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0-11-24

金城小子:画布上的老男孩

■一句话点评:听到维瓦尔第的《四季》主题,侯孝贤的乡土记忆好似在大陆重新活过来,有了生命。相似的城市化进程,一样的打动人心。

在维克多·艾里斯的《榅桲树阳光》里,画家等待最好的阳光落在结果的榅桲树上。长时间的等待无望后,他舍弃了未完的油画,选择了素描。画家解释说,生活也是如此,世事不可能完美无瑕,你必须放弃一些东西。讲述画家创作的众多电影中,这部片子一直是无法避开绕过的。《金城小子》结尾处,刘小东为作画搭建的棚子被人蓄意破坏,里头未完成的画作也一并被毁。看到这里,我不知怎么就想到了《榅桲树阳光》。刘小东希望通过作画找回失去的一些东西,他选取了许多熟悉的人物,各种各样的背景。岂不知,有些东西是注定要放弃的,慢慢被遗忘。他要寻找一些熟悉的往日感觉,然而有些东西已经无法存活于当下。

拍摄电影时的等云到,画家作画时的等雨停,天气变化,太过寻常。可看在创作者眼里,却可以左右他们的灵感冲动。这是一群走在时间轨道上的观察者,他们乘着光影旅行漫步。画作上的时间是静止的,电影里的时间是有长度的,生活中的时间则是漫无止境的。三者各成一体,在《金城小子》里又呈现出相互依赖和包容的关系,连接起过去、现在和将来。

《东》里刘小东是一个职业画家的身份,在《金城小子》里,他不止是画家,还是父母的儿子、朋友的玩伴、台湾团队的合作者。刘小东解释说,画家作画只有一个角度,对象需要摆在那里,最好不动。拍电影就不一样了,导演可以选择最好的角度,可以全方位记录。他画故乡老去的朋友们,侯孝贤们拍摄老去的他,这是一个位置上的互换。他选择回故乡作画,有些是在北京时的某个触动,拿着X光片的老人,令他想起孩提时的伙伴。在观看电影时,我们同样会产生触动,闻到台湾新电影的乡土味道,想到属于自己的原乡情结。

《金城小子》的导演是姚宏易,侯孝贤系的年轻成员,我们一般把跟侯孝贤作品有关,后来又单独做事的人算作侯孝贤系。侯孝贤一般会给予这些人更多的关照和帮助,像《金城小子》就由他本人监制,更有廖庆松、杜笃之、林强等人组成的固定班底。

这部纪录片呈现一个闭合结构,首尾都是家长里短,耳背的老爷子和多话的老妈妈。真正切入金城这个小城时,电影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呈现出惊人的怀旧氛围,由此来呼应刘小东的创作意图,美好的东西才会引发创作,他爱这片土地还有生活在上面的人。

影片多处用到维瓦尔第的《四季》篇章,熟悉台湾电影的影迷应该知道音乐背后有段故事。拍《风柜来的人》时,侯孝贤用了李宗盛的影片,电影上映后很快下片。后来杨德昌建议说,不妨配一版古典音乐的,他建议用上维瓦尔第的《四季》,于是《风柜来的人》有了另外一种感觉。用侯孝贤的话说,“重新活过来有了生命”,在国外更是大受欢迎,藉此侯孝贤也初步确立了个人风格。《金城小子》摘用这段音乐,肯定有所指涉。片中没有直接出现过去的青春,改由画家本人不时提起,比比划划。从风柜到金城,青春隔开了几十年,人都变了,但是画面传递的感觉没有变。

或快或慢的列车,美丽的田野和芦苇荡,没有任何人的惊扰。这到底是过去还是现在,抑或者是一种记忆错乱。电影不时会跳入怀旧色调,对现实进行直接过滤和修饰美化。见过太多破败的乡镇小城,包括自己的故乡,那里有无所事事的人,环境脏差乱。时间仿佛在那里开裂,出现了一个豁口,既不是期望中的现在,也不是记忆里的过去。在电影里,金城美得不像是它的当下。消逝中的故乡和重新聚在一起的朋友,在褪色的时间里,在模糊的记忆里,他们慢慢老去。

至于K歌厅一段,侯孝贤终于忍不住从人群里跑了出来,开唱闽南语歌曲——就像阿萨亚斯的《侯孝贤画像》,献唱完毕,大家一起跟往事干杯。刘小东说他的画是关于人的故事,人的崩溃。那《金城小子》是一种补充说明,忠实于创作者的自我发现,它的拍摄主体是画家本人以及变了模样的故乡。【北京青年报】

金城小子(2010)

又名:Hometown Boy

上映日期:2010-11-17(中国大陆)片长:72分钟

主演:刘小东 

导演:姚宏易 / 编剧:姚宏易 Hung-i Y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