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达内兄弟的电影《孩子》又译《半熟爸爸》,全长不过100分钟,荣获了2005年的嘎纳金棕榈奖。纵观全片,我认为有几个特点值得称赞。
  首先是影片的纪实风格十分突出。作为一部没有音乐和特效音的电影,嘈杂的环境音和大量静默的留白既调节了节奏,又给了观众听觉上深刻的印象。主人公的主观感受虽然得不到进一步表达,强烈的真实感却得到了很好的展现。汽车的声音,河流的声音,以及人群的声音,这些严肃而压抑的声音徘徊于耳畔,并把观众带入了故事的发展当中。
  除了听觉,极富作者意识的摄影机运动在视觉上给观众以力量。跟焦准确的手持摄影所带来的画面晃动很好地体现了主人公的性格和内心。电影命名为《孩子》,既指男女主人公的孩子,又指他们二人本身。孩子所具有的鲁莽和不成熟,通过镜头的晃动尽显无遗。没有户口的孩子得不到身份认定,以偷窃为生的主人公游走于法律的边缘,居无定所的底层生活使得二人找不到归属感,人物的种种特点更是在找不到固定支点的镜头里得以彰显。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两个自以为长大了的孩子正在经历人生当中十分重要的转折,这个变化贯穿全片。所以只有晃动的画面才能直抵主题,把内敛的情绪外化。
  其次,生活化的场面调度为剧情的合理发展提供了便利。影片的场景构成并不复杂,楼房,街道,厂房,河流。大量的中近景没有给观众任何可以辨明大环境的机会,我们甚至无法看到楼房的模样,只知感到画面逼仄。故事看似简单,可当观众紧随摄影机去窥视情节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卖孩子赎孩子的故事实际暗含玄机。
  狭窄幽暗的楼道是买卖孩子的场所,它的反复出现与其说是剧情需要,不如说是人物心理的外现。卖孩子的时候,男主角在楼梯跑上跑下,不能不说他内心是有过斗争的。当他把孩子送到约定地点,拉紧窗帘的房间空空荡荡的,男主角没有任何可以倚靠的家具,入眼的都是墙壁,茫然之感平添其中。至于他赎孩子的时候,长镜头里的打斗和冷血的对白与画面正中央的楼道相得益彰,男主角孤立无援之时的绝望可想而知。买卖孩子这一事件通过几场关于楼道的调度合情合理地发生并且完成。
  在楼道之外,我还想提一下影片结尾处的河流。阴沉的天空下,河水浑浊不见底,冰冷的温度使小男孩双腿冻僵,两人只得挣扎求生,而这一切只是因为躲避被偷者的追赶。溺水发生在影片近结束的时候,仿佛是整部影片的总结。偷一个包竟险些丢掉生命,虽然每一步都在情理之中,但这种陷入泥沼的感觉又何尝不像是导演设置的连环局呢?
  最后想说一下影片的剪辑和道具。全片剪辑干净简洁,运动镜头流畅而紧凑,既没有过分表现,又没有人为地制造艺术效果,镜头真实而独立。而片中出现的婴儿车和手机等物则是故事发展的线索,也是主人公二人动荡青春的见证。
  影片就这样结束。我试图回想有没有哪个镜头,阳光明媚画面平稳,可是失败了。这就是《孩子》吧,在阴天里晃荡着,从观众这里寻得安定和温暖。

孩子L'enfant(2005)

又名:半熟爸爸 / The Child

上映日期:2005-09-14(比利时)片长:95分钟

主演:杰瑞米·雷乃 黛博拉·弗朗索瓦 杰瑞米·瑟卡拉 

导演:让-皮埃尔·达内 / 吕克·达内 / 编剧:让·皮埃尔·达内 Jean-Pierre Dardenne/吕克·达内 Luc Dardenne

孩子的影评

???
??? •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