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禁忌》是德国表现主义大师茂瑙的最后一部作品,他本人也同样认为它是晚期作品中最为满意的一部,用他的话说,这部影片“摆脱了赴美以来对大制片厂制度的一系列妥协限制”。同样,很多影评人给出的成绩也大于那部大名鼎鼎的《日出》。巴赞称它基于弗拉哈迪的纪录片打破了“叙事”与“再现”的界限,而古典主义和形式主义理论家们也对起承转合的情节剧模式【大概这之后也开创了一种情节俗套并广泛运用于带有左派意识的民族电影之中】以及通过神秘主义展开的文化研究大为称赞,当然更重要的是它完成了对拉康的镜像阶段论的仿同作用。
希德菲尔德将一般的电影剧本划分为三段式框架结构:建置、对抗、结局,而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禁忌》也可以大体分为三段,即是“自我”的形成与内化的阶段,尽管这个阶段并非与电影叙事的划分同步。另外,观众在电影院观看电影的过程也类似拉康的自我认知过程【如果是通过DVD或是网络分段播放则不具备这样的过程】,在黑暗的剧场之中,银幕与镜子的作用是相同的,婴儿在凝视镜像中认识到了自己的存在,而观众也通过摄影机的“眼睛”将社会中的自我暂时忘记,并代入影片的人物。由此看来,电影与拉康的理论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

一:自然(实在)界(一次同化之前)

<图片3>
这个时期当然对应影片的开始,“建立”阶段的前期,大量自由运动的镜头以及自然主义写实画面展现毛利族人的原始生活——他们与“大地”“自然”是密不可分的,对于“爱情”的观念同样没有形成,大地可被认为是母性的,而女主人公则是男主角“自我”的镜像投射,抓住这两个象征含义再套用拉康的理论来理解本片会具象很多。
对于母性的依赖的源头在于对原始的,肉体上的本能渴望,也是日后俄狄浦斯的症结所在。
此时,在这一部分的结尾处,男女主人公产生了暧昧情感。预示着自恋倾向的形成,另外,在不断的与自然的密切交往之中,“他者”的观念不断完善,它们与外界(父权或是社会)的介入促进了自我意识的产生。


二:实在界-------想象界(一次同化)

<图片2>
巨大的船只的到来预示着父权的介入,此时“他者”观念基本建立。生理上的“自我”完全形成。已经过渡到镜像的第二阶段,生理上的自我已经形成,但是真正的自我来源于对他人的认识,婴儿在镜子中看到了他人,才真正确立了“自我”这一概念。<图片8>

船上的巫师、总督象征着来自于父方的权利,他们用规则建立起威权,这同样也是社会的雏形,回想起我们的孩提时期,最先接受的“法律”形式存在的东西就是父权的规则并逐渐被迫远离“母亲”(大地)而对于镜像中的人(自己)暧昧的感情发展为狂热的自我沉溺(在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的“斗舞”一段具有双重意义,在电影的叙事上,它是第一部分的解决和结束,同时,自负情绪的至高点意味着一次同化的完成并向二次同化迈入,这两重含义具有同一个特征:建构完成)

三:想象界————象征界(二次同化与最终完成)
<图片5>
<图片6>
<图片7>
“为躲避禁忌的报复........他们去了某个凭借珍珠交易而闻名的小岛,那里是白人统治的世界,远古的神早已遗忘。”第二段也是影片的最大段“失乐园”随即展开,婴儿从这一阶段后便迈向了“社会”这一观念,随着欲望的不断增加,传统“父权”与“本能”不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因而展现对于父性“禁忌”的反叛,影片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剧情又穿插了很多符号化的物象(而观念正是象征界的最大特点):白人与华人(他者,种族,曾经在一次同化之前将“自我”看作“他者”并随后修正这一谬误,随后父亲的介入使婴儿真正意识到“他者”的存在,而在这一阶段所出现的无数他者也正是前两阶段的延续并成熟)、音乐(传统美学)、舞蹈(社交)金钱,甚至是贿赂(贪欲、恶行,社会人之本性)。这些符号冲击在主人公的大脑,传统的“禁忌”打破,而新的“禁忌”“观念”随即不知不觉间建构。

<图片4>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再次提起“禁忌”本身:它来源于对自然界的原始畏惧与对“纵欲”的恐惧与约束,当然这种“约束”与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远离了自然界的伤害,另外使人类进入文明时期。
近代启蒙思想所提及的“社会契约论”认为:人自愿转让一定的权利来换取法律和秩序,这种“契约”在本质上仍旧是“禁忌”的运行机制,就像影片中口耳相传,如同幽灵般游走的禁忌与白人在海上建立的“TABU”字样的警示牌起到了同样的作用——禁止。
二次同化的结果意味着镜像阶段的最终完成,也意味着对于规范原则的完全内化与回归,“自我”的观念最终建立,片尾,女人(内化完毕的自己)与巫师(父亲)选择了上船离开,而男主人公(二次同化前的自我,仍旧带有一定的自恋与俄狄浦斯情结的自我)便大可葬身于深海之中,那是蒙昧时期的终结。

有些观念一旦内化,就很难再次解构,不是“不想”而是“不能”,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时亚洲移民到达了欧美国家却依旧恪守以往的保守观念难以融入进去的原因。“入乡随俗”真的没有那么简单。除非我们回到一次同化之前的实在界,回到那个在镜子前看到自己的婴儿。但那是不可能的。




参考文献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冯与蓝编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
刘云舟:《电影叙事学研究》,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6月第1版
青藤:《从卡里加里的小屋到大都会;德国无声电影艺术(1895——1930)》,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
李绪鉴:《禁忌与惰性》,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1月第一版
知乎
百度百科









Steven Raymond Lynch
丙申年丁酉月 壬寅日于京师

禁忌Tabu: A Story of the South Seas(1931)

又名:南国风光(港) / 禁脔 / Tabu

上映日期:1931-08-01片长:84分钟

主演:Matahi Anne Chevalier 比尔·班布里奇 Hitu 

导演:F·W·茂瑙 / 编剧:F.W. Murnau/Robert J. Flah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