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9-26

红气球:《红气球》浅析


《红气球》是法国导演艾尔伯特·拉摩里斯拍摄于1956年的奇幻短片,荣获第9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拉摩里斯在本片中创造性地赋予了无机客体⁻⁻红气球以人格化的主体意识,使影片的侧重点不单单局限于某一常态人物,这样的处理令影像叙事和情感表达平行对称于两个主要的被摄对象,而不至显得单一。影片的一大显著特点在于对白台词的缺失,以一种仿默片的形式来表达影片,这就要求画面除了要传达基本视觉信息外,还要承担起更多的叙事功能,仅凭画面来延展影像叙事的可能,其主要表现在对视听语言的精妙处理上。导演通过巧妙的配乐运用和极为简练的镜头语言来完成这一叙事任务。
熟稔的视听效果表达
配乐创造了某种心境,使抽象化的情绪在特定的场景下得以表现出来。影片一开场,主体未出而音乐先行,阴郁、沉重的音乐,与画面上灰蒙蒙的街景、天空相辅相成,营造了冰冷的情境。随后小男孩入画,逗弄小猫,远景镜头下,渺小的个体和庞大的建筑在画框中形成对立的关系。仅一个开场,导演就通过高度凝练的视听语言交代了小男孩内心的孤独感,为之后的叙事做铺垫。下一个镜头,音乐在延续,依旧是克制的远景镜头,小男孩从场景高度由上往下,随后摄影机随着男孩的攀爬上摇,红气球最终出现在观众视野中。鲜艳的红气球与周围的冷色调格格不入,像是突兀于主体色调结构中的局部色相,几乎成了一种对灰色巴黎的示威,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暗示,并展开叙事。此时暖色调的红气球不再是符号化的视觉形象,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它的出现为小男孩带来了温暖和快乐。最后小男孩出画,音乐也戛然而止,代表着第一幕男孩与气球相遇的戏结束。另外,影片全程的临时配乐在保证情绪连贯性的同时,也充分调动观众的知觉,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画面上,同时还与影片理念完美契合,形成声画同步,起到一定的辅助叙事的作用。
导演同样也着重使用纵深镜头来表现空间关系。小男孩手拿气球等车,被拒上车后在街景中穿梭跑回学校的一场戏,纵深镜头交代出男孩与气球、男孩与环境以及气球与环境之间的多重相互关系,使画面内部的信息量和视觉空间表层结构的叙事形式均得以递增和强化。另外,纵深镜头具有保持空间完整性的功能,在小男孩躲避一群坏孩子追逐的一场戏中,纵深镜头完整地展现了巴黎街道的全貌,同时明确地点出了小男孩与坏孩子们各自的空间位置,呈现出人物与环境之间流动的、拉扯的冲突张力。
影片的另一大成功之处在于导演对于长镜头的娴熟运用。长镜头作为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其因包容了较多内容而自成一种特殊的蒙太奇句子,它消解了剪辑本身的技巧性,并在情绪递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片中大量存在的长镜头便是对这一解释的例证。影片开场便用一个固定长镜头构建起小男孩的基本形象,并迅速拉进观众与小男孩之间的心理距离,提供给观众下意识可以感知到的情感力量,使观众的观影情绪与影片的情绪处于同一时态,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令观众沉浸于银幕当中,而相反剪辑则会打破这种沉浸感。长镜头在诞生之初便具有向现实渐进的本质功能,它能带给观众潜意识里认定的“真实感”。导演多处使用长镜头来展现小男孩与红气球之间的互动场景/生活化场景,无形中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性,在长镜头的凝视下,红气球的那些运动赋予了它以明确的主体意识,使观众在潜意识里肯定了红气球的人格化特征。影片的结尾,红气球被“杀害”的过程也用了长镜头来表现,红气球被弹弓击中后,在空中摇摇曳曳,一点点泄气,长镜头残忍地记录了红气球“生命”慢慢消逝的过程,与先前快速的剪辑节奏形成反差,时间反复凝滞一般,直到红气球被一脚踩破。这一连贯的过程将情感的作用放大,强化了情感对观众的撞击力度,零剪辑表达了这一场无声而有力的控诉。
红气球所承载的二维意涵
影片中的红气球承载着一种虚构的、童话般的纯真与温暖的表征涵义,它在小男孩孤独的时候出现,给予他片刻的陪伴,但似乎他们之间的情谊又是一种很表层化的,集市里小男孩和红气球分别在小女孩和镜子面前驻留,这表明二者虽然已经形成相对良好的友伴关系,但仍然表现出对同类朋友的渴望,他们之间好像只是两个同样孤独的灵魂出于无奈才组合在一起,只是作为一种临时的好友,从彼此身上汲取一点温暖。那他们到底是否是真诚的关系?似乎结尾处小男孩对“死去”的红气球一次也未曾回头就已给出了答案。
除了表层的象征意义,红气球还内在包含了反抗刻板的成人世界的精神。影片中也通过细节体现出红气球和社会之间对立的关系。最为视觉化的呈现便是红气球的“红”与物质环境的“灰”这组异质性元素,强烈的色彩对比反映了二者意象关系的对位。灰色的城市象征着固化的、体制化的、丧失自由意志的社会体系,而红气球则象征着叛逆的、自由的、不安于现状的精神理念。除此之外,还有情节上的暗示,例如老师因小男孩带红气球扰乱课堂秩序而将其关进小屋子里,红气球就一直纠缠着老师,迫使他不得已为小男孩开门。
然而对此,导演却持着消极的态度,虚构的红气球仿佛带有莎士比亚式的悲剧宿命,它与社会之间的逆反注定是徒劳的,凭一己之力终究无法与庞大的社会规训体系抗争。导演在结尾处安排了一大群色彩斑斓的气球带领男孩逃离那个肮脏、阴冷的城市,这些气球无疑是红气球的化身,承接了红气球的意志,导演设置这样一个诗意化的结局,隐含着导演对这个世界深深的担忧和失望,他认为留在这样的世界上是毫无出路的,唯有飞向远方。
总之,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充分发挥了镜头语言的优势性,将其内化为叙事形式的一部分,将具体的视觉画面与抽象的思想意涵相结合,使影片情节的构筑进入到电影寓意的阐释范畴,大大超越了电影的实际叙事能力。同时导演十分注重情感的表达,将内在情感具象化,以红气球作为情感的重要载体,并将人物的情感和命运,以及影片的情绪和氛围与社会环境交织在一起,让环境高度介入叙事。德吕克在《上镜头性》一文中要求电影创作者寻找真正符合电影的题材和电影的表现手段,以适用于电影的特性所创造出来的人或物的诗意状态。而本片正是以简单的故事框架作为依托,以视觉结构的表现手段突出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传达特定的情感,即表现出所谓的作品的诗意状态。由此观之,拉摩里斯的《红气球》大抵是很受印象派青睐的了。


红气球Le ballon rouge(1956)

又名:The Red Balloon

上映日期:1956-10-15片长:34分钟

主演:Pascal Lamorisse 乔治·塞利耶 Vladimir Popov Paul Perey Sabine Lamorisse Michel Pezin Renée Marion 

导演:艾尔伯特·拉摩里斯 / 编剧:艾尔伯特·拉摩里斯 Albert Lamoris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