上来说,这已经比较接近真实的咨询了,如果你对此感兴趣或者想尝试咨询却不敢迈步话可以看看它感受一下。
这部剧一共四季,第四季换成了其他咨询师,前三季都是随着咨询师Paul和不同来访者之间的工作展开的,每一季有4-5个不同类型的个案,同时伴随着Paul自己的个人生活、个人议题(原生家庭)以及他自己的咨询来推进。
先说说Paul这个咨询师吧,他爸爸也是个咨询师,妈妈患有某类精神疾病(第二季随着Paul和Gina的咨询才出现这个事实),他的爸爸冒着被吊销咨询执照的惩罚风险和女来访者走到了一起(心理咨询的从业要求不得与来访者发生关系,否则吊销执业资格,具体原因有时间了再分享),结果就是他爸爸抛弃了家庭,妈妈可能也因此精神更加备受打击,经常有自杀行为。那时候还是个小孩的Paul一直陪在妈妈身边,但最后也没能留住妈妈,妈妈还是自杀了。Pual到爸爸临终前也没有放下怨恨和爸爸和解(最后爸爸昏迷中他陪在爸爸床前才有勇气单方说出了很多对父亲的复杂感情)。整个剧过程中也穿插着他一些个人议题(包含自己亲密关系等)的展开和咨询过程。
单看Paul的形象,深深的眼眸,忧郁的眼神,散发着优雅内敛克制的迷人感,总是一副又温暖又深情的神态,剧中也有很多女性来访对他产生了情欲移情(来访把对异性的情感投射到咨询师身上),单从形象上看我都觉得是说得通的(此刻可能也是我的情欲移情,哈哈)。
另外,整体上看来,Paul应该是更偏向心理动力学和精神分析流派比较多的咨询师,所以对这两个流派比较感兴趣的可以look look。
我看到了第二季靠后的部分,每个个案都在同一周提出了离开(术语叫来访脱落),Paul一个个处理着这些脱落个案,寻找亲密感的女强人律师(Mia)在冲突中又发现了新的进展最后选择将咨询继续下去,患有癌症的大学生April带着不舍也坚持要执意离开,还有就是要马上要随妈妈搬家而离开的Oliver,今天我要讲的就是这个”被抛弃的”Oliver。
小学生Oliver是被爸妈安排来接受心理咨询的,原因是爸妈分居,但孩子拒绝和爸爸住在一起,随着咨询的展开,很多新的故事线也开始展开和发展。Oliver的妈妈Beth和爸爸Luke是大学时期的恋人,毕业前妈妈怀孕两人就结婚了,毕业后妈妈就一直没工作带孩子到小学,后来两个人经常因为各种事情争吵,最后闹至离婚。Oliver每天都处在父母因为各种小事情的争吵之中,他总是觉得是他的原因才导致父母吵架分手离婚的(在咨询中慢慢探索出来),所以他产生了很多行为,比如情绪性进食,比如做一些事想让爸妈开心不争吵,在学校被霸凌也不敢和父母说因为担心又是无尽的争吵。Paul咨询的过程除了对孩子进行了个体咨询,还对父母进行了个体咨询以及整个家庭的家庭咨询,家庭的关系、互动模式也不断展现。
咨询取得了一些进展之后妈妈进行了在生完孩子之后的第一次旅行,在这过程中还通过介绍找到了一份在高校做助教的工作,但要搬到其他的城市,这对妈妈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找回自我的机会。这一次妈妈决心要“为自己活”接受人生中第一份正式工作,但面临要搬到另外的城市,所以一家三口又开始面临困境。
妈妈执意“任性”一次坚决离开,爸爸不接受自己在布鲁克林带Oliver,所以孩子处在一个“被抛弃”的处境,父母双方都不愿意要孩子或妥协来找其它方案尽量满足孩子需求。和妈妈搬离,意味着要离开熟悉安全的环境,和爸爸分开。留在这儿,爸爸不接受也看似无法照顾自己,甚至一气之下,Oliver说他想和咨询师Paul住在一起。正如Oliver说,他喜欢Paul,Paul能够理解他。当然,咨询师不可能跨越边界满足自己的自恋,这是Oliver父母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且他也要帮助这个家庭重建亲子关系,Paul婉拒Oliver,但小小的Oliver却像被同伴拒绝抛弃一样生气,带着气愤不情愿的和父母离开。让我感动的镜头就发生在Oliver在离开布鲁克林之前最后一次见咨询师,大家也可以感受一下这个画面。
