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部国产独立纪录片意外被捧上了热搜,但影片走红的背后原因,却有些荒诞又心酸。
起因只是有位网友在该片的豆瓣条目下,标记了“想看”。
看似很平常的操作,可没想到,很快收到了导演本人的回复,并且亲自将资源奉上。
甚至还在私信中详细写好了步骤,备注了如何观看。


放在国内电影版权动辄按亿计算的当下,这位导演却只能靠着亲自发网盘来宣传自己的作品。
有网友把这件事发到了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众多网友的转发和关注。
不到一天时间,影片被顶上豆瓣实时热门影片第一,并被三千多人打出8.8的高分。
而更多人在得知此事之后,也开始好奇,这位主动传播”盗版“的导演,到底为何卑微至此?
表姐觉得有必要让更多人知道这位导演的名字,并看到他的作品——
《矿民、马夫、尘肺病》
Miners, Groom, Pneumoconiosis


01

影片由独立导演蒋能杰执导,历经十年的独立拍摄、剪辑,最终才制作完成。
从片中粗糙的画面和抖动的镜头来看,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影片拍摄制作过程的艰难。
但因为”技术原因“而无法做公开放映发行,也不能上线视频网站。不得已,导演只能在选择用分享网盘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影片。


影片时长不长,只有短短82分钟。
不同于BBC那种制作精美的传统纪录片,该片没有华丽考究的摄影和顶级的视听语言,处处透着一种经费不足的廉价和粗粝感。


但即便如此,表姐还是被影片中所纪录的故事和人物给震撼了。
因为太真实了,真实的有些残酷!
02

纪录片的故事发生在湖南的一个边远山区,当地的山里曾经遍布很多私人矿场。


因为当地经济的落后,本地人要么出去打工,要么上山开矿。
而这些私人矿场大多是非法产业,政府虽努力整顿和规范,但还是不少人非法开采。矿场不仅事故死亡频发,并且矿工们下矿的时候也很少做防护。
久而久之,很多旷工患上了尘肺病,导致丧失劳动力甚至去世。


导演蒋能杰通过多年的跟拍,用镜头记录了这些以命换钱的底层从业者的生活哀歌。
马夫,蒋美林,也是导演的父亲,专门负责从山上运送矿石下山。


矿场大多开在深山里,运输是个难题,而马夫蒋美林就承担物流的工作。
由于最近正值政府整顿的时期,所以每天凌晨三点多,蒋美林就要出发上路。


上山时,他会带去一些矿场需要的物资和开矿所需的炸药;
下山时,则要拉上数百斤的矿石。


到达矿区,需要在陡峭的山路上走上四五个小时,清点装好矿石之后,他又重新上路。
每天如此,周而复始。
可这样辛苦,每100斤的矿石运费却只有35块。


蒋美林最早也是一名矿工,在井下干了10年,后来因为得了尘肺病而去广东打工。
一直到2007年,蒋美林和妻子从广东回到老家,买了几批老马,又干起马夫的营生。
跟随着蒋美林的那匹老马上山,才终于见到了所谓的“矿场”。


只是几个临时搭起的窝棚,零散的分布在矿洞周围,简陋且破败,
旷工们吃住都在这里,不仅冬冷夏热,而且经常十几天不能洗澡,


因为运输不易,每天吃的都是萝卜白菜之类,冬天缺粮时,甚至要靠吃田鼠来加餐。


再加上山里的冬天极冷,每当大雪过后,这种靠在岩壁上的窝棚就更加危险。
早上起床上厕所,就有可能一不留神踩空跌落悬崖。


在辛苦沉重的采矿生活中,矿民们丝毫不避讳自己的欲望。
偶尔休息的时候,三五人会坐在一起讲一些荤段子,话题总绕不开女人。


有人挂念家里的婆娘,有人幻想着在矿上挣到钱之后,可以每人请一个小姐。
有时在冬天寒冷的夜里,他们会唱几句并不高雅的当地歌谣,来排解内心的寂寞。


他们的欲望和幻想,是如此真实,让人心酸。
生活艰苦倒还是其次,更严重的问题是——
死亡的威胁。


采矿是一项高危工作,矿工们几乎是每天都在和死神做交易。
因为非法采矿使用的是自制的假炸药,假炸药会毒死人,这是矿上人人都知道的事实。
可因为弄不到真炸药,为了开采矿洞,就只能继续使用假炸药。


矿民们并非不知道风险。
但这种潜在的危险跟眼下迫切的生存比起来,也就不算得什么。
他们有时也会在闲聊的时候,说起附近的某个矿场发生了困难,死了多少人。


对着镜头,矿场的负责人牵牛说着:
上次死了四五个,假炸药毒死的,上次矿难主要是老板太急了,进矿洞救人,进去一个倒一个,进去一个倒一个,就像被电了一样,吸了那种烟有毒,毒死的。
牵牛一边讲述着这次矿难事故,一边又强调着:
最后用钱压下来了。


讲这些话题的时候,他的手里正提着假炸药,在去往自家矿洞的路上。
这些沉重的灾难,在他们的口中仿佛只是寻常一样,只是麻木地谈论着赔偿的额度。


在矿上,生命通常是与都和“多少万” 的金钱字眼。
不是他们不害怕不惜命,而是对矿民们来说——
生计比命重要。


相比死亡,矿民们反而更怕的是政府的整顿。
时不时,当地政府就会大规模整顿,但其实也就是雇佣一些当地的烂仔来查封。
把机器砸掉,然后烧掉矿上的窝棚,对矿民们各种恐吓。


