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国产电影,在国内外斩获了十几项大奖,却拍完两年迟迟未能上映。
甚至连导演本人都拒绝公映,因为知道市场不会买账,想给自己的电影「保留一点尊严」。
在一家发行商的坚持下,影片才最终上映。
没想到的是,场场爆满,好评如潮,从春天一路加映到了秋天。
最后这部300万的小成本电影拿下2100万票房,豆瓣打到8.0。
《碧罗雪山》(2010)
被称作是主旋律导演刘杰执导,广西电影制片厂建国60周年的献礼片。
意外的拍得颇有反骨,不仅不够主旋律,甚至还把很多人不敢说的话都拍了出来,难得过审。
故事发生在云南怒江,碧罗雪山脚下的一个傈僳族村子。
原始村落一边需要接受国家的帮助和号召,步入现代文明,一边又被要求不能破坏生态。
原先赖以生存的土地全都成了国有财产,生产劳作处处受限,越来越多不可调和的矛盾蓄势待发。
首当其冲的就是传统的信仰和切身利益之间的冲突。
村里的人把熊当做圣物,自认为是熊的后代。
人敬熊,但熊却破坏庄稼、咬死牲畜,甚至伤人。
被熊抓伤的人在村里根本抬不起头来做人,因为「熊只伤坏人」。
村里最德高望重的长老对此深信不疑,村民们敢怒不敢言。
偶尔喝醉了酒说出老熊不过是畜牲的话,第二天酒醒就吓得赶紧送一头自家的羊上山给熊赔罪。
他们心里也无法确定老熊是不是真的掌握村落命运,但他们确定的是:老熊不能杀。
以前隔壁村子的人来杀熊,他们不让,现在自己深受其害,想杀了,国家不准。
政府没收了村民们的猎枪,于是每次黑熊袭村,大家只能躲在家里眼睁睁看着。
事后找政府索赔,一只羊只值一百块。
当然,政府除了替熊考虑,也替村民考虑了。
要求村里的孩子必须上学,但又说数量不达标,凑不够10个孩子没法请老师;
想给村子修吊桥,但环保志愿者们说,修了桥会有很多人来旅游,会破坏生态。
所以一搁再搁,村里还是只有一条溜索能和外界联系,村民们还是连汉语都听不懂。
唯一的办法是,搬迁。
但长老不同意,他不愿意离开这个世代居住的地方。
每次政府请人来游说,他都答非所问,避重就轻。
最让人唏嘘的,是里头的感情线。
吉妮是村里最漂亮的姑娘,谁娶她需要给20头牛作为嫁妆(普通姑娘15头就行)。
她和长老的孙子迪阿鲁互相喜欢。
但迪阿鲁的老爸和哥哥出去缅甸打工,多年没有音讯。
按照村里的习俗,哥哥如果去世,迪阿鲁必须娶自己的嫂子为妻。
吉妮的哥哥木扒,为了生计偷扒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红豆杉的树皮,被抓进了看守所,只有补上「赃款」才能减刑。
长老反对迪阿鲁娶吉妮,吉妮的爸爸只能把吉妮卖给村里有名的烂酒鬼。
吉妮不愿意,在某天清晨盛装打扮上山找到了黑熊。
表情从一开始的害怕,到突然露出一抹微笑。
因为老熊要是杀死了人,国家给赔4万块。
但迪阿鲁去乡里索赔的时候,负责人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总得有证据,最要紧的还是从山上搬下来吧」。
在这里,熊比人金贵。
最后,长老终于同意村落搬到山下。
整个片子没有明显的戏剧冲突,平实得像一部纪录片。
但派爷看到最后却久久不能释怀。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吉妮最后的笑容令人心惊。
因为这个故事无法追责——
村民们坚持千百年来的信仰,不愿离开故土有错吗?

环保志愿者想要保护生态有错吗?

政府想让村落接受现代文明,想保护珍稀动植物有错吗?
好像都没有,但它们揉在一起,却又好像哪里都不对。
情与法、情与利、现实与信仰、固守与离开几乎都是悖论。
电影很现实,但现实比这更夸张。
电影里所有的演员都是当地的原住民,几乎都不会说汉语,拍戏全靠翻译领会导演的意思。
刘杰给他们一天一百块报酬,差不多是很多人家一年的收入。
但即便这样,也有很多人不愿意拍,因为觉得害怕,且钱在当地用处不大。
饰演吉妮的娜真叶从来没有坐过车,也没有看过电视,第一次听说有人要让她拍电影,吓得哭着跑了。
剧组收工后几个月后,娜真叶就被哥哥嫁出去换了钱。
2010年,刘杰把她接出来参加上海电影节之时,她已经有孕在身。
是的,在这个年代,还有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需要拼命迈向文明。
我们惯常的思维是,文明总归是好的。
但《碧罗雪山》抛出了一个疑问,原生态和现代工业是否真的能和谐共存?
外面的人把红豆杉变成了珍惜植物,却要让从未享受过工业成果的原住民承担后果。
文明成了最好的遮羞布。
吉妮和迪阿鲁去乡里了解木扒的情况,主任说国家还给发了救济物资,「你们居然还有脸来领?」
吉妮和迪阿鲁羞愧的低下了头。
我们在原始的愚昧与现代文明间进退失据。
当世代刀耕火种的地方被现代文明所波及,里面的人将无法自处。

碧罗雪山(2010)

又名:Deep in the Clouds

上映日期:2010-06-12(中国大陆)片长:93分钟

主演:汪普则 娜真叶 积阿迪 黑皮 胡春华 丰春梅 

导演:刘杰 / 编剧:存文学 Wenxue Cun/刘杰 Jie Liu

碧罗雪山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