不知道大家看完之后是什么感受,我看完哭的稀里哗啦的。一方面这个小男孩就像当时被父亲抛弃独自照顾母亲的小Paul的处境有些类似,Paul在治愈Oliver的过程,也像是给小时候的自己进行疗愈;另外一个点就是我感受到了咨询是如何在潜移默化之中给来访带来治愈的那般力量。在屏幕外的我都感觉有被Paul共情到,他的温暖,坦诚,温情以及和来访之间建立的支持的安全的治疗联盟本身就是一种治愈。我看到Oliver在一开始接到电话时还是带着气愤的,说着说着他似乎也看到了事情是有可以解决的方案的,他也是可以做到的,他的未来也会慢慢展开适应,Paul也会在他需要的时候继续接听他的电话。Paul告诉他,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一切都会变好的。原来的Oliver是完全没有希望和力量,但放下手机的那一刻,他的那部分无力感有了支撑。生活可能并非会如他愿,但他发现了自己往前走的力量。最后的镜头就停在了两人对视的画面,没有文字,眼神里已经看到了理解~
我有时候也会对talking therapy (谈话治疗)存有些疑问,就能单纯凭借聊天就能修复关系就能走出痛苦吗?看到这里时我想,起效的可能不是谈话,恰恰是谈话过程中咨询师对来访的共情和其他“技术手段”,在安全的、支持的、涵容的咨访关系基础上让来访再次回到了受伤的那个故事片段里,咨询师陪着来访重新去感受了一下发生了什么。从转向去面对的那一刻,曾经受伤的那些外界条件(来访完全没有能够理解,支持他的环境和资源)已经发生了改变。这一次咨询师充当了有教养能力的“父母”给了来访所需的理解、包容、支持和容纳,来访终于敢再去揭开伤疤去看去感受那些痛苦,这次的环境让他拥有了面对的力量,他也不再是那个担惊受怕的“孩子”。当再去面对其他的伤口或面对未来的类似情境的时候,至少来访会更加勇敢一些,因为他知道世界上有人能够理解他,支持他,陪伴他,他会越走越远,越走越有力量,越走越成熟~我想,这应该就是咨询带来的力量吧~
今天参加的课程里老师也形象的描绘了动力学流派在做什么,他们不急于解决来访当前的问题,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困扰来访已久或给来访带来巨大痛苦的事情或情境一定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存在于来访的生命画卷里,咨询师要做的就是陪着来访打开这轴丰富多彩,也可能是伤痕累累的画卷,一起来看看在来访身上都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在潜移默化(潜意识)下让来访进入了类似的痛苦循环之中,然后找到这些事件的关系,以疗愈的同盟关系重新滋养或“重新养育”来访者,以此打破西西弗式的痛苦循环。其实很治愈有没有?
上午的课程同样提到了一个点,就是父母关系特别糟糕要不要为了孩子不离婚(貌似这也曾是奇葩说的某个辩题),我其实挺同意老师的看法的,我也觉得离婚可能比委屈双方继续制造更大矛盾对孩子长远要更好一些,但这里的前提是父母双方都能够成熟面对这件事,尽量降低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因为不离婚的话既然积怨已久双方的矛盾会更加激化,孩子在冲突当中又想不让父母争吵又能感受到父母情绪的暗流涌动、愤怒甚至是恨,还不如让孩子看到成年人的世界是可以分开但同时继续都爱自己和家人的。虽然退一万步讲,不管父母有多大的冲突,孩子从底层还是愿意有个完整的家,有父母在身边,但这种存在对将来孩子自己发展亲密关系和人格发展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比较理想化或明智成熟的方式是将孩子加入到家庭会议当中,让孩子了解到父母要分开的现实情况,但也让孩子知道,这并不会影响父母双方对孩子的爱,他们还是会以各种方式照顾孩子爱孩子。让人稍显悲哀的是,很多家庭在处理这类事情上总要争个你死我活,拼命抹黑攻击对方,让孩子都会陷入混乱,爸爸(妈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她到底爱不爱我,是不是我被抛弃了?这当然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Anyway,随着大家认知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感情的处理似乎也都在发生着变化,希望大家在看网上的狗血“剧情”的时候,作为父母也好或孩子也罢都站回自己的角色探究看如何能在尽量降低伤害的条件下保护孩子和当事的各方。无论分与合,都是离别都是伤,这是没有输赢的游戏,我们当然都期待happy ending,但童话里不也都是骗人的么,哈哈哈~
推荐这部温情的《In treatment》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