所以每当这些搞整顿的人来了,矿上就得停工,必要的时候负责人还要搞接待。
有位在矿下埋头干活的人,对着镜头抱怨说:
我累得半死,又没赚到什么钱。


可以说,采矿的工作不仅违法,而且非常危险。
但为什么还有人坚持去从事这么高危的行业呢?
答案很简单——
一切都是为了生存。


对于当地人来说,年轻人可以出去打工,而留下来的更多的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
他们之所以累死累活的卖命,无非就是可以在盖一栋新房子,供养一两个小孩儿上学读书。


对于矿民们来说——
仅仅只是活着,就已经很难了。
可就在几年后,牵牛的矿洞出了事故,为了赔偿他不得不进城打工。
加上整顿的加强,当地的私人矿洞也大多关停了,导致很多矿民失去了收入来源。


而矿民们则因为多年在矿下作业,很多人都难逃患上尘肺病的宿命。
尘肺病被人称作:穷人病。
得了病的矿工会完全丧失劳动力,背后的家庭也只能在贫困的泥潭里挣扎。


03
在纪录片的后半段,导演着重纪录了一位尘肺病患者赵品凤生命的最后两年。
因为家境贫寒,赵品凤15岁就开始在矿上干活,陆续开矿挖煤长达二十多年。
36岁时才和一位智力有问题的女子结婚,并生下两个孩子,他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


当确诊尘肺病晚期之后,他失去了劳动能力,只能靠吸氧勉强维持生命。
不仅什么活都干不了,就连在家里爬楼梯都要停下来歇几次。
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妻子又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赵品凤的病让一家人的生活都成了问题。


要不是有自己在广东打工的弟弟接济,两个子女想要上学都很拿不出学费。
对着镜头,这个沉默的男人说:
我不能死,死了他(孩子)就很麻烦了。


赵品凤试过申请政府低保,可却受限于繁琐的条件,一直迟迟办不下来。
在当地,尘肺病是常见病。
可村里只给了三个低保名额,而尘肺病又被视作职业病,根本无法进入医保。


有村民对着镜头直言不讳,说到他们之前被叫去开会做民意调查的时候,要求必须好评。
如果有接到来访电话,好好回答别乱说,就奖励200元。


纪录片中最讽刺的一幕是,当村里的广播正在播放着当地扶贫政策的时候。
此时的赵品凤,却只能一步一步艰难地爬到楼顶。
屋内屋外,俨然就是一个平行世界。




随着病情加重,预感到自己命运的赵品凤,笑着跟导演提出了一个要求:

拍一张照片作为寿相(遗照)。


那年的五月,赵品凤去世。
去世的原因也很令人心酸,因为家里停电,呼吸机无法供氧。


影片在赵品凤的丧礼上落幕,导演在片尾字幕打出了拍摄此片的主题——
唤起大众对尘肺病患者的关注。
据统计,民间组织估算,目前中国累计尘肺病人高达600万,是全国第一大职业病。


而影片中的赵品凤和那些村们,正是千千万万个尘肺病患者的缩影。
整部电影没有宏大的场景,也没有精美的服化道,但却足以带给观众内心强烈的震撼。


导演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呈现苦难的层面,而是用生猛锐利的视角剖开了矿民生存问题背后的种种社会症结。
诸如:
非法采矿治理和尘肺病治疗中的不作为、医疗报销制度的不完善等等。
既不刻意煽情,也不回避问题。
一切只为了还原那种真实背后的残酷感。


而这种真实的刺痛所引发的共鸣,也是影片最成功的地方。
可悲的是,这样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却因为种种原因,只能靠着地下资源传播。
就在表姐写这篇文章之前,还看到了豆瓣上导演本人转发的一条网友评论。


对方的言论实在荒谬至极:
国家好的一面不拍,专门拍这些负能量的。这种导演就该抓起来!
看到这条评论的时候,表姐联想起贾樟柯导演在自己的书《贾想》中写到的一段故事。
在某次放映中,贾樟柯导演被观众质疑他的作品过于负面,影响国人形象。
贾科长在文章中回应说:
脱离人本主义的“爱国主义”是可怕的。
如果集体回避我们的社会问题,如果我们的文化没有能力反映我们生存中的真实困境,未来会怎么样呢?


在表姐看来,科长的这番话,无疑道出了这些独立纪录片存在的意义。
因为——
总要有人为这个时代发声,提醒我们记住这个时代容易被遗忘的东西。
所以,感谢还在坚守的导演蒋能杰,希望大家都能去看看这部片子。
如果可以的话,你看完影片,扫影片最后贴的二维码,为导演云买一张电影票,支持一下他吧。

矿民、马夫、尘肺病(2019)

又名:Miners, Groom, Pneumoconiosis/Kuang Min · Ma Fu · Chen Fei Bing

上映日期:2019-12(中国大陆)片长:83分钟

主演:赵品凤 蒋美林 

导演:蒋能杰 / 

矿民、马夫、尘肺病的影评