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2-16

阿尔卑斯:社会学试验场


阿尔卑斯是我小时候常吃的糖的名字(其实昨天才刚吃了一颗),也是欧洲最大的山脉。正如片中“勃朗峰”所说,这个名字不会透露我们是做什么的,也能在气势上显得不输。就是这么正经地取了名的公司,却干着在大多数人眼中匪夷所思的工作—扮演死者,告慰亡灵。

影片一开头就是一段艺术体操练习,伴着雄浑的古典音乐,之后是教练对学生稍显暴力的训话。正如一个评论所说,本片像是把一个又一个情节直接甩到观众面前。本片的视角几乎是第一人称的,我们在镜头后紧紧地跟随着片中的角色移动,不知道前因后果,就这样偷窥他们的生活。但其实“阿尔卑斯”的工作又何尝不是一种偷窥呢?本来是彼此交集甚少的陌生人,却因为一场不被欢迎的死亡而成为假扮至亲的关系。接受亲近的人的死亡向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要找人来扮演逝者,好像又做得过了一点。这样的疯批设定在兰斯莫斯的电影却又像是家常便饭,他似乎热衷于把电影当作社会实验的绝佳途径,还喜欢让陌生人接近然后影响一个家庭。

在一些人面前扮演他们最亲近的人,对演技要求该有多高?更何况对方还需要抑制住自己内心的悲伤,来指导和配合演员。掌握陌生人的生活习惯,日常物件和最喜欢的演员,就能扮演好他们,听起来似乎很可笑。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阿尔卑斯公司的演员们演技非常生硬,这尚且是人之常情,最让人觉得奇怪的是提供悉心指导并试图乐在其中的“客户”们。他们越是陶醉其中,就越让人感到心痛,如同所有试图逃避问题,不愿面对现实,只愿活在梦中的人。想来这个梦越是接近真实,破碎的时候也就越让人痛苦吧。

片中最勤劳的一位员工应该可以暂且称之为女主吧,在护士的本职工作之外,她接了一单又一单。甚至她每天照顾父亲的日常,除去血缘和薪水之外也可以算作是一份护工的工作。前半段看来她干得还不错,但一切似乎在她带了自己扮演的女孩生前的男朋友回家,满足自己的欲望,超出了“工作范围”之后,渐渐显得失控起来。女孩的父母似乎在这种拙劣的扮演中尝到甜头,请了一个外形与女儿更相近的演员,开除了女主的女儿身份;而掌握阿尔卑斯生杀大权的“勃朗峰”先莫名其妙打了她一顿,再让她以最狼狈的姿态离开。这时电影似乎才开始与现实相关。女主终于展现出自己的人性,她不再是那个机械重复的演员,她是一个需要爱和亲密关系,但是又不幸一无所有的可怜人。

在有些疯魔的外表下,阿尔卑斯其实是一个非常悲伤的故事。又或者这二者本来就相互关联。

亲密关系对人来说有多重要,似乎难以回答,但是想想没有人能完全离开它,似乎也能看出它的重要性。也许是因为人没有办法完全独立地获取生存发展资料,因为保持猜疑与试探要消耗太多能量,所以最终不得不选择相互依靠。现在似乎很流行一种独立宣言,表示自己不需要任何亲密关系,只想独自生活。在21世纪已经迈入20年代的时候,这种生活方式可能早已可行,只是我不知道人到底能不能杜绝与其他人建立情感联结,只剩下事务性的交流。毕竟有的人约炮还会爱上炮友,人性的弱点比我们想象中还顽固。与此同时,加速运转的现代社会又在暗中鼓励我们尽可能丢掉人性,变成一颗螺丝钉,为每一个人抛弃情感创造条件。但这个问题在本片中似乎已经被否定。片尾连那个冷酷的体操教练都兑现了学生想要流行歌曲配乐的愿望,看着她从头到脚散发的喜悦之情,很难不说有人性在其中闪现。

在电影画面之外,勃朗峰的故事还在不为人知。他是否在工作的时候也很笨拙,还是他真的能完全理智地买卖亲密关系呢。明码标价买到的感情是否让人觉得更安心?宁愿与陌生人逢场作戏,也不愿意交出真心吗?也许他就是极少数真的能做到完全抽离情感独立生活的人,这样的人是否真实存在却不得而知,地球上无限接近他的生活方式的人也许有无数个。但是以为自己已经很冷的我,还是耐不住那种寂寞的。


阿尔卑斯Αλπεις(2011)

又名:非普通服务(台) / Alps

上映日期:2011-10-27(希腊)片长:93分钟

主演:昂格利基·帕普利亚 亚里安妮·拉贝德 Aris Servetalis Johnny Vekris 

导演:欧格斯·兰斯莫斯 / 编剧:欧格斯·兰斯莫斯 Giorgos Lanthimos/艾锡米斯·费利珀 Efthymis Filipp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