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有一亿的偶遇,但你们却有十三亿。” 这是拍摄前,拍摄团队去日本取经,NHK的制片人说的。相比于日本,我们的人群阶层相对更加多样,想来我们的偶遇也更值得期待 : 东北最普通的串儿店,母亲和儿子用一顿烤烧烤做短暂告别,一个妈妈笨拙的表达情感;网咖世界里,有人喜欢坐在靠近过道的位置,一边看《圆桌派》,一边打发孤独,直到听到奶奶的电话,匆匆离开;海鲜市场,一位退休的母亲,时常嫌弃生活劳累,却总是需要家庭认同...我们似乎能够看见自己,看见自己的母亲、看见无数身边最普通的人…
相较于日本版,我们似乎有着一样丰富的人物样本,每一期我们或多或少都能够找到感同身受的人物。制作形式上虽然看似粗糙,却也下了十分功夫。可是我却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1.观察式纪录片并不意味主观视角的缺失:我们的故事里,在很多人物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导演的思考,看到导演对人物的理解,但是跳出单个人物去看整个片子,却更像是故事堆砌,很难看到贯穿始终的思考。例如在日本版《京都的鸭川河三角洲》一期,老年人、年轻人、绝症患者对与人生都有自己的思考,所有的思考都在河边有映射,导演利用大量的空镜头:流水、老人的背影等带入自己的视角,使得整部片子有更明确的主题。
2.通过形象表达思想,而不是做论断:在《雕刻时光》中,塔可夫斯基说:应当通过人物展示生活,而不是解释生活。在日本版里,我们时常能够从普通人的言语中看到一些生活的智慧,不矫情、也不刻意,而我们的导演似乎是太想得到这样的箴言,以至于失去了更多感受的机会,最后只能在解说时对事物做出总结,导致观众无法共情。这样高高在上的视角,恰是背离这样一部纪录片的初衷的。
当然,在内容和制作上,也有一些问题是我很想讨论的。虽然前面说了很多创作者的不足,可是我们都知道: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是一回事。《纪实72小时》每一集涉及到的人物众多,接触的时间往往是一段饭的时间,甚至是菜市场的匆匆照面,再加上当下缺乏信任的社会环境,如何卸掉受访者的防备,最为关键。是否有一些技巧,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1.保持认知空白:不预设立场,这样才能对采访对象当下的处境感同身受,取得拍摄对象的信任。
2.让采访对象舒适:提问者有亲和力,多些市井气,同时尽量减少拍摄人员和设
3.文案和配乐,不刻意渲染情绪、不做总结。
写到最后,想起日本导演是枝裕和说过的话:我更想描述,没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点肮脏的世界,忽然变得美好的瞬间。现在想来《纪实72小时》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愿望?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描绘那些美好的瞬间、表达美好的善意。


纪实72小时(中国版)(2018)

又名:纪实72小时中国版 / 72 Hours·China

主演:李宗雷 

导演:张学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