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10-07

火柴厂女工:残酷吞噬情感

这应该是考里斯马基工人阶级三部曲中最冷的一部,女主角伊利丝用最平静的方式报复了伤害她的人。
芬兰在我们看来是个生活幸福指数很高的北欧国家,诺基亚是它最大的一张名片。芬兰电影产量不大,从1980年代初开始,考里斯马基和他哥哥制作的影片数量达到了芬兰全国的五分之一,加之他的影片频频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因此考里斯马基完全有资格成为芬兰的另一张名片。
考里斯马基是一个典型的作者导演,他的电影始终关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通过他们的不幸遭遇来控诉社会的不公和现代社会人性的冷漠。我想这和导演本人的人生经历有关,他曾经做过垃圾工,洗碗工,邮差等职业,他亲身体会过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悲欢情绪。另一方面,在展现他们悲惨遭遇的同时,考里斯马基也饱含同情的向他们投注浪漫温情的目光,展现他们之间卑微却单纯浪漫的友情和爱情。在电影美学上他和布列松一样贯彻极简主义的风格,用简单的镜头语言线性的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场景简单,镜头调度简洁有力,受布莱希特理论的影响,他电影中的人物冷静疏离,常常面无表情,台词极少。但是往往在冷静的外表下,在生活的压迫下,有着向往幸福,单纯浪漫的性格。也正是因为这残酷中的一点温热,成为考里斯马基电影中最打动人的地方。
《天堂孤影》《升空号》和《火柴厂女工》是考里斯马基的工人阶级三部曲,都以工人阶级为主人公,讲述他们的一段人生故事。《火柴厂女工》是其中最残酷的一部,《天堂孤影》中垃圾工人和女主角卑微的爱情,狱中好友的患难与共,都在冰冷的环境中散发热度;《升空号》中男女主人公相濡以沫的爱情,女主角和儿子之间的母子亲情,他们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都令人动容。《火柴厂女工》却难见一点美好。伊利丝生活索然无味,她的工作枯燥无趣,成天和冰冷的机器打交道,回到家,还得遭受父母的冷眼,三人共处一室时,只有电视机中不断播放着世界各国的动荡灾难。她渴望爱情,却遇见了一个不负责任的花花公子;她没有朋友,当她把自己怀孕的消息告诉另一个女工,试图和她聊聊时,却被冷漠地打断;当她遭遇车祸,父母不但不关心她的病情,还把她赶出家门。层层积累,她终于展开疯狂的报复,把伤害她的花花公子,她的父母,甚至是在酒吧中试图与她搭讪的陌生男人统统毒死。在这个复仇的过程中,她始终面无表情,电影结束于警察把她从工厂押走,她同样毫无挣扎,面无表情地接受自己的命运,可正是这样才更显得凌冽而残酷,生活的冷漠无情把她的情感吞噬殆尽,她已经无力支付哪怕一点点的情绪。
和金基德一样,考里斯马基的电影在本国同样受到很大争议,他电影中的芬兰显得破败而冷漠,芬兰人大概不希望世界观众只看到这样的芬兰。

火柴厂女工Tulitikkutehtaan tyttö(1990)

又名:The Match Factory Girl

上映日期:1990-01-12片长:68 分钟

主演:卡蒂·奥廷宁 叶琳娜·萨罗 埃斯科·尼卡里 韦萨·维耶里科 

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 / 编剧:Aki Kaurismäki

火柴厂女工的影评

Augers
Augers • 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